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秦晉博士:再赴巴黎送萬爺

2025年10月13日,萬潤南先生於法國巴黎逝世。圖爲2025年6月27日,秦晉博士與萬潤南先生巴黎相見。(秦晉提供)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11月15日訊】澳洲時間9月25日盛雪發來信息問:「老萬病了知道嗎」,並發來了通報老萬病情的截圖,內容是劉姓女士9月21日發出的通報。

一群老萬的友人前往巴黎準備給老萬過八十歲生日,但沒有想到的是他生病了,在晚上8點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診斷為大面積腦梗。這是老萬不再發消息的原因。祈禱萬總渡過難關。

越兩日,知會盛雪:我嘗試電話過去,無人接聽。但從其他方面輾轉得知老萬已經甦醒了過來。盛雪回覆:醒過來了就有救了。10月2日盛雪發來一個截圖,老萬已經醒來並坐了起來。回復盛雪:太好了,萬哥命大福大造化大。

同時發函給李玉:

老萬、李玉,看到病情好轉,心中甚慰。請不吝告知老萬康復情況。我們為老萬祈禱,老萬應得天護佑,早日康復。

李玉大姐您好。知道老萬的病情,也一直關注跟蹤著。方便的時候請給我回復一下,告知最新的情況。

回澳洲後總不易集中精力,根據老萬的意願我仿2007年寫過的環球行再寫最近出遊歐洲心得,花費時間精力最大的是老萬部分,現在還在整理中,所以遲遲沒有發過來。一個星期前得知老萬的病況,這裡聯繫不上您,我就找了蔡崇國獲得一些老萬病情進展。見到老萬的時候,還是好好的。世事難料啊!惟祈禱老萬早日康復。

老萬,萬爺:盛雪轉來兄甦醒過來坐在病床上的照片,很是欣慰。回盛雪老萬命大福大造化大。這裡弟祝願老萬逢凶化吉遇困呈祥。按兄意思再寫一輪新眾生,正大筆寫兄,卻得兄之病況,兄的部分還在收尾中。

萬潤南、李玉:

此行遊記準備寫八篇,已經完成了六篇,前四篇已經公開。本來第六篇應該是老萬的,但是內容太多,已經準備了二萬五千字,還沒有整理好。所以打算把六篇發出去,而把老萬的第六篇和嚴家其的第七篇延後。最終發表順序將是萬潤南最後發表,而把嚴家其的一篇先於萬潤南的發表。其實嚴家其篇還沒有開始寫。

其實我回澳洲後總不易集中精力,所以延宕至今尚未完成這次遊記。

秦晉

老萬、李玉:

老萬現在狀況如何了?能說話了嗎?甚念。

以上是此行歐洲遊記老萬部分,近2萬2千4百字。請你們過目,提出修改建議和增補或刪減方案。

此文應該是最後一篇,應該不超過10天發表出去。已經發表了四篇,在老萬篇前面應該有嚴家其,我明天開始寫嚴家其篇。

靜候回復。

秦晉 敬上

10月13日深夜11點29分獲悉:老萬病逝。即刻轉告了盛雪。再看到幾乎同時11點28分蔡崇國發來的信息:老萬今早5點走了。回復蔡崇國:「計算了時間,約9個半小時以前」。隨即撥通了電話,通話15分鐘,得知他與另兩位老萬的好友是老萬離世前9小時最後幾位見到了彌留之際萬潤南的。即刻表示將前去巴黎送行老萬人世間最後一程。

立刻發文「迢迢求索道 舊雨添新知(六)」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0/13/n14615577.htm;https://ipkmedia.com/288851/

將上文上貼X平台,同時附上:

宜興萬家,天驕潤南。

少學滬上,北上清華。

校友錦濤,駙馬劉濤。

開創四通,賢內李玉。

天安門變,八九流亡。

巴黎民陣,共事家祺。

構建分支,聯袂開希。

海外半生,堅守初衷。

如今大行,遠走天路。

泰然瀟灑,一代天驕。

最後巴黎一見三個月前的6月27日竟然成了訣別

老萬、萬哥、萬爺,一路走好,愚弟秦晉欠身泣送

通知盛雪:一代天驕企業家、第二任民陣主席、作家詩人萬潤南大行天路,自在順暢。

盛雪回覆:昨夜失眠到凌晨四點多才睡了, 醒來看到的第一個信息就是這個

進而盛雪建議:你應該牽頭主辦萬爺的追思會。

據悉吾爾開希等正籌劃追悼萬潤南,遂發信給吾爾開希:

開希,我們一起成立萬潤南先生治喪委員會吧。聽龍蒙說你已經考慮做此事了,我們一起進行吧。靜候回復。

很快,吾爾開希回覆:

