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2.0:美中關係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預計將於5月22日表決通過一項新規,禁止被認定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中國實驗室檢測用於美國市場的電子產品,例如智能手機、攝影機與電腦。
根據路透社週三(4月30日)取得的一封信,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致函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要求國務院就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中國傭兵的情況進行簡報。議員們指出,鑑於中共對社會的全面控制,俄方的招募行動不可能沒有中共「默許」。
川普政府對中共發起了貿易戰,其中包括對部分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高達245%的關稅。這一舉措雖被廣泛批評為「混亂無序」,實則是川普戰略的核心一環,旨在打破中國對美國供應鏈的控制,並為美國爭取更有利的貿易條件。
美國總統川普在週二(4月29日)晚間撥出的一次採訪中表示,中國可能自行吸收美國近期加徵的145%關稅。他指出,中國多年來每年從美國「賺取1萬億美元」,對美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並強調徵稅是為了解決貿易逆差、重振本國製造業。
中共一直在和美國總統川普硬打關稅戰,目前兩國關稅都達到100%以上,中共還下令拒收波音飛機,以報復川普關稅。但隨後中共開始悄悄豁免部分美國商品的關稅,中共商務部週二還釋放願意支持美企在華運營的信號。
週二(4月29日)是川普(特朗普)重返白宮100天。當天早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出席白宮新聞會,談到市場所關心的貿易談判和美中關稅戰等問題。他強調,如果美中關稅戰持續下去,中國或很快失去1000萬個就業。
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再次重申美國在巴拿馬運河上的特殊地位後,中共隨即加大對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給貝萊德集團旗下財團計劃的審查力度。美中在巴拿馬運河的角力越演越烈。
專家警告說,中共正通過模糊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目標計劃逐步在巴哈馬擴張勢力。
週一(4月28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美國政府「各方面」都在與中方保持聯繫,但由於兩國貿易不平衡,北京方面必須首先採取措施緩和與美國的關稅戰。他還警告中共,美國有升級貿易戰的牌可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ant)表示,美國許多主要貿易夥伴已提出「非常好」的提議,以避免美國徵收對等關稅,而印度有可能成為率先與美國達成雙邊貿易協定。
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中國製造業出口訂單快速流失,促使大量工廠暫停生產。專家指出,隨著關稅影響持續深化,中國製造業正面臨全面衝擊,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波打擊的力度甚至超過了COVID-19疫情。
面對中共海軍快速擴張,美國海軍部長費倫(John Phelan)表示,美日正討論雙用途造船(dual-use shipbuilding)計劃,將商船設計與軍事需求緊密結合,以強化區域威懾力。
中美的關稅對峙持續陷入僵局,使全球供應鏈面臨壓力。這不僅影響到中國工廠的生產,還迫使航運商尋找新的貿易航線。
近日,美國國會的共和黨人正在按照川普(特朗普)的思路準備推動稅改法案,並加入了新增1,500億美元國防預算的內容。2025年美國8,952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在2024年底已經獲得批准,1,500億美元的新增預算若順利通過,並在今年全部使用,意味著美國年度國防預算將突破1萬億美元。那麼新增1,500億美元預算的意義有多大呢?
美中貿易戰正酣,雖然雙方釋放了一些緩解跡象,但全球基金經理不願重返中國股市,他們認為,對於長期全球基金而言,入市風險仍然過高。
儘管中共對外一直強調關稅戰中要奉陪到底、打持久戰,但目前中共已經偷偷免除了部分美國關鍵產品的關稅。專家表示,中共對美國關鍵性產品仍然高度依賴,中共說一套做一套,是其本來的行為模式。
美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北京需要迅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為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損害中國經濟,而且時間越長越有害。
美中關稅戰持續之際,雙方是否開始談判又產生了截然相反的說法。 川普(特朗普)團隊不斷談論美中貿易談判,一面對中共施壓,一面也儘量安撫市場。中共再次做出奇葩反應,堅稱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中南海自行入甕後,意識到被戲耍了,眼看被白宮一再拿來說事,自然更加氣惱。
美國司法部週五(4月25日)宣布,塞爾維亞執法機關應美方要求,逮捕了現年43歲的中國公民崔光海(Cui Guanghai,音譯),以及63歲的英國公民約翰‧米勒(John Miller)。這兩人被指控策劃跨州騷擾與恐嚇一名居住在洛杉磯的反共人士。
亞倫‧科多維茲(Aaron Cordovez)在亞馬遜銷售廚房電器已有十年。但現在,他陷入困境,因為他的大多數產品都是「中國製造」。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五(4月25日)表示, 除非北京「給我們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否則他不會取消對華關稅。
面對美國關稅施壓,中共內部動作頻頻,美中之間是否恢復談判,再度引發外界關注。
韓國大報《中央日報》拍攝到中方代表團進入美國財政部的照片,證實美中在進行川普(特朗普)總統所說的「幕後接觸」。中方官員要求記者刪除照片,貌似不想被看到。
印太戰略已成為美軍重整防務的核心。共和黨人將在川普稅改法案中編列1,500億美元國防預算,強化海軍造艦、導彈防禦、空中戰力與自主武器等重點項目。美國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表示,此舉意在威懾中共,維護印太和平與國際秩序。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4月24日)簽署行政命令,加速深海金屬與關鍵礦產的開採許可程序,全面推動海底資源開發。白宮強調,此舉旨在對抗中共對稀土與戰略礦產的控制,強化美國在深海技術、能源自主與供應鏈安全上的領先地位。
儘管川普政府近期表示希望通過關稅談判緩解貿易戰的緊張局勢,但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美中經濟脫鉤的趨勢可能已難以逆轉。隨著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關於「新冷戰」的討論持續升溫,美國智庫警告,經濟脫鉤不僅可能加劇地緣政治緊張,甚至有引發軍事衝突的風險。
東莞一家經營18年的跨境製造大廠近日宣布停產,引發業界對中國出口製造業前景的廣泛關注。有專家表示,這一事件並非孤立,而是標誌著中國製造業結構性萎縮的開端。美中關稅戰持續升級,高關稅與全球需求萎縮正對中小民營企業形成雙重夾擊,製造業陷入「靜默倒下」的危機。這種靜默倒下是最可怕的,就像一種安靜的病毒在蔓延,這種隱性危機難以防範,卻可能在實體經濟中持續擴散。
週四(4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駁斥了北京關於兩國尚未舉行會談的說法。
在中共滲透日益引發全球警惕之際,美國各州議員今年已提出至少240項反共提案,旨在確保公共資金不會用於購買中國科技產品,甚至包括T恤、咖啡杯和鑰匙鏈等旅遊紀念品。這些提案也針對美中之間的姊妹城市關係。
美國流媒體奈飛(Netflix)聯合首席執行官談到中共的極端審查說,三年來一集都沒讓通過。
共有約 38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本週發布的權威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軍事開支比2023年增加9.4%。隨著歐洲和中東地區戰爭的持續,以及亞洲的軍事緊張局勢加劇,各國正以冷戰結束以來最快的速度武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