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口腔護理新希望:頭髮也能修復牙齒琺瑯質

口腔護理新希望:頭髮也能修復牙齒琺瑯質
牙醫展示患者牙齒美白後的完美笑容。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從頭髮、羊毛中提取的水基角蛋白,可以起到修復牙齒琺瑯質的作用。(Shutterstock)
2025-08-27 13:04 中港台時間|08-30 05:02 更新
人氣 519

【大紀元2025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現今許多人因飲食和生活習慣不佳,導致牙齒出現問題。近期,英國科學家從頭髮、羊毛和皮膚中萃取出物質,不僅能發揮類似牙齒琺瑯質的作用,還能減少早期蛀牙與減緩牙齒敏感問題,未來5年內將有望投入市售。

儘管琺瑯質是人體上最堅硬的物質,但與頭髮、骨骼不同,一旦丟失就永遠消失了。牙齒上的琺瑯質容易受酸性食物和飲料(汽水、果汁、紅酒等)、不良的口腔衛生以及老化的影響,導致牙齒出現敏感、疼痛,甚至有脫落的風險。

目前市面上的含氟牙膏和一些產品,雖然可以減緩琺瑯質流失,但仍無法達到「真正修復」的效果。另外,隨著人們對醫療材料可持續性及使用氟化物的擔憂日益加劇,尋找能夠減少氟化物使用,又能完全阻止牙齒琺瑯質腐蝕的方法,就成了科學家研發的首要目標。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團隊發現,從理髮店的廢棄頭髮、牧場多餘的羊毛中提取的水基角蛋白(Keratin),可以起到修復牙齒上的琺瑯質並提供保護作用,同時有效阻止早期蛀牙、減緩牙齒敏感問題。

該團隊已著手探索臨床應用途徑,相信基於角蛋白的仿琺瑯質再生技術可用於牙膏或凝膠產品中,預計未來三年後問世,為大眾的牙齒護理帶來新突破,降低普遍的口腔健康問題。此研究成果於8月12日發表在《先進醫療材料》科學期刊上。

研究團隊發現,從頭髮和羊毛中提取的角蛋白物質,經過一系列化學物質反應和增強後,與唾液接觸時就會引發「仿生琺瑯質」再礦化反應,變成一層礦物質層。這種仿生琺瑯質的結構、功能和礦化過程皆與天然的琺瑯質相似,能封閉牙齒的敏感神經通道,起到保護牙齒作用。

其作用原理是角蛋白內部高度有序的晶體狀支架,而這些奈米晶體呈現對齊的棱柱狀結構,它會持續吸引唾液中的鈣離子、磷酸根離子礦化,形成「磷灰石晶體」。其中頂部區域由大量的鈣和磷組成,界面主要由氟化物組成,而底部完全由碳、硫和氮組成。

研究人員發現,經過處理的角蛋白僅需7天到10天,就會形成一層薄薄的礦物質層;14天至30天後,就會形成緻密的礦物質層。這種礦化作用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強,最終變成一個成熟的磷灰石晶體。

此外,研究團隊分別用角蛋白、樹脂去治療琺瑯質損傷的牙齒,以探索牙齒的恢復程度。結果顯示,原本有問題牙齒的密度、顏色和孔隙均出現改善,而角蛋白的整體治療效果要優秀於樹脂。因為礦化的角蛋白不僅能美白牙齒,還能夠深入牙齒琺瑯質的間隙,起到改善和穩固琺瑯質的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該方法可以透過日常使用的牙膏進行或專業凝膠實現,達到更具有針對性的牙齒琺瑯質修復。未來有望用於治療骨缺損、牙本質過敏和牙齒腐蝕性磨損等問題上,這對牙科和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意義。

他們也強調,此技術將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頭髮和羊毛,轉變為寶貴的臨床資源,並起到廢物循環再利用的目的。

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研究員、該研究第一作者薩拉‧加梅亞(Sara Gamea)對該校的新聞室表示:「角蛋白為現有的牙科治療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替代方案。它不僅可持續地從頭髮和皮膚等生物廢料中獲取,還消除了對傳統塑料樹脂的需求。」

加梅亞進一步解釋,「雖然這些樹脂通常用於牙科修復,但它是一種有毒且耐用性較差的材料。這項技術彌合了生物學和牙科之間的差距,提供了一種能夠反映自然過程的環保生物材料。」

倫敦國王學院資深作家、修復學顧問謝里夫‧艾爾沙卡維(Sherif Elsharkawy)博士總結道,「我們正邁入運用人體自身的物質,去恢復生物功能的生物技術時代。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或許我們很快就能透過像理髮這樣簡單的行為,讓人們擁有燦爛、更健康的笑容。」◇

責任編輯:林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我們
請進入安全爆料平台
讓全世界看到正義就在今天
大紀元電子報
一旦重大新聞發生,我們會立即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保留刪除騙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本網站圖文內容歸大紀元所有, 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