目前我與王丹、胡平、蘇曉康、蔡崇國、潘勇忠、廖天琪等人商量的結果,不成立治喪委員會,但聯名發一個訃告暨線上追思會通告,並定於20日老萬去世頭七當日舉行線上及線下(巴黎)追思會,也歡迎你參加連署,老胡正在起草該通告。聯名也會邀請嚴家祺、老魏、軍濤等人。我提到應該邀請你和盛雪。

鑒於此,便放棄了成立治喪委員會的初念,回復開希:

好的,我參加,盛雪也參加。

開希回復了一個讚許的表情包。

前民聯主席鍾錦江博士問道:

你要想搞紀念活動的話,我看看能不能借到會議室,我原本就要辦個台海議題的討論會。週日19日下午?

回復鍾博士:

甚好,我們一起籌備一下吧。

民運圈第一位離世的是2001年末旅居美國紐約的王若望先生,當時不遠萬里前去送行。以後只要知道與自己有過交集的民運圈內人離世,緬懷之情油然而生,欣然命筆,至少悼念文必須要寫上一篇,寄託哀思。2019年英年早逝的民陣副主席張健,親去送行則是責無旁貸。雖然三個月前已經特意安排停留巴黎,最為重要的是拜會老萬以及民陣首任主席嚴家祺。老萬離世,再去巴黎送行在我的內心是必須的。再度聯繫蔡崇國,再告巴黎送行老萬。老蔡對於我確定飛赴巴黎的即時反應似乎有點驚訝,我則要求老蔡只需提供我老萬的靈堂地址,我將直奔老萬靈堂弔唁。

老蔡遂給出了萬潤南靈堂的確切位置。

問題是,19、20號李玉不在家。21、22號巴黎都可能有追思悼念儀式,許多朋友會在

這是22號下午,14點左右開始的儀式會場地址:Hotel intercontinental (Grand Hotel), salon lully  2 rue Scrib 75009 Paris

回復老蔡並進而問道:

謝謝。老萬兒子也不在嗎?

老蔡回覆:

去世時在,現在沒人知道

這是何躍妻子袁玲的電話

沒有關係。至少22日的悼念可以參加。

我和她說了你,她認識,說你來過她餐館幾次。說好了,你在時在她餐館就餐。22號的悼念她安排的。

萬潤南離世後巴黎那邊的情況對我來說似乎雲山霧罩,但自己內心卻有主心骨,遂定下自己的行事基調。

致函李玉:

李玉大姐、萬方賢侄:

節哀順變!

請見《祭萬潤南》。因見《萬歌塗鴉》中的「祭李昌」,遂按此風格和文字形式寫就此文。上天巧安排,得以三個月前到巴黎見了老萬。我視老萬兄長大哥,此生最為重要的志向、思想、行為、友情的靈魂之交。因此再度來巴黎,為老萬送上最後一程。

請告知老萬的靈堂設立地址,我19日上午8時許抵達巴黎,直奔老萬的靈堂弔唁。

秦晉 泣叩

代表民主中國陣線發文悼念萬潤南:痛悼民陣靈魂前民陣主席萬潤南

萬潤南一生豐富多彩,曾經是中國最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因為1989年民運早中共暴力鎮壓,血染北京城而流亡海外,在法國巴黎與天安門流亡者一起組建民主中國陣線而成為了民運活動政治家。再因為2004年險些車毀人亡的驚險之後發現心臟壞死四分之一,由於身體原因,萬潤南隨遇而安,放下塵勞,草木為友,融入自然。養心靜氣,步履徐行;退居山林,心繫天下;不阿權勢,不徇利名;信念如磐,初心不改;寧違利誘,不屈世俗。在這二十一年向天討得的時光中,萬潤南一躍進入另一個領域成為作家詩人而獨領風騷,尤其是他的詩歌將來定會在中文文壇上被視為當今翹楚。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萬潤南依然如故,痴心不改,心繫民運民陣。最近的7月16日,萬潤南還寫下了《致敬彭立發》一文(下附)。海外民運從王炳章博士1982年算起有43年,民主中國陣線1989年創建至今也有36年,萬潤南是民陣人公認的民陣靈魂,民運中的智者仁者而讓人感受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們民陣人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0/18/n14618740.htm

