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旗下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aniel K. Inouye Solar Telescope)釋出首張由新儀器「可調可見光濾鏡」(Visible Tunable Filter, VTF)拍攝的太陽影像。這張突破性照片顯示出一簇太陽黑子,其規模與整個美國本土差不多大,甚至更大。
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是全球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這張攝於去年12月的特寫影像顯示,在太陽內層大氣中央有一群面積賽過美國大陸的巨大黑子,解析度達每像素10公里。這些黑子是高磁活躍區,經常是太陽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CMEs)的發源地。後者是從太陽外層噴出的等離子體與磁場雲,可能干擾地球電網與衛星通訊系統。
這張影像是通過三部同步相機,在短短數秒內經由VTF拍攝數百張不同波長的太陽照片,再進一步合成出三維畫面。
VTF由德國太陽物理研究所(KIS)研發,是全球最大的成像光譜偏振儀。其核心為一組間距精密控制在微米等級的雙玻璃片(etalon),可如無線電調諧器般精準篩選特定顏色的光波,進而解析太陽不同高度層的溫度、壓力、速度與磁場結構。
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NSO)資深光學工程師史泰西‧末岡(Stacey Sueoka)表示:「看到第一批光譜掃描的瞬間令人難以置信。這是望遠鏡中其它儀器無法達到的成果,標誌多年研發與跨洲團隊合作的里程碑。」
研究團隊預期VTF將於2026年全面運作,屆時可大幅提升太陽活動觀測與太空天氣預測的準確度。
太陽每11年經歷一次磁場活動的高低變化周期。去年10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NASA與國際太陽周期預測小組宣布,太陽已進入活動高峰期,稱為「太陽極大期」(solar maximum)。在此期間,黑子數量顯著增加,太陽磁極會出現翻轉。
NSF國家太陽天文台計劃主任卡莉‧布萊克(Carrie Black)強調:「這項技術突破,使美國處於高解析太陽觀測的世界前沿,對改善太陽風暴預測至關重要。」她表示,太陽風暴可能對全球通訊、能源與導航系統造成破壞,這類儀器是強化預警系統的關鍵。
除了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目前還有歐洲太空總署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聯合任務「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以及首艘觸及太陽的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等,致力於揭開太陽與其風暴模式的奧祕。
(本文參考了CNN和Petapixel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