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重擊 中國出口貨運量暴跌五成

人氣 871

【大紀元2025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升溫,航運業成為最早出現反應的經濟前線。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關稅後,自中國駛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大幅下滑,全球多家主要海運商紛紛縮減船型、取消航班。

最新航運與製造業數據顯示,新一輪貿易對抗正全面衝擊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隨著美方需求疲軟、企業觀望氛圍加劇,中國面臨出口驟降與市場信心下滑的雙重壓力,也預示全球供應鏈可能正面臨新一輪調整。

跨太平洋航運急凍 航商轉用小船與停航

在川普關稅政策衝擊下,跨太平洋航運正迅速萎縮。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五大貨櫃船營運商表示,自中國發往美國西岸的訂艙量已驟減至少三分之一。

這些大型業者表示,目前尚未完全取消航班,但已開始以最多可裝載14,500個20呎標準貨櫃(TEU)的船隻,取代原先可運載高達18,000個TEU的大型船舶。

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商馬士基航運(Maersk,亦譯快桅集團)表示:「隨著市場情勢變化,我們將持續優化航線配置,例如以較小的船隻取代大型船舶,以更符合當前中美航線的實際需求。」

與此同時,規模較小的航運公司已開始取消航線。根據新加坡與倫敦船務經紀商的消息,光是在5月,從中國開往美國西岸的航班就已有約24班被取消。

美國西海岸的主要門戶洛杉磯港也印證了此一趨勢。該港執行長金‧塞羅卡(Gene Seroka)表示,本週預計抵港的貨櫃量將比上週減少30.4%,至今已有17班原定5月的航班遭取消。

2025年3月28日,停靠在美國洛杉磯港口的貨櫃船。(John Fredricks /英文大紀元)

海運情報平台:中國出貨量暴跌五成

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後,中共當局亦宣布對美國部分產品徵收最高125%的報復性關稅,並針對關鍵礦物出口進行限制。

美中雙方關稅措施相繼落地後,跨太平洋供應鏈的重整已開始波及全球物流與經濟預期。

海運情報平台Linerlytica本週向客戶表示:「中國出貨量極為疲弱,降幅高達50%。東南亞至美國的出貨增加幅度,尚不足以彌補整體跨太平洋航線的缺口。」

測量全球商品運送成本的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表示,航運業的狀況令人聯想到疫情大流行時期的情況。

該機構表示:「進口商正依賴現有庫存與美國保稅倉庫,試圖撐過這波關稅衝擊。」

保稅倉庫是指在政府指定區域內,可暫免關稅的進口貨物儲存設施,進口商常用以緩衝市場變動與延後納稅。

川普:不擔心中國貨短缺 很多是非必需品

隨著中國對美出口急跌,外界關注是否會引發美國消費市場的商品短缺。對此,川普總統在週三內閣會議後對記者表示,對此他並不太過擔憂。

川普回應記者提問時說:「你知道,有人說,『喔,那貨架會空了。』好吧,也許孩子們只會有兩個洋娃娃,而不是30個。也許那兩個洋娃娃的價格會比平常貴幾塊錢。」

但川普強調,許多中國銷美的商品,並不是美國的必需品。他說:「他們的船上裝滿了貨品,其中很多——不是全部,但很多——我們根本不需要。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交易。」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被全世界每個國家剝削,但中國,我會說,是最嚴重的,是剝削之最。」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為4,389億美元,而中國同期向美國購買的商品總額僅為1,435億美元。

當一位記者詢問,他何時計劃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通話時,川普強調,最終中方肯定必須與美協商,因為關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會通話的」,川普說,「我之前就說過了,他們現在遇到巨大的困難,因為他們的工廠沒有業務可做。」

中企出口訂單驟減 製造業萎縮

在關稅衝擊下,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以出口拉動成長的經濟模式)正迅速面臨外部壓力。根據中共官方與私人機構本週稍早發布的數據,中國4月出口訂單大幅下滑,製造業整體活動亦轉為收縮。

週三,中共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聯合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宏觀經濟先行指標——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50的榮枯分水嶺,降至49.0,創下1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遠低於市場預估的49.8。

另一份由財新與標普合作發布的民間調查亦顯示,製造業PMI從3月的51.2降至4月的50.4,幾乎貼近收縮區間。

若出口與製造業疲勢延續,內部就業與地方經濟可能進一步承壓。

分析人士認為,這波出口疲軟與關稅增加密切相關。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指出:「PMI的驟降可能略為高估了短期衝擊,但仍顯示隨著外部需求降溫,中國經濟正在承受壓力。」

財新智庫經濟學家王喆的分析指出,4月中國製造業在供需兩端均出現放緩,出口受限,就業微幅收縮,企業加快去庫存、物流出現延誤,而市場信心也顯著下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也在最新展望中警告,全球經濟前景惡化,中國的成長風險已明顯上升。

凱投宏觀預測,中國2025年全年GDP增幅可能僅為3.5%,遠低於官方設下的「5%左右」目標。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難撐對抗局勢?經濟重壓下中共釋談判訊號
川普將公布新年度預算 聚焦國防與削減支出
組圖:德國民眾以傳統儀式豎立五朔節花柱
萬斯籲印巴合作反恐 防止克什米爾衝突升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