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恆星與黑洞上演死亡之舞 結局令人震撼

這張藝術概念圖顯示一顆巨型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前,被鄰近黑洞的強大引力拉伸變形的情景。這一事件由人工智能演算法率先偵測,為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黑洞觸發恆星爆炸的完整過程。(Melissa Weiss/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Harvard & Smithsonian)
這張藝術概念圖顯示一顆巨型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前,被鄰近黑洞的強大引力拉伸變形的情景。這一事件由人工智能演算法率先偵測,為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黑洞觸發恆星爆炸的完整過程。(Melissa Weiss/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Harvard & Smithsonian)
2025-08-16 07:04 中港台時間|08-18 23:35 更新
人氣 704
Facebook icon
Line icon
X icon
Link icon
Printer icon
Font size icon

【大紀元2025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顆「選錯舞伴」的恆星如何走向毀滅——它與黑洞之間的致命互動引發了一場全新類型的超新星(supernova)爆炸,壯觀而震撼。

據路透社報導,這顆質量至少為太陽10倍的巨型恆星,與質量相近的黑洞共同組成一個雙星系統。兩者在跨越時空的「雙人舞」中彼此吸引,距離逐漸縮短。黑洞憑藉強大的引力,將恆星從原本的球形拉長並扭曲,不斷從它身上吸走物質,最終觸發毀滅性的爆炸。

「我們抓拍到一顆巨型恆星與黑洞共舞至死的場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人工智能與基本相互作用研究所(位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加利亞諾(Alexander Gagliano)說。該研究於本週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他補充道:「在與黑洞的死亡之舞中,這顆恆星多年來不斷失去質量,最終以爆炸收場。它在一秒內釋放的能量,超過太陽整個生命期所釋放的總和。」

這場爆炸發生在距地球約7億光年的地方。研究團隊推測,兩者的引力相當,但恆星體積遠大於黑洞,因此在爆炸前,曾一度試圖「吞噬」黑洞的恆星,反被黑洞吸走物質。加利亞諾形容,「恆星龐大卻鬆散,黑洞雖小卻極為強大——最後是黑洞贏了。」

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共同作者阿什莉‧維拉爾(Ashley Villar)指出,目前尚不確定超新星的具體成因。「我們不清楚,是黑洞的拉扯導致恆星不穩定而坍塌,隨後殘骸被迅速吞噬;還是黑洞先徹底撕裂恆星,再引發爆炸。可以確定的是,黑洞以極其複雜的方式改變了恆星的形態。」

這個雙星系統原本由兩顆大質量恆星組成,後來其中一顆走到生命盡頭並爆炸成超新星,其核心塌縮成黑洞——一種密度極高、連光都無法逃逸的天體。維拉爾表示,「這一事件顯示,有些超新星可能是由黑洞伴星觸發的,為我們理解恆星死亡方式提供了新線索。」

質量至少為太陽8倍的恆星通常會以超新星結束生命;若質量達太陽20倍以上,爆炸後會形成黑洞。

此次事件的開端,是一套人工智能算法在掃描宇宙中的不尋常爆炸時,實時捕捉到了早期信號,隨即向天文學家發出警報,使他們能夠及時展開後續觀測。加利亞諾說:「AI讓我們得以及時展開全面觀測,第一次真正看到事件的全貌。」

觀測數據顯示,在爆炸前的四年內,恆星就曾出現異常明亮的輻射,推測是黑洞吞噬恆星外層物質所致。恆星的外層氫已被剝離,露出了下面的氦層。爆炸後,黑洞繼續吞噬殘餘的恆星碎片,變得更大、更強。

加利亞諾表示:「我們的結論是,恆星的命運會受到伴星——甚至多顆伴星巨大影響。這次事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窗口,展示黑洞如何深刻改變大質量恆星的死亡過程。」◇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我們
請進入安全爆料平台
讓全世界看到正義就在今天
大紀元電子報
一旦重大新聞發生,我們會立即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將選取精彩讀者評論在全球報紙紙版面上刊登,請您與我們一起記錄歷史
  • 大紀元保留刪除騙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本網站圖文內容歸大紀元所有, 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