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及訂單銳減 大陸陶企接連破產

人氣 9074

【大紀元2025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沈越報導)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連帶衝擊陶瓷與建材行業。過去一個月內,全國至少有8家陶瓷企業申請破產清算,其中廣東佛山占了2家。佛山是陶瓷重鎮,但有部分陶企宣布放無薪長假,以消化積壓庫存。

據陶瓷行業媒體與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統計,2025年5月20日至6月23日,全國至少有8家陶瓷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包括新疆鑫磚陶瓷、新疆強陶科技、新興縣誌陶陶瓷、湘潭五陶機械、安陽新順陶瓷、江西中陶陶瓷以及佛山的美爾陶瓷與意陶陶瓷進出口有限公司。其中,佛山市美爾陶瓷因債務集中爆發,於5月27日被佛山市高明區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

佛山石灣鎮一位陶瓷廠負責人鐘先生7月17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僅上半年,廣東陶瓷產區已有至少5家企業關閉。他說:「根本問題是產能過剩、資不抵債。訂單幾乎沒有,瓷磚堆滿倉庫,倉儲成本一個月就要一萬多元(人民幣)。不少企業已從7月1日起安排4個月的無薪假,等到10月再評估是否復工,但誰也不敢確定能否撐下去。」

陶瓷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新建或技改投產的陶瓷窯爐僅18條,較去年同期銳減超過一半。中陶網公布的資料顯示,佛山牆地磚產量同比下降13.3%,開窯率僅為六成,反映整個行業陷入低迷。

截至2024年底,佛山共有27家建築陶瓷生產企業,共擁有138條生產線,其中包含135條陶瓷磚生產線和3條陶瓷瓦生產線;日均產能為172.8萬平方米瓷磚和13.5萬片陶瓷瓦。

在生產端大幅收縮的同時,不少陶瓷企業正通過拍賣資產尋求自救。據報,3週前,清遠市堅瓷陶瓷有限公司的管理人也在京東拍賣平台拍賣該公司位於清新區禾雲鎮、面積逾七萬平方米的土地及二十多項地上建築,但最後以流拍告終。

此外,廣東新順陶瓷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宣布7月20日在淘寶網阿里資產破產強清平台公開拍賣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設備、車輛、商標和應收帳款等資產。

陶瓷行業為能源密集型行業,面對訂單銳減、成本高企的雙重壓力,小型企業尤顯吃力。廣東雲浮一位陶瓷企業管理人員吳先生指出:「天然氣價格上漲疊加銀行貸款壓力,小廠商幾乎撐不住。大企業還能裁員、壓產線,小陶企沒有迴旋空間,很多只能走向破產。」

當前的市場調整加劇了陶瓷行業洗牌趨勢。吳先生表示,業內普遍認為,佛山等傳統產區正經歷深度整合階段,未來中小型企業出局的情況可能進一步加劇。

流亡海外的中國地產商黃克(化名)對大紀元表示,建築業與陶瓷產業一向關係緊密,瓷磚廣泛應用於廚房、浴室、窗台等室內裝修領域,其市場需求高度依賴房地產開發,「但現在房屋銷售持續低迷,新開工項目大幅減少,意味著裝修需求斷崖式下滑,瓷磚自然也賣不動。」

與此同時,中國陶瓷產品的出口也面臨困境。黃克表示,受中美貿易摩擦、海外房地產降溫及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內銷不振、外貿下滑,大陸的陶瓷廠商幾乎被夾在中間動彈不得。」

他坦言,如今的陶瓷行業與房地產一樣,曾經熱火朝天,如今已風光不再,正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寒冬。

責任編輯:林琮文#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中國法拍房、斷供潮與「金融脆弱性」蔓延
恆指跌205點 科指挫近2% 周大福因稅改調整金價
A股港股跳水 滬深兩市成交額萎縮1914億元
韓國知名品牌關閉中國全部門店 業界這麼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