25小時飛行,10月19日上午抵達巴黎,人未歇息馬未下鞍,馬不停蹄,沐浴更衣,直奔萬潤南靈堂弔唁,靈堂萬潤南遺像前哭誦此祭奠文。

我們一行四人在大門外等候沒有多久,李玉大姐就回到了家,開車送她的是從美國洛杉磯趕來的前民陣總部祕書盧陽。李玉大姐讓過我等來到鋪陳極其簡易萬潤南的靈堂。

維歲次乙巳,季秋之望,海外流亡諸友,集於塞納河畔,舉哀弔先賢萬潤南君。

嗚呼!天不假年,地收其英。生於戰後,肇自宜興;鄉居隨祖,稚齒承恩;及長入滬,學成清華。文革浩劫,舉國顛簸;串聯成風,錦濤同游。才華橫溢,意氣風發。少奇蒙冤,劉濤落難;萬劉相契,結髮育嗣。緣份有終,續娶李玉;創立四通,名動京華。

八九學潮,慷慨捐資;勸議立法,以和干戈;軍車入京,六四屠殺;血流長街,世事劇變;公列黑名,遂被通緝。倉皇出走,浪跡天涯;棲身巴黎,會合諸彥;開創民陣,統籌運作;陳萬之爭,波瀾陡起;民陣二大,繼掌帥印;運籌帷幄,獨樹一幟。

民運合併,敗於相軋;隨眾退場,民聯陣立;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持中守義,三足鼎立。兩屆主席,鞠躬身退;萬氏風格,民陣靈魂;旗幟不倒,隊伍不散,聲音不斷,維繫至今。美中斡旋,魏生抵美;低迷民運,似露曙光;推魏核心,抗江核心;眾星拱月,聯席會議;一眾赴台,空手而還。謀求持久,以商養運;天不假運,股災驟臨;股市崩盤,商海失利;事業中折,世貿退租;豈意此舉,免去恐厄;天意茫茫,豈偶然哉!

二零零四,躲過車禍;驚魂甫定,實乃心疾;疾來如山,放下塵勞;草木為友,融入自然。養心靜氣,步履徐行;退居山林,心繫天下;不阿權勢,不徇利名;信念如磐,初心不改;寧違利誘,不屈世俗。

二零二零,世道紛紜;清醒自持,不隨流俗;疫病蔓延,疫苗問世;眾趨疫針,公持己見;守其真知,拒種疫苗。俄烏交兵,中東復亂;西方迷途,左禍蔽世;公長嘆曰:「天下將亂,唯真與信,可扶將來。」川普再出,劫中餘生;公謂天意,非人所察。

避劫以來,二十餘載;心境恬淡,神色澄明;閱盡人情,了然生死。及今駕鶴,西歸天路;安之若素,往常晨步;笑對塵世,不作流連。天縱英才,將星隕落;一代天驕,萬潤南君;悼君之志,悲君之才;斯人已去,其志猶存!魂歸何處,英靈長存!

願後之有志同道仁人,繼其未竟之志;願蒼天垂鑒,使華夏終得民主自由之光。

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0/20/n14619687.htm

隨同一起前往弔唁的還有巴黎本地的王龍蒙、劉偉民,以及來自旅居加拿大的金姓青年才俊。(秦晉提供)

隨同一起前往弔唁的還有巴黎本地的王龍蒙、劉偉民,以及來自旅居加拿大的金姓青年才俊。作為同為民陣創始人陳一咨的嫡傳弟子王龍蒙,在靈前泣訴告慰萬潤南,坦承當年的「陳萬之爭」的確是陳一咨強勢而形成。願萬潤南安息,相信萬潤南與陳一咨能和解於天,願兩位在天之靈共同看護人世間仍在爭取中國民主自由的民運大業。王龍蒙繼而回想起:

萬潤南在89年對廣場學生的援助情與景,萬潤南的「四通公司」捐助了一輛白色小轎車,這輛車後來成為廣場指揮部和堵軍車前線與北京周邊學生市民的主要快速聯繫工具。四通還拿出20萬人民幣現金對學生們的直接支援,使廣場絕食停止後的學生們沒有陷入食物虧缺的「死亡危機,避免了更大的人道災難。萬潤南流亡後和其他天安門流亡者嚴家祺、吾爾開希、陳一咨、劉賓雁、蘇紹智等籌建「民主中國陣線」,此等歷史的豐功偉績延續至今天。當年有「陳萬之爭」,但這不是個性與人品的問題,而是陳萬之間僅僅是「個人風格和路線取向」之爭,在應對中共專制獨裁的大政方針和目標還是一致的。

回憶起萬潤南對同是流亡者的體恤和照顧,萬潤南經常自掏腰包幫助流亡的朋友們,我親眼目睹過他給已經自殺身亡的長沙鐵道學院學運領袖劉衛、著名已故詩人老木(劉衛國)、張剛,以及我本人王龍蒙,給予過經濟支助。而且在民陣經濟鏈條即將斷裂時萬潤南先生則是自掏腰包支撐了民陣組織的正常運作。

