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台灣嘉縣報導)根據《TVBS民調中心》15日公布最新民調,針對政府持續推動太陽能光電政策,高達48%民意表達反對,其中更有24%表示「很不贊成」。15日國民黨立法委員王育敏強調,從丹娜絲廢電板汙染農地、滯洪池疑慮,到高雄大樹光電違法開發弊案,自然生態遭破壞早已背離「綠能」初衷,且行政單位對不肖廠商的無能為力更是引發各界憤怒;社會對光電濫墾破壞環境強烈不滿已到臨界點。

立委王育敏表示,從嘉縣大埔光電場入侵民宅社區、試圖在曾文水庫鋪設光電板;東石要大規模毀林種電,都遭居民強烈抗議。丹娜絲風災造成大量廢棄光電板,讓民眾看見錯誤的光電板政策已嚴重傷害環境,無法再接受。
王育敏進一步指出,國土永續分秒必爭,要求環境部即刻展開改革作為。
第一,即刻回應民意質疑 重啟評估納入環評機制。
為了重建公信力與確保政策正當性,環境部應當立即啟動重評估程序,廢止《開發行為應實施環評標準》第29條第1項第7款第6目「但經能源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將所有重大光電案納入環境影響評估機制。
第二,逐案列管調查光電開發案場。
環境部長彭啓明已公開承認現行光電案場存在「管理漏洞」,應在最短時間內逐案列管調查,全面盤點《開發行為應實施環評標準》修正後其資格應納環評的光電案場,是否還有大規模破壞環境之問題,相關案場都須經評估再放行。
第三,全力避免不可逆的環境傷害。
政府必須堅持「預防原則」,在相關光電案尚未經過環評確認其環境風險可控前,不應冒然啟動破壞性施工;對已動工且具高度爭議之案場,應暫停並檢討。
王育敏最後強調,民調數據已經提醒政府,光電發展要兼顧環境安全與居民權益,政府若無視民意反彈,後果不僅是政策失敗,更是對地方生態與居民安全造成多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