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和民間傳說的真武大帝

作者:洪熙
在中國宮廷和民間傳說中,有不少關於真武大帝顯聖的記載。圖為玄天上帝(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09
【字號】    
   標籤: tags: , ,

真武大帝,也稱玄武神(又稱玄天上帝),在各類典籍記載中,也被尊稱為玄天上帝、盪魔天尊等。真武大帝原是淨樂國太子,誓言除盡天下惡魔,匡扶正道。因其修道時期,以神勇無敵的戰神形象出現,成為天地之間正義與力量的象徵。在中國宮廷和民間傳說中,有不少關於真武大帝顯聖的記載。

帝王崇道敕建宮觀 真武顯聖

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任自垣編纂的《敕建大嶽太和山志》中的「錄金石」條目,收錄了一篇碑文「大明國朝天真靈應碑」。碑文詳細記錄了明成祖永樂十一年(1413年)真武大帝在武當山多次顯聖的事蹟。

根據碑文記載,永樂十一年,明成祖敕命修建武當山宮觀,由隆平侯張信、駙馬沐昕負責修理大頂銅殿。同年五月二十五日,一輪圓光出現在山澗的泉水之下,隨後乘著虛空冉冉上升,並釋放出燦爛的五色光芒,照耀了整座山谷。光中顯現出真武大帝的聖像,他身穿黑袍,披散著頭髮站著,腳下有祥雲擁護著。

六月二十一日,眾人整修紫霄宮。當天宮前顯現出五色的圓光,人們看到真武大帝端坐其中,旁邊有二位天將作他的隨侍,左側的天將手拿飛揚的黑旗,右側的天將捧著寶劍侍立。下面有祥雲擁護,從雲中顯現出神獸龜蛇。當時,武當山有二十多萬官員和軍民仰望著持續不斷變化的聖景。眾人親眼目睹奇蹟,全都歡呼雀躍。

在修繕大頂銅殿期間,真武大帝多次顯聖。八月十九日,大頂銅殿修繕完成。當天,真武大帝再次顯聖。類似這樣的神蹟,在修繕銅殿的幾個月之間,多次顯現。

據《玄天上帝啟聖錄》所說,真武大帝得道飛升後,又返還下界,降妖除魔,能夠千變萬化,分身降於世間,濟物度人。所以世人能夠有幸目睹聖容,有的慕道者還能得到真武大帝教授武功。

武當山玄帝殿。(Gisling/Wikimedia Commons)

武將慕道 帝君教神功

宋朝真宗時,忠州團練使、充黔州兵馬鈐轄張孝寧虔誠地供奉帝君像,用心至誠專一,從不懈怠。

一次,朝廷比武選拔武將。張孝寧夜裡夢到真武殿下河魁神將親自教授槍法、騎馬射箭等武藝,因此而頓悟,從二百名英武的俊才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

張孝寧率領軍隊征討南戎溪洞蠻子龍氏時,軍隊夜裡路過護國觀,當時有一小殿還燃著微明的燈光。張孝寧仔細一看,牌匾是真武大帝殿。他虔誠地焚香祝禱,求取一籤,徵兆為大吉。他在心中對真武大帝發願:此行如果能清除蠻寇,必會以自己的俸祿報答大帝的庇護和恩賜。

張孝寧帶領五千雄郎步軍臨近蠻界時,遇到龍氏上萬人,一連輸了三陣。當晚,張孝寧在秦風山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廟紮寨,還能聽到蠻軍的追逐聲。

到二更時分,忽然風雨大作,出現兵馬廝殺的聲音。當時張孝寧按兵不動,聽到廝殺的聲音越來越遠。等到拂曉,他再領兵擊敵,沿路發現到處都是蠻子屍首。根據探報消息,蠻子龍氏的士兵剩下不到二千人。蠻軍都說,有神聖陰兵護助大朝,從此歸降,不敢輕易作亂。

真武大帝的事蹟和傳說,在歷朝歷代顯現的神蹟,令後世無限敬仰和尊崇。在渾渾噩噩的俗世中,有關他的傳說能撫慰慕道者的心,讓浮華的心依附於寂靜、偉岸的高山之上,靜靜地聆聽淡泊的世外之聲。@*

玄天上帝。(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
《玄天上帝啟聖錄》卷四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真武大帝在武當山潛心修行多年後,眼看就要得道成仙了。這天,他在茅庵裏閉目打坐,突然,山下傳來一陣求救聲。真武大帝披髮仗劍,奔出茅庵,只見山腰間一隻黑虎正追趕著一個姑娘。
  • 「神靈布滄浪祖考祈求有我,恩德滿乾坤民眾信仰無疆」,這是湖北武當山位於金頂的太和宮的楹聯,而民眾信仰的正是道家之神。明朝人廣泛崇道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的。在其後的整個明代,從帝王到百姓均普遍崇道,而這與蓋世真人張三丰的巨大影響是分不開的。無疑,正是遊走在世間、留下諸多神跡的大道張三丰,重振了人們對神和修道的信心。
  • 山,綿亙千里,直沖霄漢,總有一份博大與壯美叫人心醉;山,遺世獨立,亦真亦幻,自攜幾許滌蕩塵俗的清幽與神秘叫人嚮往。山以其超拔俊逸的風姿,成為人間最接近天的地方。
  • 西漢時,邛都縣(四川省西昌縣東南)老太婆和龍王兒子的一番奇妙的相遇……一生樂施好善的窮老太婆,對世人慈悲,就是見到小貓小狗,甚至爬蟲之類的動物受了傷,她都給它們上藥包紮、餵養它們。龍王的兒子聽到了想要親自驗證一番。……西漢時,邛都縣(四川省西昌縣東南)老太婆和龍王兒子的一番奇妙的相遇……一生樂施好善的窮老太婆,對世人慈悲,就是見到小貓小狗,甚至爬蟲之類的動物受了傷,她都給它們上藥包紮、餵養它們。龍王的兒子聽到了想要親自驗證一番。……
  • 在現代漢語中,形容一個人眼光敏銳、看得遠,常常用「千里眼」作比;形容一個可以聽到很遠聲音的人,常常用「順風耳」來稱謂。事實上,在民間傳說中,「千里眼」和「順風耳」可是一對司職觀察遠方情況、探聽消息的神仙。
  • 藝術作品是帶有信息,帶有力量的,在另外空間中藝術作品裡的信息是活的,是可以影響人的。所以人類應該去創造正統的美好的藝術作品。
  • 北宋少女連做奇夢,得知某一世欠下命債,在元豐元年被人追著討債。又幸得神佛相佑,教她解脫的辦法。少女按照神佛的話去做,最終得以擺脫困厄……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