最後還望萬潤南遺孀李玉大姐節哀順變。更希望中國人記住萬潤南,相信歷史也會記住萬潤南,一個大寫的「人」。

萬潤南靈位。(秦晉提供)

同去弔唁的劉偉民代表中國民主黨全國聯合總部(海外)在第二天發表如下悼念文:

沉痛悼念萬潤南先生

——中國民主黨全國聯合總部(海外)敬輓

「自由與科技同樣偉大,因為它們都讓人類得以飛翔。」——萬潤南先生遺言

二〇二五年十月十九日,巴黎秋風微涼。今日,我與來自澳洲的秦晉先生、旅居巴黎的王龍蒙先生及其友人一行四人,前往萬潤南先生府上靈堂弔唁。靈堂布置素潔莊嚴,白花環繞,燭影搖曳。先生遺像高懸,神情安然,彷彿依舊以那份溫和、理性的目光注視著來者。我們靜默肅立,三鞠躬,以無盡的哀思與敬意,悼念這位秉持良知、追求自由的知識分子。

在弔唁儀式上,我謹代表中國民主黨全國聯合總部(海外),向萬潤南先生的家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向這位畢生致力於中國民主與現代化事業的先行者致以崇高敬意。

一、啟蒙者的足跡

萬潤南先生1946年生於江蘇宜興,青年時代投身科技與學術。1984年創辦「四通公司」,成為中國民營科技產業的開拓者。那是一個理想與激情並存的年代,萬潤南先生以知識分子的膽識與遠見,引領了一代人的創新浪潮。

「四通」不僅是一家企業,更是一面思想的旗幟——象徵著科技與自由精神的初次相遇。它讓中國知識分子第一次以實踐證明:獨立思考、創新精神與社會責任可以並肩而行。

二、良知的守望

1989年,面對歷史的風雲變幻,他選擇了與良知同行,為青年與理想發聲,從此踏上流亡之路。身在異鄉三十餘載,他仍以思想為舟、文字為燭,繼續關懷祖國的未來與民族的命運。

他始終相信:「自由讓人類得以靈魂安息。」 這不僅是理念,更是信仰。流亡並未奪去他的光芒,反而使他的思想愈加深邃、溫和而堅韌。

三、平靜的離別

在弔唁時,我們安慰了萬潤南先生的太太。她神情平和,言語中滿含深情。她向我們講述了先生離世前的情形——他安詳地閉上雙眼,呼吸平穩,帶著微笑離去,彷彿只是從一個夢境走向另一個世界。那份寧靜與尊嚴,讓我們深受感動。

弔唁中,我代表本組織發表悼詞,並朗誦了我黨黨員、旅居法國蘭斯的作家莊曉斌先生專為萬潤南先生所作的詩篇。詩聲低回、字字含淚,訴盡敬仰與不捨。靈堂中一片肅然,友人皆淚下。那一刻,我們深切感受到:先生雖已遠去,但他的精神與人格,仍在人間流光不息。

四、思想長存

弔唁畢,眾人久久佇立。秦晉先生輕嘆:「他的一生,是中國知識分子良知的見證。」 王龍蒙先生亦言:「他以思想點燃了希望之光。」

是的,萬潤南先生以理性、勇氣與溫情,詮釋了一個知識分子對真理的擔當,對民族的愛,對人性的堅守。他的一生,是一段理想者的征程,一曲自由的讚歌。

五、永遠的懷念

謹以此文,沉痛悼念萬潤南先生。願先生安息於光明與自由的國度,願他未竟的理想,化作思想的星火,永照後來人前行的路。

中國民主黨全國聯合總部(海外)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 巴黎  劉偉民

萬潤南靈前弔唁完畢,向李玉大姐表示深切慰問。李玉當即邀請前往弔唁萬潤南的四人參加10月21日在巴黎「達芬奇空間」舉行的萬潤南追思會。其實早有感知李玉對於萬潤南感情篤厚,只是幾十年來萬潤南大都獨自全球範圍活動,鮮有李玉隨行,僅知曾隨萬潤南訪問過台灣以及1995年夏天「斯德哥爾摩-聖彼得堡」遊輪會議。從1996年肯塔基民陣會議以後到老萬犯病的2004年夏,老萬在美國多年,李玉卻沒有隨行,在這些年裡,老萬和李玉顯然聚少離多,一直到了2004年老萬患病以後,才與老萬一起。臨告別時,特意邀請李玉擇時來澳洲,澳洲有很多萬潤南的擁躉。

