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總理

8月初,邱吉爾乘船沿尼羅河上溯,去新的騎兵團報到。臨行前他同新結交的朋友、保守黨《晨郵報》老闆的兒子奧利弗‧博思威克商定,以每欄報導15英鎊的稿酬,由他給該報撰寫蘇丹戰爭的戰地通訊。邱吉爾加入第21輕騎兵團後,隨部隊向南推進,在沙漠裏長途跋涉,一天得走30英里左右。許多士兵因受不了乾渴和酷熱而中暑病倒。邱吉爾身體狀況較好,在艱苦條件下仍能挺住。甚至有一次因為追趕部隊時天黑迷了路,他“被困在茫茫的沙漠中,一天一夜未曾吃喝”,也沒有倒下。但他擔心的是在戰鬥中受傷;在給母親的信中,他請求道:“一旦我負了重傷,您最好出面,設法把我弄回去。”
有的傳記作家認為,這段心理描述勾畫出了邱吉爾的完整形象,他在23歲寫作《薩伏羅拉》時是這樣,他在半個世紀之後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時也是這樣。薩伏羅拉為了滿足自己遠大的抱負,捨棄了生活的歡樂,準備踏著最艱難的道路勇往直前。正是這種遠大的抱負成了邱吉爾一生的推動力。
從西安再向東,就可以到洛陽,本來西安到洛陽的火車是可以直接通車的,現在因為潼關的對面風陵渡,被敵人佔領著,而火車在這一段是沿著黃河走的,離敵人太近,所以現在的火車到了潼關,要換坐汽車到××,再由××坐火車到洛陽。
在成都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乘飛機往寶雞。在成都的時候,因為天氣很和暖,我們都穿單衣,但是在快到寶雞的時候,當飛機飛近秦嶺,山上下著很大的雪,這就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偉大秦嶺。飛機師不敢直接由秦嶺上飛過去,轉了一個彎從邊上飛了過去。
首先,讓我們來介紹一下重慶。它現在已經成為抗戰建國力量的集中地,全世界反侵略戰爭的東方統帥部。許多國家的軍事政治外交經濟各部門的代表,都不斷的到我們重慶來,和我們討論反侵略的工作。我們從下面的一點事實上,就可以說明,今天的重慶的確已經成為這次反抗法西斯暴力的一個中心:我從桂林乘往重慶的飛機,當我們下飛機後,這架飛機就立刻飛到印度去了!
還有一次,他完成聯絡任務後跟隨一支分遣隊返回駐地時,在途中遭受到大規模的襲擊,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在一片寂靜的山谷中,突然爆發出槍聲和喊殺聲,轉眼間在嶙峋的山岩之間,奔湧出成群結隊的起義者沖向他們。邱吉爾親眼看到大片的死傷。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回憶道:“只見後邊的五六個人已經倒下了,兩個已死,三人受傷。一人胸部被射穿,鮮血如泉湧;另一個腹部受傷,手抓腳踢;還有一位軍官右眼被射出,滿臉是鮮血。慘呀,這是多麼驚險的一幕啊!”他在當時給母親的信中還寫道:這是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潰敗,被俘獲的傷兵讓這些野蠻的畜牲兇殘地切成肉塊”。
一個有錢的人,他只知道自己有幾千百萬的財產,從來不會仔細地去計算他到底有幾萬幾千幾百幾十幾元幾角幾分,這是因為他的財產太多了,一時不容易記得清楚。同時,因為錢多的緣故,多幾個少幾個,絲毫沒有關係,所以,他也從來不想去清楚這些數目。但是,一個窮苦的人,一個人力車伕,一個清貧的公務人員,他們非但對自己的財產知道得非常清楚,每個月有多少收入,什麼時候可以發薪,同時,對於每月的支出,也知道得很清楚,甚至於幾角幾分,亦時常多加考慮。這是因為他的錢太少,不是這樣仔細的計算,就會負債,就會餓肚子。
1896年9月,邱吉爾隨所屬的第四驃騎兵團調往印度,駐紮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這裏是一處氣候宜人的山中避暑勝地,海拔高度為3000英尺。邱吉爾與另兩名中尉合住著一所帶有“寬闊而漂亮的庭院”的平房。邱吉爾在其中佔有3個房間,住處寬暢而舒適,並且擁有“一個主管酒類、膳食的管家”、兩個“管衣物的男僕”,還有一個馬夫。此外他與另兩位中尉還共用兩個園丁、三個運水工、四個洗衣工和一個守夜人。騎兵團的軍官們除了每天的早操和上午的一小時馬廄值勤,再沒有其他的軍務活動,因而邱吉爾有充足的時間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愛好。他讀書、寫信,種種玫瑰花,還採集製作了許多美麗的蝴蝶標本。每到下午4時15分,就是他最喜愛的活動打馬球的時間。這也是當地英國騎兵軍官最主要的娛樂。邱吉爾認為打馬球不僅是最有益處的運動之一,而且還是英國軍官與印度王公貴族之間進行交往的主要管道。雙方經常組織比賽。
