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8月18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Naveen Athrappully報道/趙孜濟編譯)美國社會保障局(SSA)在8月11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機構已更新其「同情津貼」(Compassionate Allowances,CAL)嚴重殘疾名單,將13種新的醫學疾病納入其中,使得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能夠更快獲得殘疾福利。
當申請人的病症被列入該名單時,社會保障局會標記該申請以加快審查流程。在某些情況下,病歷可以通過電子方式獲取,從而進一步縮短處理時間。
新增至CAL名單的醫學疾病包括:
- Au-Kline Syndrome(奧-克萊恩綜合徵)
- Bilateral Anophthalmia(雙側無眼畸形)
- Carey-Fineman-Ziter Syndrome(Carey-Fineman-Ziter綜合徵)
- Harlequin Ichthyosis—Child(小丑樣魚鱗病——兒童型)
-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造血幹細胞移植)
- LMNA-related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LMNA相關先天性肌營養不良)
- 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進行性肌萎縮症)
- Pulmonary Amyloidosis—AL Type(肺澱粉樣變性——AL型)
- Rasmussen Encephalitis(Rasmussen腦炎/拉斯穆森腦炎)
- Thymic Carcinoma(胸腺癌)
- Turnpenny-Fry Syndrome(Turnpenny-Fry綜合徵)
- WHO Grade III Meningiomas(世界衛生組織Ⅲ級腦膜瘤)
- Zhu-Tokita-Takenouchi-Kim Syndrome(Zhu-Tokita-Takenouchi-Kim綜合徵)
「將這13種疾病添加到同情津貼名單之後,我們可以幫助更多被診斷的人們迅速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支持。」社會保障局局長Frank J. Bisignano表示。
Bisignano稱,這些更新是更廣泛承諾的一部分,旨在使殘疾認定過程更具響應性,並改善殘疾項目。
根據一家專門研究社會保障殘疾法的律所LaPorte Law Firm在2024年8月發布的文章,那些根據CAL申請殘疾福利的人,可以在數週內獲得決定,而不是幾個月甚至幾年。
隨著這13種疾病的加入,CAL現在總共包括300種殘疾,社會保障局在聲明中表示。
自2008年CAL設立以來,已有超過110萬名重度殘疾的美國人通過這一快速通道獲批,社會保障局稱。
改善殘疾流程
根據社會保障局的說法,該機構評估CAL病症所使用的規則,與評估社會保障殘疾保險和補充保障收入項目所使用的規則相同。
社會保障局在決定新增哪些病症進入CAL名單時,會考慮諸如公眾意見、醫學專家的建議,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等因素。
在8月11日的聲明中,社會保障局表示,該機構在審查CAL申請時,會使用其健康信息技術(Health IT)項目安全地訪問電子病歷。
健康信息技術使社會保障局能夠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直接從醫療服務提供者處獲得病歷。今年3月27日,該機構呼籲醫療服務提供者加入健康信息技術項目,以改進該機構的殘疾審查流程。
社會保障局近期還採取了其它措施,以改善其處理殘疾申請的方式。
7月23日,社會保障局宣布其已將初始殘疾申請的積壓減少至94萬件,比去年的120多萬件減少了25%。
初始殘疾申請的平均處理時間現在比Bisignano任期前快了5天,該機構稱。Bisignano於5月初獲參議院確認成為第18任社會保障局局長。
在7月23日的公告中,社會保障局表示其在客戶服務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
「該機構上週在全國800號碼上處理了近130萬通電話,比上個財政年度同期多了70%,同時將平均接聽速度縮短至6分鐘。」
與此同時,社會保障局也遭到了民主黨的批評。6月24日,部分參議院民主黨人致信Bisignano,就該機構在電話系統中整合人工智能(AI)程序的舉措提出質疑。
「這些人工智能程序,該機構在幾乎沒有與國會、倡導者或其它關鍵利益相關者進行磋商的情況下就投入使用,似乎是在倉促中開發的,並且呈現出一種令人擔憂的模式。如果這種模式持續下去,將嚴重阻礙美國人獲取其社會保障和補充保障收入(SSI)福利的能力。」信中寫道。
例如,信中引用《Nextgov/FCW》的一份報告稱,今年4月實施的一種用於驗證申領福利來電者身分的人工智能反欺詐算法,使得申請處理速度降低了25%。
原文「Social Security Updates 13 New Medical Conditions for Faster Benefits Processing」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責任編輯: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