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輸美貨物報關時應主動提供加工製程說明

判斷輸美貨品是否為「實質轉型」。(基隆關提供)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5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文海台灣基隆報導)基隆關表示,為加速台灣貨品輸往美國的通關時程,自2025年5月7日起,廠商出口使用國外原料加工的貨品者,報關時應主動提供完整的加工製程說明,以避免通關延誤。

根據《原產地證明書及加工證明書管理辦法》規定,貨品出口美國需附上「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以證明其符合台灣原產地資格。若貨品在台灣經過「實質轉型」,即符合原產地規定。

判斷是否為「實質轉型」有以下三種情況,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即可:

稅則號列改變:經加工或製造後,成品與其原料的海關進口稅則前6碼不同。

附加價值率超過35%:雖然稅則號列未改變,但貨品在台灣的附加價值率超過35%。

符合特定重要製程:貨品已符合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公告的特定重要製程。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並非所有加工程序皆可視為實質轉型。如僅從事貨品必要的保存、分類、分裝、包裝、貼標等作業,或未使貨品特性造成重大差異的組合、混和,以及未改變貨品原有性質的簡單切割、組裝、乾燥、稀釋等加工作業,均非實質轉型。廠商務必留意,以免影響貨物通關。

基隆關呼籲,為確保出口作業順利,廠商應在報關時主動提供詳細的加工製程證明文件,以利海關加速通關審查。若對於貨品產地認定有任何疑問,可直接洽詢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貿易管理組;若有出口通關程序問題,則可向基隆關洽詢。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