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聯邦政府正在研究通過加強商品單價標示規範,來打擊雜貨零售商包裝「縮水」的變相漲價行為,以確保消費者購物時物有所值。
週一(9月1日),政府啟動了一項公眾諮詢活動,徵求消費者對引入全新的「縮水通脹」通告機制的反饋意見。
「縮水通脹」 是指:商品價格不變,但商品的數量、重量、容量或質量被悄悄縮減,從而暗中漲價的做法。
該機制將公開點名曝光相關品牌,同時還提議讓單價標示更加清晰易懂,並對違規零售商處以罰款。
聯邦財政部助理部長安德魯·萊(Andrew Leigh)表示,更清晰的信息將讓澳洲消費者能夠發現產品尺寸的變化,並判斷是否物有所值。
「如果一塊巧克力少了兩塊卻保持原價,這不是魔法——這就是縮水通脹,」助理部長說。
「我們希望徵集各方意見,探討下一步如何打擊產品規格縮水的現象。」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今年2月發布的超市調查報告建議,當商品規格變化而價格不變時,超市應發布公示。
去年,消費者權益組織Choice發現,超市中有15種商品的包裝規格縮減,但價格保持不變甚至漲。
該組織舉例說,Coles超市的Mighty Grain麥片,2022年10月銷售時為560克裝,到了2024年3月包裝縮減為495克,但價格卻未變,仍是4.5澳元,現在漲到5澳元。。
Choice 首席執行官德席爾瓦 (Ashley de Silva)表示:「當縮水通脹發生時,消費者應該得到更多信息。」
他說,儘管人們面臨生活成本危機,但澳洲大型超市似乎仍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超市之一。
「我們需要解決超市和消費者之間的權力不平衡問題,價格透明度將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責任編輯:林達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