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食安接連出包 突顯傳統道德重要性

國內中藥材品項逾9成依賴進口,卻面臨農藥殘留問題。(123RF)
人氣: 27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食品安全接連出包。近日食藥署抽驗結果,有一款中國杭菊花標榜「無農藥殘留」,卻檢出18項農藥殘留,另發現台灣多件蔬果被檢出含有禁用農藥。對此,執業多年的中醫師認為,這完全是職業道德的展現,傳統古聖先賢都有類似教誨,強調道德等內容,而今西化教育盛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等傳統思想正逐漸消逝殆盡,大家只想著賺錢賺錢。

近日食藥署公布市售蔬果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在新北市一家中藥行抽驗一款中國進口「杭菊花」,標榜「無農藥殘留」,卻遭檢出多達18項農藥殘留違規。食藥署日前公布1~2月抽驗市售農產品的農藥違規,不合格率達到14.5%,多項蔬果都檢出含有禁用農藥。

圖為食藥署外觀。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執業多年的中醫師陳康生(化名)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這完全是職業道德的展現,傳統的老祖宗、古聖先賢都有類似教誨,且自古就有中藥造假問題,他自小受老一輩教育,強調把關的重要性,否則會傷害消費者。雖然堅持把關會吃力不討好,但他仍秉持傳統觀念執業至今。

國內中藥材品項逾九成仰賴進口,自中國進口為大宗。據農業部2019年的立法院報告數據,台灣種植中草藥面積約500公頃,種植面積較大者有仙草、紅棗、杭菊等,另常用於藥材的品項為當歸、黃芩、丹參、黨蔘、土肉桂、薑黃和半枝蓮等,花蓮縣最具多元與規模性。其他縣市為零星栽種,包括薄荷、筋骨草、魚腥草、枸杞、天麻、金線蓮、艾草、通天草、霍山石斛及餘甘子等。

台灣是否能種植本土中草藥,發展本土中藥產業?陳康生坦言,台灣醫藥發展仍以西醫為主,中醫發展有侷限性,但台灣原生種中草藥有三百多種,含藥性植物有二百多種,像是原生冬蟲夏草等,雖然有發展性,但仍受現實、法制面等限制。

陳康生表示,隨著西方教育盛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等傳統思想正逐漸消逝殆盡,「現在在台灣講職業道德的人太少」,傳統觀念逐漸消失,「真的很可惜」,但也無可奈何,畢竟現在沒有相關的課綱教材,最後演變成大家都只想賺錢賺錢。◇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