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在印度南部海岸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46歲的蝦農斯里尼瓦斯(V. Srinivas)告訴路透社,他正考慮改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即將對印度蝦類產品加徵高達50%的關稅,重創當地對美出口,他與許多業者同行不得不考慮轉向其它生意。
安得拉邦是印度對美蝦類出口重鎮。多年來,數以萬計農戶投入數十萬美元資金,在鹽鹼地池塘養殖蝦類,使印度成為美國最大的蝦類供應國。美國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克羅格(Kroger)等均為買家。
但自川普宣布徵稅以來,印度出口美國的訂單陷入停滯。根據業者說法,出口商已將收購價格壓低近兩成,幾乎抹去蝦農利潤空間。斯里尼瓦斯表示,他目前已背負約4.58萬美元的債務,家產亦已抵押。「我正在考慮改養魚。現在這個價格根本無法盈利,更別說還債了。」
目前美國對印度蝦類出口徵收25%關稅,另一項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加徵的25%懲罰性關稅,預定8月27日生效,總稅率將達50%,為主要經濟體中最高。
相比之下,印度主要競爭對手厄瓜多爾對美蝦類出口關稅僅有15%,產業競爭力顯著上升。厄國水產工會主席卡波薩諾(Jose Antonio Camposano)表示,之前該國的出口依賴中國,「如果印度撤出美國市場,那正是我們進入(美國)的機會」。
儘管印度也對中國、日本、英國等市場出口蝦類,並可能嘗試拓展新市場,但印度海鮮出口協會(Seafoo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India)會長庫馬爾(Pawan Kumar)坦言:「這不可能一蹴而就。」
據估計,安得拉邦約有30萬名蝦農,產品由數十家出口商銷往美國。庫馬爾指出,目前美國買家已大幅暫停下單,無論進口商或出口商都無法自行吸收高額關稅,只能轉而壓低對蝦農的收購價。
翁格勒市(Ongole)工會領袖杜金尼(Gopinath Duggineni)指出:「好的時候我們的淨利也就20%到25%,現在這些都沒了,還能剩下什麼?」他補充表示,蝦農正準備向地方政府尋求財務援助。
路透社訪問的12位安得拉邦蝦農中,有6人表示考慮暫停蝦類養殖,改從事魚類養殖、蔬菜零售或其它本地生意,另6人則選擇觀望。每輪蝦類養殖周期超過兩個月,而電費、飼料與地租等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利潤空間越發縮水。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