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南投报导)在南投水里,藏着一座被山林环抱、充满怀旧风情的小镇──车埕。这里是集集支线的终点站,曾因林业与电力开发而繁荣,如今则转型为融合铁道文化、日式建筑与自然美景的观光胜地。摄影家王建中以镜头记录下这座小镇的春日风貌,诉说一段段沉静而迷人的历史轨迹。


历史轨迹:从木材集散地到观光亮点
车埕的发展可追溯至日治时期,为配合大观发电厂兴建与木材运输需求,1916年建设轻便铁道,并于1922年拓宽为集集支线。当时的车埕,运木车呼啸而过、铁轨与木材气味交织,曾是南投木业的重镇,被誉为“小台北”。
然而随着伐木业渐渐没落,这座小镇一度沉寂。直到近年来,在观光导向与文化保存的推动下,车埕重拾风采,以文化、历史与体验型旅游再度吸引旅人驻足。


铁道风景:复古车厢与生态池并存
踏出车埕火车站,仿佛走入一幅静谧画卷。车站本体为日式木造建筑,朱红瓦屋、木格窗框,展现出浓浓的昭和氛围。站前可见蓝色老车厢静静停放,供旅人登车拍照或歇息。王建中拍下旅人倚窗凝望、列车静立在群山之间,仿佛时间暂停。
车站旁的贮木池,昔日是木材集散场,如今转型为生态池,搭配木栈道与植栽,为旅客提供一处亲近自然的散步空间,也见证产业转型的历程。



老街巡礼:红瓦屋檐下的日式时光
车埕老街保存完整的日治建筑群,木造房舍错落有致,红瓦、灰墙、木门窗,在山峦间勾勒出如京都小巷的韵味。走在斜坡街道上,处处可见木作艺品、手工饼干、豆干等在地店家,空气中飘着木香与酱香。王建中捕捉下这条街道的宁静与生活感,那些与摊贩闲聊、挑选纪念品的瞬间,是车埕的真实日常。
其中,传统牛舌饼铺与现烤豆干小摊,吸引不少旅客驻足品尝;也有贩售木制筷子、汤杓与杯垫的木艺店铺,让人亲手触摸车埕的林业记忆。
旅途中不可错过的,是象征林业文化的“木桶便当”。以木作便当盒盛装简单却饱足的米饭与配菜,每一口皆是怀旧风味。而“车埕酒庄”则以南投名产梅子为酿,提供游客现场品饮,甘甜中带着酸香,令人难忘。



体验活动:动手感受林业文化
在“林班道体验工厂”中,旅人可亲手制作小木椅、杯垫或名牌,透过木工DIY了解从伐木、加工到成品的每个环节。这不仅是亲子活动的好选择,也让人对林业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想来车埕,搭乘集集支线火车至车埕站最为方便,出站即是风景区。自驾旅客则可经水里转入,设有停车场供使用。另有“台湾好行车埕线”串联水里、集集等景点,交通便利。


春日车埕:摄影家的凝视
摄影家王建中说:“今年春游第二站来到南投集集支线终点的村落,车埕。这里除了自然风光之外,还多了一些人文的韵味。依山坡建的老街、有当地特色的小店、在在让你流连忘返。”
他的镜头不只捕捉了风景,更凝视人与土地的情感。从隧道望出的铁道尽头、火车旁散步的旅人、老街上的老店与新游客,一张张照片仿佛在低语:这里是被时间温柔包裹的地方。
在车埕,旅人走进历史,穿越记忆,也遇见了一种缓慢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坐在复古车厢发呆,还是在老街巷弄中迷路,每一刻都是属于自己的旅行篇章。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