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景哲綜合報導)英國最大型航空母艦「威爾斯親王號」率領大型艦隊正在地中海航行,目的地是亞太地區,這是英國航母打擊群自2021年「伊莉莎白女王號」之後的第二次印太部署。
航母打擊群沿途將與不同國家舉行聯合演訓,包括地中海的北約組織「海神之擊」(Neptune Strike)演習,以及由澳洲主辦 、約20國參與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演習等,並規劃到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及美國等國家進行靠港訪問。
英國航母打擊群再次部署印太,除展現英國堅定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之外,更彰顯北約(NATO)維持印太和平與穩定的決心,顯示國際間對中共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擴張及影響航行自由不能坐視不管。

英國和北約再次部署航母打擊群到印太
「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4月22日從英格蘭朴茨茅斯(Portsmouth)軍港啟程,由英國和其它北約海軍的軍艦組成,包括驅逐艦、巡防艦、核潛艦、補給艦等。此次航母打擊群遂行代號「高桅行動」(Operation Highmast)的部署任務為期約8個月,將前往地中海、中東、東南亞、日本和澳洲執行演練和訪問活動。
英航母打擊群共有四千多名官兵參與,有12個國家預計以不同方式派遣艦艇加入該航母打擊群,包括西班牙和加拿大,大多數將在不同時間點派艦船加入該航母打擊群,挪威則派遣一艘作戰艦全程參與打擊群部署。顯示此航母打擊群雖以英國海軍為主力,但事實上就是北約海軍的混和編組,顯示北約高度關切印太動態。
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表示:「作為少數幾個能夠領導如此規模部署的國家之一,王家海軍再次證明英國國防實力強大、現代化,並已準備好應對當前和未來的威脅。」
「威爾斯親王號」是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第二艘,2019年12月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近7萬噸,可以搭載24架F-35B戰鬥機,戰力比「伊麗莎白女王號」更勝一籌。
不過,「威爾斯親王號」曾經發生多次故障,不得不多次回廠維修導致任務取消。除了漏水問題,2022年10月12日,「威爾斯親王號」因螺旋槳軸損壞,被迫返回船廠維修,直到2023年7月21日才恢復出海。
在進入地中海之前,英國海軍「機敏號」(HMS Astute)攻擊核潛艇也浮出水面,與航母打擊群一起拍照。「機敏號」四年前曾參加「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前往亞太部署,展現了這種核動力潛艦的靈活性和打擊範圍。
「機敏號」是「機敏級」攻擊核潛艇的首艦,2010年服役。艇身長97米,標準排水量達7400噸,搭載勞斯萊斯(Rolls-Royce)的PWR-2型壓水式核反應堆,潛航最高速度29節。「機敏級」在艦艏搭載6個魚雷發射管,除了旗魚重型魚雷,還能發射魚叉反艦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一次最多可攜帶38枚魚雷或導彈。「機敏號」能夠執行多種任務,比如祕密運送特種部隊、監視、情報收集、使用潛射戰斧巡航導彈攻擊地面目標、支持兩棲任務小組等,也可以執行護航、反潛、反艦等傳統任務。
「機敏級」採用了多種技術來降低噪音,艇體是抹香鯨型,造型十分光滑簡潔,推進與輪機設備都安裝在減震浮筏上,用泵噴推進器取代螺旋槳,在艇身兩側裝有近4萬片消音瓦,因此被稱為英軍「史上最安靜」潛艦。
這次英國航母到亞太巡航,日本將派出軍艦和戰鬥機提供保護,這是日本與英國在今年1月達成的協議,是日本首次為歐洲軍隊提供軍事保護。目前日本、英國和意大利正聯合研發下一代戰鬥機,這是兩國之間規模最大的軍事合作。

2021年英國航母打擊群首次部署印太
在「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打擊群到印太巡航之前,2021年5月,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航母也曾經執行過類似的印太巡航任務。
除了「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以外,艦隊還包括英國海軍的2艘護衛艦、2艘驅逐艦、2艘補給艦、1艘核潛艇,以及美國海軍驅逐艦「沙利文兄弟號」(USS The Sullivans),還有荷蘭海軍的1艘護衛艦。艦隊部署長達28週,航程約4.8萬公里,與地中海、印度洋和印太地區的40個國家進行了七十多次接觸和演習。
這是英國航母編隊首次前往印太地區長時間部署,是1982年馬島戰爭以來英國海軍在海外部署的最大規模艦隊,引起中共極大關注和批評。英國航母艦隊在南海航行時,中共海軍派出山東號航母艦隊也進入南海,與英國艦隊對峙,雙方最近時只有580海里。另外,中共的一艘俄製基洛級常規潛艦在南海悄悄尾隨航母編隊,但最終被航母戰鬥群發現,並先發制人將其逼退。
責任編輯: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