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

前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先任中共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是中共著名的“战狼”,其反美言论常遭大陆网民讥讽,屡屡翻车。
美中双方将关税分别升至145%和125%之后,这场前所未有的贸易战进入第二阶段,未来局势如何演变牵动全球敏感神经。
4月25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其中稳就业被列为“四稳”之首。
面对中共海军快速扩张,美国海军部长费伦(John Phelan)表示,美日正讨论双用途造船(dual-use shipbuilding)计划,将商船设计与军事需求紧密结合,以强化区域威慑力。
近日,中美之间对一个问题各执一词。中共说,没有跟美国就关税问题举行谈判;美国说,中共一直跟美国在谈判。那么,中共到底跟美国谈判了没有? 一,中共的说法 4月24日,有记者问:“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达成协议。你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答说:“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
近日,美国国会的共和党人正在按照川普(特朗普)的思路准备推动税改法案,并加入了新增1,500亿美元国防预算的内容。2025年美国8,952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在2024年底已经获得批准,1,500亿美元的新增预算若顺利通过,并在今年全部使用,意味着美国年度国防预算将突破1万亿美元。那么新增1,500亿美元预算的意义有多大呢?
2025年,中国经济仍旧低迷。在拉动投资无果后,中共政府将出口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进而大幅提高出口退税,通过变相降价推动出口增长。然而,在美中关税战升级下,这一决策误判使中国经济再遭沉重打击,也使当局通过财政补贴拉出口、稳经济的企图化为泡影。
按计划,波音公司今年要向中国交付其订购的约50架飞机。但中国为了报复美国的关税,已停止接收新飞机。
中共硬美国关税高压后,全世界都在关注双方何时会谈判,尤其是双方领导人何时会通话?谁会主动给对方打电话? 总之,谁会先妥协后退。
美中关税战持续之际,双方是否开始谈判又产生了截然相反的说法。 川普(特朗普)团队不断谈论美中贸易谈判,一面对中共施压,一面也尽量安抚市场。中共再次做出奇葩反应,坚称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中南海自行入瓮后,意识到被戏耍了,眼看被白宫一再拿来说事,自然更加气恼。
美国司法部周五(4月25日)宣布,塞尔维亚执法机关应美方要求,逮捕了现年43岁的中国公民崔光海(Cui Guanghai,音译),以及63岁的英国公民约翰‧米勒(John Miller)。这两人被指控策划跨州骚扰与恐吓一名居住在洛杉矶的反共人士。
最近,中共党魁习近平遭遇上台13年最难堪的内外交困,引发国际国内广泛关注,本文例举了七件事。
美中关税战2.0,中共官方公开态度强硬。北京时间4月24日,就“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问题,先是外交部发言人说,中美没有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继而,商务部发言人称,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
川普政府计划追加1500亿美元军费,作为大规模减税法案的一部分。
周四(4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多位议员致函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对该公司的中共背景表达担忧,并要求其提供用于训练AI模型所使用的美国数据。
众所周知,稀土是举足轻重的矿产资源,可以加工成生产从iPhone到F-35战斗机所需的材料。美国要发展国内稀土供应链,取代中国的全球稀土垄断地位,可能需要长达五年的时间。
印太战略已成为美军重整防务的核心。共和党人将在川普税改法案中编列1,500亿美元国防预算,强化海军造舰、导弹防御、空中战力与自主武器等重点项目。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表示,此举意在威慑中共,维护印太和平与国际秩序。
随着中美贸易战火加剧,原本运往中国的美国液化石油气(LPG)货船纷纷改道,转向日本、韩国等其它亚洲市场,突显全球能源供应链正面临加速重组压力。 这波变动源于最新一轮关税冲突。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特朗普)本月初宣布,对中国大部分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中共随即反击,对美国商品课征最高125%的报复性关税,涵盖能源等多项关键进口品项。 LP...
美国总统川普周四(4月24日)签署行政命令,加速深海金属与关键矿产的开采许可程序,全面推动海底资源开发。白宫强调,此举旨在对抗中共对稀土与战略矿产的控制,强化美国在深海技术、能源自主与供应链安全上的领先地位。
通过“洗产地”,让本国商品经过东南亚的简单加工,贴上新标签后再出口美国,是中共以往规避美国高额关税,削弱其震慑力的主要手段。川普第一任期对中共的关税政策之所以效果打折,关键即在于此。
美国众议院对中共特别委员会(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周三(4月23日)对中国三大国有电信企业发出传唤,要求说明其在美业务是否涉及情报渗透与监控活动。
《华尔街日报》报导,川普政府正在考虑下调对中国产品的高额关税,部分商品的税率可能砍半以上。白宫一位高级官员透露,新方案可能将税率降到50%到65%之间,但总统还没最终拍板。
4月19日,北京搞了一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不料现场状况迭出。新华社的报导承认,“一些机器人在路测中零件脱落、关节开裂、不慎摔倒。”党媒因此被迫降低了宣传调门。不过,其它一些中文媒体似乎没有及时得到新指令,非要称此事针对“中美科技战”,硬生生把这次宣传搞砸了。
美国商务部周一(4月21日)公布,将对自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与模组课征高额关税,税率最高可达3,521%。这项措施旨在防堵中国企业透过东南亚“洗产地”,规避原针对中国制太阳能产品的关税,这是美国政府打击不公平贸易行为的重要行动。
美中关税战进入胶着状态。美国正与各国进行关税谈判,继续孤立中共,而中共则展开外交攻势意图建立抗美同盟。分析认为,东南亚国家采取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务实外交,拒绝中共的抗美同盟,同时积极争取美国降低关税。
4月18日,新任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抵达东京,表示“我们与日本处于一个颇为棘手的地缘环境中,周围有中(共)国、俄罗斯与朝鲜”,“我们需要携手反制像中(共)国这样的国家。”
美国非营利组织“州装甲行动”(State Armor Action)发布了一个新的网络工具,让用户可以追踪和了解“全美各州议会”推出的反对中国共产党(CCP)相关立法的情况。
美国国会众议院提出一项两党立法,把操作无人机拍摄美国军事设施的行为列为犯罪,以确保美国的军事设施免受外国间谍特别是中共特务的监视。
韩国海关总署(KCS)周一(4月21日)表示,近期查获多起中国企业将商品伪标为“韩国制”出口至美国的违规案件,总金额逾2,000万美元。此举正值美韩高层即将就川普关税议题举行会谈前夕,引发外界关注。
川普总统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中共宣布限制稀土出口,冲击高科技与国防产业,并引发外界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忧虑。美国内政部长伯古姆(Doug Burgum)警告,尽管美中有望谈成协议,但唯有强化本土矿产供应,方能真正因应长期挑战。
共有约 10550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川普政府对中共发起了贸易战,其中包括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课征高达245%的关税。这一举措虽被广泛批评为“混乱无序”,实则是川普战略的核心一环,旨在打破中国对美国供应链的控制,并为美国争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