【大紀元2025年04月27日訊】按計劃,波音公司今年要向中國交付其訂購的約50架飛機。但中共為了報復美國的關稅,已停止接收新飛機。
據法新社4月23日報導,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23日證實,「由於關稅環境」,中國客戶已經「停止接收飛機交付」。
據悉,兩架已完成生產、停在舟山工廠待交付的波音飛機,近日被原路退回美國西雅圖總部。第三架也在返航途中。
消息傳出後,小粉紅歡呼:
「幹得漂亮!」「讓波音破產!」「壯哉我中華!」
在他們看來,中國這回又贏麻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訂貨被退,波音受了一點皮外傷是真的,但破產之說純屬臆想。波音不但不會破產,甚至還有點賺。
首先,波音早就不是那個疫情時苦哈哈的波音了。隨著航空業復甦,全球飛機出現嚴重短缺,尤其是短程高效的737 MAX系列,簡直一機難求。
奧特伯格表示,那些被退貨的中國飛機,馬上可以轉賣給其他國家。有消息說,馬來西亞已表示全部接受原計劃賣給中國的50架波音飛機。
再一個,中國航空公司之前為買飛機支付的定金基本是不能退的。一架737 MAX的定金,往往是幾百萬美元,幾十架加起來就是上億美元。
所以,即使訂貨被拒收,但預付款還是波音的,被退的貨更是不愁沒人買。如此,波音是不是還能賺?
中國航空公司就完全不一樣了。
表面看,拒收波音的訂貨確實很硬氣。不買了,退了,讓波音難堪。但隨之而來的後果呢?
中國民航每年需要採購幾百架新飛機,來支撐龐大且增長迅速的航線網絡。尤其是中西部二線城市機場的增加,運力缺口是剛需。
現在不買波音,能買誰?買空客?對不起,人家訂單排到後年了,你根本插不上隊。買國產C919?還早著呢,產能、認證、國際適航都還在爬坡期。
更現實的是,飛機不夠,運力缺口越來越大。老飛機不退役,運營成本飆升,維修更費錢。而國際航線只有波音和空客能飛,國產機暫時幫不上忙。
可見,實情根本不像小粉紅臆想的那樣。中國將為拒收波音飛機付出不菲的代價,尤其是那些背著壓力、缺著飛機、還不能吭聲的中國航空公司更是損失大了!
責任編輯: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