因為已經靈前弔唁和10月21日萬潤南遺孀李玉邀請的追思會上有過兩段發言,此行巴黎的心願已了。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現場和視頻連線會議2025年10月22日舉行,觀主持方的特意安排,深感作為民陣主席的發言已經可有可無,遂身著便裝,特擬發言稿如下:

感謝參加追思會的世界各地民運圈內圈外同道友人對萬潤南的追思悼念。萬潤南海外36年最大的身分認可是民主中國陣線主席,他與嚴家祺、吾爾開希、劉賓雁和蘇紹智等同為民陣創始人,而民陣則是天安門事件的產物,是那場運動海外的延續。民陣成立至今36年,開枝散葉在全世界,形成了一個民陣大家庭。家中兄弟姐妹發生齟齬司空見慣,無需羞於見人。

民陣歷任主席:嚴家祺、萬潤南、杜智富、齊墨、費良勇(期間出現民陣南北朝的王國興「王八民陣」)、盛雪、秦晉(期間民陣再度南北朝,形成秦、盛一方民陣主體和另一方內部相互間信任度嚴重不夠而設九個總部召集人,秦晉將此奇觀戲稱為九龍治水,但是客觀地說兩方都高舉著民陣旗幟)。

萬潤南再度努力消解民陣眾兄弟姐妹間恩怨,重新合為一體,被歐洲方面拒絕,估測應該說是今天萬潤南追思會主持人廖天琪和潘永忠的態度。我不禁想起小學一年級的課文「一捆箭」這個淺顯的故事,所以我5個月前遊走歐洲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不成功。萬潤南不幸去世,感佩三十多年與萬潤南的友情以及知遇之恩,儘管三個月前才與萬潤南相見敘談,再度繞了半個地球飛行25小時到巴黎,最後送萬潤南一程,同時還是想再努力一把,完成萬潤南的心願。

想不到的是廖、潘費盡苦心的安排,結果是矮化了民陣,此舉也是傷害逝者萬潤南的政治遺產,對萬潤南構成了傷害。當然這不是廖、潘有意為之,只是胸襟不夠眼界不遠所造成,屬於無心之過。懂「一捆箭」含義的小弟,把父親的遺願告訴眾兄弟。我今天當一回小弟,呼籲民陣人在哀痛之餘,要看到不久將來中國的政治願景。民陣對中國未來要承擔起歷史責任和政治責任,一起維護好民陣這個八九民運的大旗,與其他民運組織和團體民聯、民主黨等一起踏著歷史的長浪,把握歷史機遇,一起把各自的大旗送回中國大地,共建憲政民主。這才是我們民陣人應有的胸懷和氣度,才是最好的方式告慰萬潤南在天之靈。老萬在天之靈正看護者我們。

在此不忘感謝廖天琪、潘永忠籌辦這次追思會所做的努力和奉獻。但是你們有局限,心胸不夠寬,眼光不夠遠,才在這次萬潤南追思會的安排上犯下了如同西漢漢元帝宮廷畫師毛延壽的錯誤。

萬潤南之於改革開放時代開創四通,可謂成矣。

萬潤南之於民主中國陣線和海外民運,可謂居功至偉。

萬潤南之於當代中國政治變化的功績可謂永垂不朽!

民主中國陣線主席 秦晉

2025年10月22日於巴黎

發言稿中紅色粗體字發言時掠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不得不面對現實,以老萬生前在民陣的威望,奮力重新聚合民陣,但仍不成功,儘管費心費力了。我也許是太過心存僥倖,甚至有點「痴心妄想」,希望引用「一捆箭」典故的道理來感化另半壁民陣,結果還是被無情粉碎。今後的民陣也許只能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共同守住民陣大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海外民運四十年來,從王若望2001年末離世,在民運圈內可算獲得相當的哀榮。以後劉賓雁、方勵之、陳一咨、2025年10月萬潤南,感覺中萬潤南的追思活動也許是最具哀榮。後來還得知有一位原來民陣早期的活動人士,本欲參加追思活動,奈何自己病重,不克親自前往,只得默默寄託哀思。

有一位與萬潤南交甚多,深諳命相的先生,認為老萬本不該命失腦梗,而應該是主疾心臟問題。因一波國內親友按照中國習慣做九不做十,特來巴黎為老萬過八十大壽。此舉犯沖,卻讓老萬改命歸西。老萬離世前的晚上,已經快到了老萬入住的醫院,掐指一算,發現已經無力回天。先生掐算,即便今年得過生命關卡,明年老萬還是挨不過心臟病發,老萬的生命也就今年或明年的事情。天奉不失,天命難違,應該是萬潤南這一生的寫照。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