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綠海龜性別不均危機 科學家嘗試島嶼遷移計劃

海龜性別由孵化的沙溫決定:超過29.1℃的沙溫孵化出雌性海龜,較低溫度則產生雄性海龜。圖為稀有綠海龜示意圖(Shutterstock)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1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帆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綠海龜正面臨可能導致其滅絕的重大危機。氣溫升高導致綠海龜出現雌性化現象。

一項保護綠海龜的計劃是,將龜卵從大堡礁最北端的大堡礁(Raine Island)轉移到鄰近的查爾斯·哈迪爵士群島(Sir Charles Hardy Islands),最新數據顯示,存活率頗具前景。

去年,雷恩島恢復項目從全球最大的綠海龜產卵地轉移了3,000餘枚海龜卵。該產卵地長期遭受高潮位威脅,孵卵巢穴常因長時間浸泡而淹沒。此次轉移行動的幼龜孵化成功率達70%。

目前工作重點在於提升種群中的雄性比例。

海龜性別由孵化的沙溫決定:超過29.1℃的沙溫孵化出雌性海龜,較低溫度則產生雄性海龜。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約99%的幼龜均為雌性。

今年,研究人員將50窩海龜卵(約5,000枚)轉移至約克角半島東部的哈迪群島,通過沙灘遮陽和恆溫監測技術為孵卵巢穴降溫,力圖扭轉性別比例失衡的局面。昆士蘭公園與野生動物管理局萊恩島恢復項目負責人羅伯遜(Katharine Robertson)表示,科學家們有信心今年能實現種群性別結構的轉變。

「每顆搬遷的龜卵都是保障雷恩島綠海龜未來的重要一步,」她強調,「儘管幼龜仍以雌性為主,但高孵化率讓我們有信心在今年夏季嘗試新型巢穴降溫技術。該項目的核心在於創新、堅持,以及為這些海龜創造最佳生存機遇。」

這項耗資350萬澳元的聯邦資助海龜計劃,由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昆士蘭公園與野生動物服務局(作為珊瑚礁聯合現場管理計劃的一部分)以及武薩蒂(Wuthathi)和梅裡亞姆(Meriam)原住民部落共同實施。

為改善綠海龜傳統產卵地雷恩島的孵化條件,當地已對22%的海灘進行填築重塑以應對洪水風險,並架設圍欄引導新生海龜奔向大海。

綠海龜不僅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對當地原住民群體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

責任編輯:林達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