美國第31任總統、有「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964年10月20日),1874年的今天8月10日生於愛荷華州一個德國裔家庭。胡佛年幼時雙親去逝,由他的舅父扶養長大。寄人離下的生活使他養成了獨立的性格。20歲取得斯坦福大學地質學學位,致力於探查礦產,工作勤奮刻苦。他在緬甸擁有銀礦礦井,給他帶來源源不斷財富。
1895年是溫斯頓由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年頭,也是他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這年元月,他的父親過早地去世。他的外祖母倫納德‧傑羅姆夫人于同年4月病故。而對溫斯頓感情衝擊最大的,恐怕還是同年7月老保姆愛維莉絲特太太的去世。雖然由於藍道夫勳爵患病導致家庭經濟狀況困窘,珍妮迫不得已辭退了愛維莉絲特太太,但老保姆一直得到邱吉爾家的資助。溫斯頓在她去世前去看望了她;在她死後不僅參加了她的葬禮,還承擔了在她墓前為她豎立墓碑的費用。
四點鍾起床,整理了內務後,就吃飯。四點三十分向離城四里路的湖邊村出發,這是一個很美麗的村莊。在這裡集中了贛南的自衛隊,作一個期間的訓練。今天舉行開訓典禮,講習會的同學都是趕到那裡去參加的。
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六)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校位於伯克郡,離薩裏郡的坎伯利火車站也很近,是英國軍隊培養步兵和騎兵軍官的主要基地。當時每年需繳納的學費為150英鎊。該校學生幾乎全部是出身於上流社會,因為在昂貴的學費之外,畢業成為軍官之後仍需要家庭的金錢資助,所以貧寒卑微之家的子弟無法問津。
今天是星期日,照例放假。在沒有放假以前,舉行了一次內務檢查。開始撿查同學的服裝是否整齊,其次檢查是否修理了手指甲,牙齒是否清潔,後來檢查寢室及營房附近的陰溝道路,寢室的床鋪。一般的講都可以達到要求,地上也掃得相當乾淨,不過床鋪下面有許多灰塵尚未打掃乾淨,還有門的後面沒有抹乾淨。我用白的手帕擦拭寢室的窗戶和門背後,凡是髒的地方,就要他們從新抹拭乾淨,陰溝要用水沖洗。
八境台是贛縣的名勝之一,蘇東坡、王陽明曾經到過這裡好幾次。這個樓台是建築在章貢合流的贛江的三角洲上。隊伍先在八境台前面的操場上集合,開始作呼吸、頭部、腿部運動,在這新鮮的空氣中,在廣大的操場上,大家的精神都感覺到異常興奮。早操完畢後,我告訴大家:「聽到八境台上吹衝鋒號的時候,大家一齊往八境台上衝去。」到了台上,旭日剛從東方起來,四面能夠看到美麗的贛縣城,能夠望到流到鄱陽湖、流到長江去的贛江。在這裡就會使人想起蘇東坡的一首詩:「梅嶺南來第一號,大江東去幾千里。」贛縣三面是水,同時是在高山包圍中。今天看到四圍的山峰隱約在晨霧裡,大家在這種景況中,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只是想到祖國的偉大革命事業的光明,天地的浩壯,和我們的心地應當怎樣的廣大清白。當時我就問大家「贛縣美麗不美麗?」大家說:「美麗!」「我們的祖國偉大不偉大?」大家用最大聲音說:「偉大!」於是我們高呼:「為贛南的民眾造幸福,為祖國的生存流最後的一滴血!」
新學校裏的環境要寬鬆得多,儘管溫斯頓‧邱吉爾執拗、倔強的性格依舊,仍然是學校裏最不守規矩的學生,但他再也不用擔心受到體罰了。學校裏開設了英文、法文、歷史、古典文學以及繪畫等一些比較正規的課程,此外還組織學生開展騎馬、游泳和跳舞等活動。由於心情愉快,少受拘束,溫斯頓在佈雷頓學校裏的學習有了較大的進步。在這一期間,1886年3月,溫斯頓生了一場大病,因患感冒而轉成肺炎,一度高燒不退,甚至有生命危險。他的父母聞訊後迅即趕來看他時,他已是神志不醒,奄奄一息了,經過搶救才脫離危險。又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他的病才逐漸痊癒。這場大病使他初次對人生有了較深的體驗。
太陽、空氣、水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但是中國人一般的習慣都不太願意去接近他們,所以身體一天天的壞下去。今天我要大家把上衣脫光,赤膊地來曬太陽跑步。一般人看起來也許說這是不太雅觀的,但是我認為這是徹底鍛鍊身體的方法。脫衣服後,我問他們舒服不舒服,他們用很大的聲音回答「舒服」。
