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將軍系列之二十五

華盛頓將軍系列故事:馳騁獵場 馬背上的獵狐高手

作者:宋闈闈
華盛頓將軍畫像(局部圖),布面油畫,作者John Faed。(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62
【字號】    
   標籤: tags: ,

書接上回。哥哥勞倫斯是對華盛頓的生命產生深遠影響的人,這對同父異母兄弟的故事,他們彼此的兄弟之義(brotherhood)可謂塑造了美國精神,以至於後世的人們講起這兄弟倆的故事,都忽略了他們身後影影綽綽的兄弟群。

作為父親第一任婚姻的長子勞倫斯,是長子繼承法的最大受益者,他繼承了最多的財富;而第二次婚姻裡的長子喬治,在父親去世後甚至不能在當地的學校讀書上學,更別提遠渡重洋去歐洲的宗主國求學了。然而,這兄弟倆的相愛,勞倫斯當初一切看似優先的獲得,都在他早逝後,成為弟弟喬治的財富。這樣的一世兄弟之情,基於小喬治的仁厚善良天性,他的溫厚,心靈光明,猶如壁爐裡的溫暖爐火,成為氛圍,是最好的紐帶,維護著這關係複雜的一家子——年長的同父異母的兄弟、性情嚴厲的母親瑪麗,以及幼弱的弟弟妹妹們,使得這一家人始終保持著溫情和融洽。

勞倫斯本人是一位有志向的青年,成為弗農山莊(Mount Vernon)的主人後,他很快就開始買周邊的地,這些購買記錄至今仍留存於世,有據可查。

1739年,勞倫斯加入了州裡的民兵團,因為宗主國牽涉到西班牙對西印度群島的戰爭,勞倫斯隨部隊出征,航行到今天南美的古巴、牙買加一帶,在1742年回到弗吉尼亞。歷練過戰爭的他,被州長授命,得到了州民兵首領的職位。

前文我們已經介紹過,在1743年夏天,勞倫斯迎娶了擁有宗主國貴族頭銜的費爾法克斯(Fairfax)家族的一位小姐。費爾法克斯家是北美殖民地唯一常住居民的英國貴族。他們家族當時在弗吉尼亞的影響力多大呢?擁有五萬多英畝的封地。這麼說吧,弗農山莊所在的郡,就稱為費爾法克斯郡,從1742年沿用至今。

婚後,勞倫斯在岳父的支持下,參選成為州眾議院的議員。又和岳父一起創立了俄亥俄公司(Ohio Company),打通門口的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通往東部的貿易之路。毫無疑問,勞倫斯是弗吉尼亞州殖民地舉足輕重的精英人物。而作為社交界的新貴,勞倫斯一直在建設弗農山莊,使得這所房子的格調,完成了從農舍到貴族莊園的提升。

話說,勞倫斯結婚後,小喬治在弗農山莊進進出出。勞倫斯的岳丈​​費爾法克斯先生,對女婿的這個弟弟十分喜歡,青睞有加。他曾經專門給華盛頓的母親瑪麗寫信,讚美她對孩子的教養。因為他已經注意到,小小年紀的喬治,就擁有了管束自我、約束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的能力。

費爾法克斯家族的兩位貴族家長,對小喬治青睞有加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在馬背上一起馳騁打獵的交情。

來自於大英帝國的貴族,在北美洲自然保持他們的生活傳統,而放馬狩獵,是英倫貴族必不可少的傳統社交內容。在那個騎馬趕路的年代,小男孩們大概會自己上馬,就學著騎馬,馭馬了。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公園的華盛頓將軍塑像。(Shutterstock)

對小喬治最早的騎馬打獵的記載,是當時年僅11歲或12歲的小喬治,受哥哥勞倫斯的邀請,和費爾法克斯家的男性們一起打獵,獵狐。令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寡言少語,個頭還不及馬背高的​​小喬治,跨上馬,是一個頂級的彈無虛發的獵人!他穩當當地騎在馬背上,跑起來風馳電掣,出沒在草木山石之間,用獵槍準確地瞄準奔跑中的狐狸,彈無虛發,百發百中。這樣的少年獵狐高手,一次就贏得了費爾法克斯家男性們的集體賞識。

大約在喬治14歲左右,他終於得到了一匹自己的小馬和一個跟班小黑奴。對於一個男孩來說,擁有一匹馬,是一種隆重的儀式,可謂成人禮。終其一生,喬治‧華盛頓都是一個馬背上的男人,一個騎士。

他在馬背上度過了他一生的歲月,騎馬征戰,跋山涉水,領導大陸軍度過最艱難的獨立戰爭的歲月;從弗農山莊出發,走馬上任,成為全票當選的美國第一任總統;退休後回到弗農山莊,他依然保持著一個騎行者的習慣,策馬在山水間遊走,每天的慣例,他會騎馬巡視他的農場產業。如托馬斯‧傑弗遜在回憶喬治‧華盛頓時說過的:喬治‧華盛頓是那個時代裡最優秀的騎手,馬背上最優美矯健的身影。(His person, you know, was fine, his stature exactly what one would wish, his deportment easy, erect and noble; the best horseman of his age, and the most graceful figure that could be seen on horseback.)

