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熬夜·壓力大 上班族隱形危機:腎氣不足

長時間久坐、壓力大,年輕上班族也會腎氣不足。(Shutterstock)
長時間久坐、壓力大,年輕上班族也會腎氣不足。(Shutterstock)
文/黃襄
2025-09-23 01:00 中港台時間|09-26 20:01 更新
人氣 249

現代上班族長時間久坐、加班熬夜、壓力大,不少三四十歲的人也出現了本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會有的「腎虛」問題。缺乏活動、睡眠不足、精神緊繃,都是年輕人腎氣過度消耗的主因。

《黃帝內經》早有記載:「久坐濕地傷腎」,形容長期環境不當、久坐不動,會令氣血受阻、代謝變慢,引發腰酸背痛等不適,損傷腎的功能,影響全身精氣與健康。另外,腎主骨生髓,用腦過度、壓力大,也會暗耗腎氣,使人渾身乏力。

中醫的「腎氣」與常見症狀

中醫的腎不單指西醫學上的腎臟,更涵蓋先天精氣與生命活力,被稱為「先天之本」。腎氣充足者精力旺盛;不足時,則容易腰膝酸軟、疲倦、精神不濟,甚至記憶力下降。腎開竅於耳,虧虛時可能耳鳴、聽力下降;腎主髮,其華在髮,早生白髮或脫髮增多也可能是信號。此外,腎氣不足還會影響情緒與內分泌,造成心情低落或心緒焦躁。需注意的是,中醫的腎虛涵蓋範圍廣,女性腎虛也可能表現為月經失調。

自我檢測與生活改善

通過以下症狀自我檢測: .腰痠背痛、膝蓋無力 .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畏寒肢冷 .頻尿、夜尿多 .髮質變差、脫髮明顯 .情緒焦慮、失眠多夢

改善建議: .規律作息:養成早睡習慣,避免熬夜。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被視為腎經養護的關鍵時段,此時應在熟睡狀態,以利於腎氣恢復。

.避免久坐不動: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導致氣血不暢、腎氣暗耗,也可能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建議上班族每隔1個小時就站起來活動幾分鐘,如伸腰、踢腿或來回走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腰部負擔和腎氣消耗。

.放鬆身心:學會調節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鬆緊繃的身心,避免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以免精神耗竭進一步損傷腎氣。

.注意保暖:平日注意腰腹部的保暖。夏天避免冷氣直吹腰部;天冷時多加衣物保暖腰部和雙腳。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刺激足底湧泉穴,助於疏通腎經、培養腎氣。

食療與保健法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黑色食物多具補腎作用: 黑芝麻:滋養肝腎,改善脫髮,可做芝麻糊或入粥。 核桃:每日適量當零食或與黑芝麻搭配飲用。 枸杞子:補腎明目,可泡茶或煮湯。 山藥:健脾補腎,適合熬粥或燉湯。 黑豆:補腎養血,黑豆可煮湯或豆漿。 桑葚:可以新鮮食用或曬乾泡茶,有助於提升腎臟機能。

穴位按摩: .湧泉穴:位於足心前1/3處(約在腳掌前部凹陷處)。睡前以手指按壓足心湧泉穴約5分鐘,感到酸脹為止,可刺激腎經氣血循環,達到滋腎補腎的效果。

.腎俞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各兩指寬處(大約與肚臍齊平的背部兩側)。早晚雙手搓熱後按摩腰眼部位,至腰部皮膚感到微熱為止。經常刺激腎俞穴,有溫腎強腰、舒筋活血的作用。

腎氣不足本身並非急症,但卻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現代年輕人尤其要警惕長時間久坐、缺乏活動對健康的影響。從年輕時就養成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和主動活動筋骨的生活習慣,才能減少腎氣的過度消耗,維持長久的健康與活力。

腎為生命之本,只有悉心調養,我們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依然保持充沛的精力,而不至於過早感到透支。◇

責任編輯:奇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保留刪除騙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等惡意留言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