雖然保守黨領導人對藍道夫‧邱吉爾採取了忍讓態度,但他們始終對藍道夫抱有戒心;對他的自命不凡雖然隱忍不發,但始終敬而遠之。索爾茲伯里的侄子、未來的保守黨首相亞瑟‧巴爾弗說過:“我傾向於認為,只要藍道夫還沒有不忠於党的任何行為,還沒有把自己弄到無可挽回的不能令人容忍的地步,我們大家就要避免一切衝突。”由此可見,與藍道夫的妥協只不過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這也預示著以後發生的藍道夫的政治悲劇之不可避免。
我們本來規定起床的時間是四點鍾,但是今天大多數的同學都在三時以前起來了;有的說睡不著覺,有的說恐怕遲到,所以到四點鍾吹起床號時,差不多所有的同學都已洗好臉整好內務,難怪他們因為新的生活總是有些過不慣的。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之後上流社會發生的一件轟動一時的醜聞,突然中斷了藍道夫一家與倫敦社交界的聯繫。1876年,藍道夫的哥哥布倫德福德侯爵完全不顧自己已經結婚生子,在情感的驅使下策劃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私奔。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也曾是威爾士親王的情人,此時她的丈夫正陪同威爾士親王在印度訪問,等他們訪問結束回到倫敦時,此事已鬧得滿城風雨。親王要求艾利斯福德伯爵與其妻子離婚,同時要求布倫德福德侯爵亦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並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結婚
說了不做,或則做了不徹底,講明白了而不能做到,這是各機關所犯的最大毛病,只有用訓練方法才能夠糾正這種缺點。可是各級機關的工作,都是非常緊張,決不能夠把工作停頓下來,將全體工作人員集體來訓練;可是我們認為工作人員的訓練是目前最迫切的任務,所以,我們就揀出一個一面訓練一面工作的訓練方式,就是說從專員、縣長直至司書為止,全體工作人員集中住宿,半天辦公,半天講習。
馬爾巴羅公爵的後世子孫們在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這段時間裏,再也沒能為他們的族徽增添任何光彩。他們既無驕人的功業,亦未獲得任何榮譽,只不過為了維護公爵的尊嚴和排場,毫不吝嗇地揮霍著約翰‧邱吉爾積攢的大筆財富。
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一)
溫斯頓‧邱吉爾是一個傳奇,他堅定如山的意志和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給其當代和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2002年,英國廣播電視臺BBC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中,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7月18日,南非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Nelson Mandela)在家鄉與親友度過了平靜的90生日大壽,然而世界各地報紙網站的主要版面上卻是另一番熱鬧景象。人們不約而同的稱讚這位上世紀的傳奇英雄,他以非暴力抗爭推倒了南非隔離白人與黑人的高牆,用寬恕胸襟揮走了27年冤獄的痛苦,用愛關懷愛滋病人。對於這樣一位不戀權的老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祝福他。
為大家尊稱為「南非國父」的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部落酋長家庭。南非中央銀行選在今天曼德拉90歲生日的日子,把5百萬枚面值為5蘭特的硬幣投入流通,而特別的是每一枚銀幣上都鑄有曼德拉微笑的肖像,以表揚他為南非付出的努力。
昨天談到了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今天要介紹的名人也來自英國,是誰呢?她是有鐵娘子之稱的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柴契爾夫人是20世紀國際知名的政治人物,1979年5月3日她當選第70任英國首相,成為英國歷史上目前為止唯一的女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