戰爭年代,華盛頓將軍和他的馬,在行軍打仗中,是形影不離的。關於將軍的傳世畫作中,獨立戰爭的戰場上,將軍騎著白馬,號令將士的畫面,從來是統一的形象,將軍永遠是仗劍騎馬。而有靈性的白馬,保護著將軍馳騁於槍林彈雨之中,從所有的危險中脫身。關於將軍對白馬的愛護,後世甚至有一種傳說,將軍的馬還由主人給它刷牙呢。瞧瞧這待遇!

點閱【華盛頓將軍系列】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李樂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兒時的喬治·華盛頓,就顯示了他天性的慈悲心腸,身處在複雜關係中,周到地維護著這一大家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聯繫。
  • 圖為美國畫家William Trego的油畫《進軍福吉谷》(The March to Valley Forge)。(公有領域)
    1777年的冬天,華盛頓率領部隊來到費城附近的山谷——福吉谷(Valley Forge),以期讓軍隊休養生息,渡過美國東部漫長的寒冬。後來的史書傳記都說,這個冬天大陸軍處境最為淒慘,日子最不好過。
  • 華盛頓將軍與拉法葉特侯爵在福吉谷。(公有領域)
    Valley Forge,在中文一直音譯為福吉谷,也有直譯為鍛造谷,而這兩個名字,都蘊含著深刻天意,十分寫照現實。1777年冬天的福吉谷,是大陸軍的鍛造之地,淬火錘鍊之地,是絕境中的華盛頓將軍在白雪皚皚的森林深處,單膝下跪,獨自對天哀鳴禱告的祈禱之地;而1778年初夏,走出鍛造谷的大陸軍,已然改頭換面,煥然一新。當後世的人們回望這場歷時八年的獨立戰爭,會油然慨歎:鍛造谷,的確是獨立革命的聚福之地。
  • 這樣的一封信,深深地溫暖了將軍的心。雖然將軍沉靜少言,自小就具備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素來喜怒不形於色,然而,他也是肉身之人,出自於肉體凡胎,只要是人,就會有對於冷暖和傷痛的感知。在內外交困的鍛造谷,他對內需要安撫無力舉炊的軍隊,對外需要面對國會和同僚對他百般設限的刁難。
  • 《獨立宣言》的作者托馬斯·傑弗遜,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智慧的,同時也是最不愛開口說話的那個人,他說出的話多是金句,他是這樣表達對法國的情感的——我們美國人都有兩個祖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法國!
  • 「正如喬治‧華盛頓是美國政治的奠基者,約翰‧馬歇爾是美國司法的奠基者。」這一論述出自喬爾‧理查德‧保羅(Joel Richard Paul)的著作《開創先河: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和他的時代》(Without Precedent: Chief Justice John Marshall and His Times)的第一段,並贏得了絕大多數美國法律學者的高度認同。
  • 法國小說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在近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發表了三百五十六篇短篇小說與六部長篇小說。由於他的短篇小說結構精巧,擅於以細微的動作傳達人物微妙的心裡變化,文字流暢優美,因此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
  •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歌德被譽為詩聖,他的詩作以抒情詩為主,還有敍事詩、諷刺詩及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詩。
  • 一六三八年,在他的父母結婚廿三年一直沒有子嗣的情況下,路易十四來到人間,成為路易十三的長子。這個眾所期盼的新生兒,被取名為Dieudonné,意為「神賜之子」。

    他擁有法國和西班牙王室,以及意大利梅迪奇家族的血統,遺傳了各個家族的特性:法國王室對生命與享受的熱愛、意大利梅迪奇家族對藝術的鑑賞力,以及西班牙王室對榮耀與王權的注重,加上他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敏銳的眼光、超強的記性,奠定了他作為名君的鮮明性格。

  • 在整修後重新開幕的紐約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以極具詩意與情感深度的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作品為起點,策劃了一場獨特的展覽——三幅以書信為主題的傑作首度並列展出,呈現維梅爾筆下關於愛、祕密與女性空間的深層描繪,更以技法高超的人物寫實油畫的方式,引導觀眾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