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記憶前世 剛出生就會說話

作者: 古籍事例
font print 人氣: 7603
【字號】    
   標籤: tags: ,

能夠記憶起自己前世的人,一種是開始沒有前世記憶,後來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想起,例如通過催眠回溯。另一種是帶著記憶轉世,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前世。下面兩個例子就屬於後一種。

紀曉嵐家崔莊佃戶商龍的兒子,剛死就出生在鄰居家。未滿月就能說話。元旦那天,父母偶爾外出,家裏只有這個嬰兒在襁褓裡。有同村人來敲門,說是恭賀新年。嬰兒能聽出他的聲音,急忙回答說:「是某位老丈嗎?父母都出去了,房門沒有鎖,請進屋來坐一會。」聽到的人驚異地發出笑來。(見《閱微草堂筆記》)

鹽城縣令閻公講了一個當地的事情:鹽城東北草堰口鄉小關營村,村民孫自成的妻子謝氏,有個兒子是大年夜出生的,因此取名年子。年子十八歲那年,挑雞進城,半路遇到一陣旋風。旋風將籠內的雞全吹了出來,騰空飛走了。

年子大驚,回家就病倒了。病情危急時,正趕上他母親要生產,全家都去照料她分娩,沒人看護年子。年子在昏沉中,覺得身子隨風飄蕩,忽然飄進一扇紅漆大門內,墜落在萬丈深潭,卻不疼痛。覺得自己比平時變小了,不像平時,兩眼蔽澀難開。耳中所聽到的,仍是父母的聲音。他以為這是夢中幻覺,安心等待。

當時,孫自成見妻子平安生下兒子,抽空跑去看望年子,哪知年子已經死了。嚎啕大哭。年子被父親的哭聲驚醒,不明白甚麼緣故,只聽他母親哭著說:「生了這個血泡,反倒使我長大成人的年子死了。」痛哭不已。年子此時才知道自己已經轉生。他怕母親悲傷過度,就大聲地說;「我就是年子,年子沒有死。」

謝氏聽到剛出生的嬰兒說話,頓時驚風,沒幾天就死了。孫自成為嬰兒沒有母乳餵養擔憂,用米粥哺育他。嬰兒才三個月就長出牙齒,五個月就能走路。(見《子不語》)

以上兩個例子,後者是死後立即轉生在自己家,沒經過陰司而直接轉生。前者是死後立即轉生在鄰居家,大概也沒有經過陰司。二者的記憶都沒有被關閉,因而發生這種事情。@

文章來源:看中國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font color=#ffffff>(http://www.epochtimes.com)
  • 我現在知道宇宙不僅是一個整體,而且還充滿了愛。我在昏迷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宇宙,正是愛因斯坦和造物主以不同方式詮釋出的同一個宇宙。
  • 善惡必報,此言不虛,現世中也能看到很多報應的實例。人雖死,名、利、情帶不走,一生中曾經欠下的債,卻是不能一死就一了百了,輪迴轉生動物來還債!看看這兩個真實的故事,驗證不爽。
  • 漫畫家,孫威軍漂流傳奇,
    一年一度的「香港動漫電玩節」剛落幕,對於鍾愛日本動畫,又支持本地創作的觀眾來說,近來有一部作品值得留意:正熱播的動畫《膽大黨》第2季中,就有香港漫畫家的名字默默閃耀——他就是孫威軍,一位用三十年耕耘換來今日回響的創作人。從童年的翻版《叮噹》,到誤闖日本動畫界,他用一筆一畫,證明港漫仍有希望。
  • 一位法國女子為何冒死闖入雪域禁地?日記中留下一句話:「不到拉薩,寧可死去」!背後的真相震驚世界!
  • 女嬰,南極
    那是一個天氣極端惡劣的傍晚,風雪如刃、天地一色。1978年5月27日,南極半島北端的阿根廷陸軍希望基地(Base Esperanza)寒風凜冽,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冰封之地,零下30度的惡劣環境中,一個小生命正悄然降臨。沒有醫院,沒有救護車,一個頑強的女孩來到了世間,她就是Marisa de las Nieves Delgado——歷史上首位在南極出生的女性。如今,這位「南極女嬰」也已經成家立業,成為律師,定居於美國紐約。
  • 在曼哈頓下城的布魯克林大橋底部,一片曾經被忽略、荒廢十餘年的空間,如今正緩緩甦醒,長出屬於社區、屬於未來的綠意與希望。從一片廢墟到免費的社區公園,無疑是一場奇蹟。而這場奇蹟的主角,是高譚公園(Gotham Park)的創辦團隊,以及他們身後不曾缺席的紐約居民群像。一座由下而上推動的公共空間,也是一段屬於社區的集體創夢故事。
  • 二十世紀中葉的中國大地,風雨飄搖,曾經懷抱大學夢的容錦愛,如何在父親被打成「右派」、文革肆虐、下鄉勞動的重重困頓中,鍛造堅韌意志,一步步踏上偷渡澳門、最終前往香港、美國求學的驚險旅程?來到美國後,她才發現祖父曾經在密西西比的小鎮留下令人感動的善舉,整個小鎮的居民都在紀念他,甚至州長為其特別簽署表揚狀。而容錦愛的兩個兒子,也在美國學有所成,成為頂尖專業人士。容家四代人的故事,正是美籍華人遠離家鄉,白手興家的縮影。
  • 李美華(Luchia Meihua Lee)是台美文藝協會(TAAC)的靈魂人物,一位深耕藝術推廣、用愛與信念在異鄉開出花朵的文化耕耘者,一名資深策展人。她與摯愛Ken攜手走過風雨,也為台灣藝術在美國落地生根,燃起燦爛不滅的光芒。這不僅是一段旅程的回顧,更是一封獻給勇氣、愛與歸屬的深情告白。
  • 來自台灣新北市的藝術家張家瑋,從美術教職轉為全職藝術家,長年以畫筆探索家族記憶、文化認同與生命情感。歷經近兩個月的籌備,張家瑋在紐約的首個個人展覽於今年6月21日拉開序幕,台美文藝協會(TAAC)主辦的「島嶼生態藝術」(Eco Art on Island)主題迎來第二輪藝術家展覽。張家瑋的個展《島嶼之夢》以「自由、犧牲與重生」為主題,描繪在美國的台灣移民三種人生狀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