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在剛剛落幕的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決賽中,數十位頂尖選手同台競技,為觀眾帶來一場激動人心的中國古典舞藝術盛宴。選手們以純熟的技藝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將一個個動人故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舞台上。
大賽評委表示,他們在評審過程中屢次被選手們的表演所打動,甚至感到難以取捨,因為每位選手都表現得十分出色,實力不相上下。評委們鼓勵所有參賽者:「能站上這個舞台本身就是一種勝利。每一位來參賽的選手,都是這場藝術盛會中的贏家。」
被選手們的表現感動
資深中國古典舞舞蹈家、大賽評委之一的李寶圓說,今年的比賽選手普遍水平都高,不是一個兩個或者幾個人好,而是「都好」,作為評委他都被深深地感動了。

「我認為今年的選手非常出色,尤其是在技術動作方面,難度越來越高。今年所有選手在這方面都非常出色,我指的是跳躍、轉體和翻轉動作,所有選手都在做很多更難的技術。而且,不只是做一個簡單的空翻,而是在空翻之後,再進行一次旋轉。所以,這裡的難度非常高。」
李寶圓說,由於選手們的高超技藝,讓他們能清晰地表達他們的作品。他舉例說,一個作品是關於兩姐妹的信仰在中國受到鎮壓,「這個故事講述了她們如何勇敢前行,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時候也依然堅守信仰,她們的故事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即使作為評委,觀看這些作品時,我也會非常感動。」
另一位評委、資深舞蹈家王琛表示,今年的選手不管是在技術、技巧方面,還是在身韻、身法方面都非常有進步。

「更多的是他們在人物的體現方面,我覺得他們既有創意,又很寫實,對我來講非常打動人心」,她說,「我覺得今年的劇目裡面,不管是一個意境,還是人物或者是當下發生的一個事件也好,他們都從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去選擇他們的題材,而不是隨便地去表現,所以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身帶手、胯帶腿」上有飛躍
兩位評委都表示,今年的選手都在對舞蹈藝術的最高境界——「身帶手、胯帶腿」的技法掌握方面有了一個飛躍性的突破,這也是他們的作品能夠打動人心的關鍵原因之一。
「我們一直關注的『身帶手、胯帶腿』是我們的主要評判標準之一,而且選手們對『身帶手、胯帶腿』技巧的運用越來越熟練。這體現在他們的身體更具表現力,動作和姿勢也更宏大,所有參賽者都體現了這一點。」
李寶圓說,「在中國古典舞中,你的動作必須表達情感或傳達信息,一切都是為了把你的訊息傳達給觀眾,而『身帶手、胯帶腿』會讓你的動作更加清晰,無論你想表達什麼,觀眾都能感受到它,會讓很多原創的作品非常感人。」
王琛也同意這一點。
「不管是台灣選手或者其它國家的選手,我覺得他們都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在規範性技術技巧方面,包括對『身帶手、胯帶腿』的理解,他們都有非常大的一個飛躍,我覺得很了不起,」她說,「因為大家真的都很不錯,對裁判來講我們也是經過了一番很苦的掙扎。因為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有的人技術技巧非常好,有的人身韻身法非常漂亮,有的人在表演人物方面非常地打動人心,對於我們來講很難(做出選擇)。」
中國傳統文化承載著普世價值觀
兩位評委認為,選手們的作品所傳遞的中國傳統價值觀也是他們的舞蹈打動人心的原因,因為中國傳統的神傳文化承載著普世價值觀,選手們必須認同和學習傳統文化,才能把內在的美德表現在舞蹈中。
「我認為中國古典舞其實非常國際化,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來參賽,他們展現中國歷史的美德和價值觀,並將其視為普世的。例如,忠誠、勇敢、信仰,這些都是全世界人民都認同的美好品質,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獨有的。」李寶圓說,「我認為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關鍵要素是展現了作為表演者的內在本質,而這裡的基礎是中國文化的歷史和美德,你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展現這些價值觀,你必須帶著這些價值觀去表演。然後在你的舞蹈中,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所以這不是刻意或虛假的,而是透過你的舞蹈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的。」
李寶圓說,「我真的被這些舞蹈演員感動了」,「毫無疑問,這些參賽者是世界頂尖的」。
送參賽選手的話:繼續參賽 挑戰自己的極限
李寶圓注意到,選手們中有一些過去參加過比賽的,這次又來了,他對此很受鼓舞。
「他們過去可能參加過比賽,但他們又一次地回來,我看到他們每次都在進步,而且從初賽到半決賽再到決賽,我看到那些通過每一輪比賽的人,每一天都在進步,我認為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這也就是比賽的意義所在。」他說,「那些沒能進入決賽的選手表現得也非常出色……很多選手在思考,下次如何做得更好?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我認為這就是藝術家的精神所在,你總是在尋求進步,即使拿了金牌仍然會思考如何才能進步。」
李寶圓鼓勵更多的中國舞舞蹈演員參加新唐人的比賽,「參加比賽可以真正挑戰自己的極限」,「這需要參賽者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讓新一代人在生活中保持高標準是一件好事情,對我們的社會也有好處。」
王琛則希望選手們回去之後繼續超越自己,並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非常好的價值觀,有很多美德,大家都應該去學習、去弘揚」,她說,「那麼作為一名中國古典舞演員,能在舞台上以肢體語言去表達這個美好的東西,能夠盡微薄的力量把它傳承下去,我覺得是很幸運的事情。」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