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受惠智慧科技、雲端產業的需求強勁,以及美國關稅暫緩期的拉貨效應,經濟部統計處22日公布6月份外銷訂單金額為567.7億美元、年增24.6%,已連續5個月正成長,更創下歷年同月次高紀錄。
統計處表示,6月外銷訂單金額較5月減少11.6億美元或2%,但經季節調整後仍增加1%,若與去年同期相比,訂單金額顯著增加112.1億美元、增幅達24.6%;累計上半年,外銷訂單總額來到3,205.7億美元、年成長16.6%。
資訊通信與電子產品領跑 傳統貨品面臨逆風
針對主要接單貨品,資訊通信產品表現最為亮眼。6月份訂單金額175.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7.4%,主因智慧科技與雲端產業需求不墜,推升伺服器、網通產品及顯示卡等訂單成長。累計上半年,資訊通信產品訂單高達920億美元、年增18.7%。
電子產品同樣表現強勁,6月訂單金額209.8億美元、年增35%。統計處說明,主要是在高效能運算等需求暢旺下,帶動IC製造、IC設計、印刷電路板及封測等接單增加所致。上半年電子產品訂單累計1,230.9億美元、年增27.3%。
不過,部分傳統貨品面臨需求疲軟、海外同業低價競爭的壓力。6月基本金屬外銷訂單年減10.2%、塑橡膠製品年減11.4%,以及化學品訂單減少8.7%。機械產品則逆勢成長,在自動化設備需求及工具機訂單成長下,6月訂單年增10.6%。
美國訂單居首 東協日本顯著成長
至於接單地區,統計處指出,美國仍是台灣最大的外銷訂單來源。6月來自美國的訂單達19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4.8%,以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訂單貢獻最多。東協6月訂單96.7億美元、年增41.7%,日本訂單31.7億美元、年增38.5%,皆有顯著成長。
展望未來,統計處預估,7月外銷訂單金額將介於540億至560億美元之間,年增率約7.9%至11.9%,將連續第6個月的正成長,但拉貨效應已開始慢慢遞減,加上美國關稅等貿易政策未定、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可能牽制全球經貿表現,經濟部將緊盯後市。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