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外滲透現多樣性 韓學者籲世界應警惕

人氣 713

【大紀元2025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香梅韓國採訪報導)冷戰的結束曾被視為自由主義陣營的歷史性勝利。然而三十多年過去,現實卻悄然發生逆轉。共產主義不僅未如人們所期待那樣消亡,反而以多樣的形態持續擴張其全球影響力。從共產中國的崛起,到西方文化中的「文化馬克思主義」,再到亞洲地區被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滲透,當今的世界正面臨一場關於制度、價值與文明方向的根本抉擇。

高麗大學亞洲問題研究所研究教授南光圭近日在接受《大紀元時報》專訪時,深入剖析了冷戰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在全球的演變軌跡,以及韓國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意識形態的重組:從瓦解到變形生存

南光圭指出,所謂「共產主義已失敗」的說法,僅適用於蘇聯與東歐的體制崩潰。在亞洲,特別是共產中國、朝鮮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共產主義體系不僅倖存下來,更在經濟適應與戰略調整中獲得了生機。

蘇聯之所以瓦解,根本原因在於其經濟體系在與美國的競爭中崩潰,最終無法維繫。但中國共產黨在鄧小平改革開放後,「成功」將自身經濟體制與資本主義市場機制相結合,在「黨領導一切」的框架下實現飛躍式增長。這不僅增強了中共的政權合法性,也賦予其在全球擴展影響力的資本與資源。

共產中國的崛起帶動了其在亞洲的勢力擴展,尤其對自古以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儘管朝鮮體制特殊,仍以「主體思想」為核心,通過家族世襲強力維繫社會主義架構,成為共產主義體制異化生存的另一個範例。

中共的「全球統治戰略」

南光圭指出,中國共產黨正主導共產主義在21世紀的「第二次崛起」。不同於過去的階級革命或武裝鬥爭,當代中共依賴龐大的經濟實力、高科技能力及全球化資本的滲透,加上靈活隱蔽的「超限戰」策略,展開對全球的影響力布局。

「所謂超限戰,是不限手段、不守規則、不分領域的全面滲透。」他解釋道,中共通過掌控媒體、影響外國政要、干預教育與文化機構、輸出官方話語體系等手段,全方位介入他國內部事務。其最終目標是打破現有的自由民主秩序,建立以共產中國為中心的「政治—意識形態」格局。

在習近平時代,這一戰略更趨強化。習近平不僅重提毛澤東主義,還將其作為鞏固黨權、強化領導合法性的工具。毛思想不再只是歷史遺產,而成為中共擴展國際影響力的意識形態支點。隨著領導人向終身制靠攏,中共政權的極權性質日益明確。

西方內部的「文化馬克思主義」侵蝕

與中共主導的體制輸出不同,西方世界則面臨另一種形式的左翼挑戰。南光圭指出,近年來歐美學術與文化圈盛行的極端女權、性別解構、身分政治等思潮,其根源多可追溯至「文化馬克思主義」。

雖然這些思潮不直接標榜共產主義,但它們在實質上削弱了自由民主制度的道德與思想基礎。在大學校園與主流媒體中,「反國家、反家庭、反資本」的激進言論被包裝為「政治正確」,實際上卻助長了對共產主義邏輯的文化容納與合法化,使其在全球範圍內以「軟性傳播」的方式回歸。

韓國的脆弱與中共滲透危機

作為自由民主陣營的一員,韓國在中共的影響面前卻顯得防禦薄弱。南光圭直言,韓國在制度層面幾乎沒有有效抵禦中共滲透的機制。

自1992年韓中建交以來,兩國在經濟上確有互利合作。然而在朝鮮核問題、戰略安全等核心議題上,雙方立場長期對立。韓國作為美國盟國,在中美對抗格局中被迫站隊華盛頓,而共產中國則為牽制美國,事實上縱容朝鮮發展核武。

與此同時,大量中國人,尤其是朝鮮族移民在韓定居,成為中共開展「民間外交」的抓手。這些僑民在首爾等地建立「華人社區」,通過投資、文化交流、甚至施壓教育體系等手段,逐步影響韓國內政。南光圭特別提到,韓國教育部近期在中共外交壓力下取消揭露中共的演出,便是自由制度遭受外力侵蝕的具體體現。

在韓國政界,左翼政黨與共產主義理念淵源深厚,不乏慶祝中共建黨等公開行為。而保守派「國民力量黨」則缺乏果斷立場,面對左翼與親中壓力顯得軟弱無力。整個政治生態幾乎沒有堅守自由民主價值的實質力量。

世界站在自由與極權的分岔路口

南光圭認為,中美貿易戰不僅是經濟衝突,更是全球制度主導權的爭奪。世界正處於一個抉擇關頭:是繼續維護自由、民主與人權體系,還是滑入中共主導的高科技極權主義。

他呼籲,全世界的自由人士應當迅速覺醒並團結一致,對抗所有威脅自由的勢力——無論是中共,還是朝鮮的世襲極權政權。這不僅關乎一國安全,更是人類文明未來的生死攸關之戰。「自由民主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它必須被不斷捍衛、不斷堅持。」南光圭堅定地表示。◇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韓國民團譴責中共活摘器官暴行
《變性》與《超限戰》在韓公映 引觀眾共鳴
潮汐作伴 鍵盤相隨:韓國漁村「工作度假」記
專訪《大韓民國社會教科書》編者朴相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