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离岛中的离岛 东屿坪夏日静土

远望东屿坪,如海上一叶静泊的绿舟。(陈锡兴提供)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5年07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澎湖报导)在澎湖南方四岛国家公园的众多岛屿中,东屿坪屿是一个名字不响亮,却静静守着时间与记忆的所在。这座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望安乡海域,是名符其实的“三级离岛”,更是台湾最南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摄影家陈锡兴于2025年盛夏来到这里,用镜头记录下阳光照拂下的海天、玄武岩与聚落生命,留下珍贵影像。

风袋指向蓝天,停机坪静候飞行的可能。(陈锡兴提供)
从高处远望,东屿坪的聚落依港湾而建,洁白沙滩与蔚蓝海水相映。(陈锡兴提供)
远望东屿坪,如海上一叶静泊的绿舟。(陈锡兴提供)

海上浮影 走进南方四岛的最南端

从望安搭船约40分钟,即可抵达东屿坪。初见之时,远山如鲸,海水由浅至深渐变为湛蓝。下船后,岛上空气干净、视野辽阔,走在码头边便能望见渔民晒鱼、石砌菜宅与风化的旧屋,一切仿佛停驻在古早时代。

玄武岩构成的岸际,是东屿坪最引人入胜的自然奇观。岛上柱状玄武岩陡峭垂直,有如天然的城墙,形成海蚀洞与深色峡谷。这些岩壁来自远古火山爆发后冷却所形成,是南方四岛中最壮丽的地质景观之一。摄影师在阳光最猛烈的午后,捕捉到玄武岩映着湛蓝海水的瞬间,画面静谧又充满张力。

摄影家陈锡兴说:“这是一个被遗忘、却也因此更纯粹的地方。”(陈锡兴提供)
岛上空气清新,视野辽阔。(陈锡兴提供)
静泊的浮台与渔船,盘踞的玄武岩海岬,形成岛屿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剪影。(陈锡兴提供)

风的语言 海风吹过的生活纹理

岛上的人文气息藏在细节之中。村落依山面海而建,几户石墙建筑与混凝土房舍沿着缓坡散布,墙上字迹斑驳的红字写着“爱玉、仙人掌茶、冰品、鱼干”,这里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紧紧交织。

庙宇伫立在村中央,红柱与燕尾屋顶在阳光下闪耀,显示出岛民对于信仰与保护的依赖。渔船停泊在静静的港口,岸边浮台漂着几艘渔筏,用保丽龙和木板组成,简陋却实用,是当地渔民出海的工具。

风吹过山头,草坡摇曳。沿着山径而上,可见散布的石堆与沿坡铺设的水管,据说这些是早期为了解决岛上取水困难所铺设的临时设施。石堆中,不乏珊瑚石、火山岩与贝壳化石,都是东屿坪这座火成岩岛屿,与海共生的证明。

墙上红字列出“冰品、爱玉、仙人掌茶”,是旅人与居民共同记忆的夏日滋味。(陈锡兴提供)
东屿坪的聚落沿山脚蜿蜒而建,石砌墙体与混凝土房舍并立于坡地间,迎着海风而生。(陈锡兴提供)
红柱绿瓦,香烟缭绕,小庙坐落村心,是东屿坪居民心灵的依靠。(陈锡兴提供)

珊瑚、飞鱼与生态的交响

东屿坪的夏季不只有艳阳与风,还是海洋生态最丰盛的时节。四周水域为珊瑚礁与海草床分布区,拥有超过百种珊瑚与海洋生物。对潜水客而言,这里是低干扰、高能见度的天堂;对当地人来说,则是飞鱼、章鱼与海菜的来源。

海岸的玄武岩石洞内,不时可见海鸟筑巢,也有蝙蝠栖身,是自然与动物共享的栖息所。正因如此,这座岛屿在2014年被划为澎湖南方四岛国家公园的一部分,以保育其珍贵生态与传统聚落。

摄影师在阳光最猛烈的午后,捕捉到玄武岩映着湛蓝海水的瞬间,画面静谧又充满张力。(陈锡兴提供)
壮观的柱状玄武岩与海蚀洞。(陈锡兴提供)

一个值得缓步细尝的地方

东屿坪没有便利商店,也不见喧嚣游客,岛上无人机声与商业化设施,取而代之的是鱼干咸香与风声海语。摄影家陈锡兴说:“这是一个被遗忘、却也因此更纯粹的地方。”他镜头下的东屿坪,是一幅充满海风吹拂痕迹、地景如诗的岛屿画布。

当你踏上这块土地,不仅是造访一座岛,更是与时间、自然与人文对话的一次深刻旅程。

混凝土消波块延伸入海,与黑色玄武岩形成坚实的港湾防线,是岛屿与自然抗衡的具体表现。(陈锡兴提供)
老瞭望台与残墙。(陈锡兴提供)
石头堆叠成形,有的为记忆、有的为祈愿;沿坡而上的白色管线,则记录着人与自然对话中。(陈锡兴提供)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