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瘋狂 爆單後大陸商家嘆誰贏了?

人氣 9325

【大紀元2025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旭綜合報導)上週末,美團、淘寶閃購、京東三大外賣平台再度燃起「補貼戰火」,「0元購」成為市場熱詞,甚至出現了「-4元購」。爆單之後,平台流量飆漲,但商家卻陷入虛假繁榮,很多時候一單賺不了1塊錢,甚至賠本賺吆喝,誰贏了?

外賣大戰「徹底瘋狂」

《羊城晚報》、《三湘都市報》等陸媒報導,長沙市民熊先生週一(14日)凌晨在「餓了麼」平台活動界面選擇「吃貨卡紅包」時,平台直接發放了一張「滿18.8減22.8」的優惠券,「這已經不是『0元購』了,是『-4元購』」。隨後他用該紅包在「寶貝蒸餃」下單了一份蒸餃和一份撈汁娃娃菜,總價(加上包裝費)30元的午餐僅需7.9元。

美團APP開屏後就跳出「0元外賣已到帳」的超大圖標,點擊後帳號內便已收到系統發放的零元外賣兌換券,包含配送和自提兩種。其中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古茗等為「0元購」高頻出現的品牌。

淘寶閃購則打出「超級星期六」的口號,釋放188元大券包,宣稱「1天5頓我全包」。不少用戶都基本上拿到了多張「滿18.8減18.8」、「滿28.8減18.8」的大額券。

京東每晚發放10萬份16.18元小龍蝦,除此之外,京東外賣持續向全體用戶發放百億補貼,最高20元。

爆單之後商家「忙了個寂寞」誰贏了?

在這場「補貼大戰」中,很多商家訂單激增,但卻沒有像想像中那樣得到實惠。

據「時代財經」實地走訪,7月12日(上週六)晚上9點半,距離門店結束營業時間只剩1小時,廣州番禺區的一家陳文鼎奶茶店仍人滿為患。門店點單頁面顯示還有137杯飲品在製作,需等待超過1小時取餐。位於同一商圈的茶百道,點單頁面顯示在製作訂單超過200號。

微信公眾號「表裡表外」報導,奶茶商家李斌週末早上一開張,打印機裡就吐出源源不斷的訂單,店裡僱了6個員工,也要連軸轉到凌晨2點多才收工。

但結算時扣完商家補貼、平台服務費、配送費等,到手流水砍半。再減去物料等各項成本,利潤只剩400元。「給員工發完辛苦紅包就一分不剩了。」

另一位茶飲店老闆私下吐槽:「訂單量翻倍,但利潤沒漲多少。平台補貼要求我們配合降價,忙到凌晨結果賺了個寂寞。」

「上游新聞」報導,一家參與美團「0元喝奶茶」活動的「滬上阿姨」店鋪,營業額一天有一萬多元,但刨去商家的補貼,實際只有六千多元。再扣除飲品成本、人工以及房租水電等基礎成本後,平均下來一杯甚至賺不了1塊錢。

一單賺1塊錢並非個例。米粉店老闆娘徐婷表示,拿原價19.8元的米粉來說,顧客實付9.9元就能吃到,但這筆錢付完平台抽傭、打包費、配送費、總部分成等,到自己手裡不足1塊。都是虛假繁榮!

一天二百多份外賣訂單,幾乎全部是「新客」,看著後台數據,徐婷笑不出來。她心裡明白,「外賣顧客全是來薅9塊9羊毛的,成不了回頭客。」

廣東個體餐飲商家Will(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因此,6月中旬以來,儘管餐廳訂單量環比增加了20%至30%,但是銷售額漲幅並未跟進。

他出示的訂單顯示,7月13日,其門店一張18元的外賣訂單,刨去8.7元的商家對顧客的活動補貼(包括3.7元的商家替顧客出的配送費與5元的外賣紅包),5.15元的配送服務費,以及0.90元的平台佣金後,商家實際收入僅4.25元。

一天到手400元,實際上把設備折舊等所有成本算進去,已經完全是倒貼了。李斌決定,月底把店甩賣出去:「雖然不知道不幹餐飲還能幹啥,總之不想共沉淪了。」

平台大賺流量

重磅補貼對外賣平台銷量的助推效果顯著。週日(7月13日)凌晨,美團稱,截至12日23時36分,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超過1.5億。7月14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發戰報稱,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

上週的補貼大戰也為平台帶來了流量。截至7月5日22時,美團即時零售當日訂單已經突破了1.2億單,其中餐飲訂單已超過1億單。7月7日,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8000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1300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超2億。

外賣大戰背後 各方輸不起的即時零售

外賣大戰源於整個零售業態對於存量市場增長的焦慮。《北京商報》文章分析,即時零售是當下互聯網最高頻的消費場景之一,即時零售應對的用戶畫像不僅年輕化,還具有高線城市、高消費力的特徵。可以和電商、酒旅等形成更為廣闊的大消費市場。

高盛7月3日發布的研報顯示,三大平台的根本目標並非外賣業務本身的盈利,而是通過高頻次的外賣服務獲取用戶流量,交叉銷售至盈利能力更強的電商和旅行業務。

美團CEO王興表態,會不惜一切代價贏得競爭。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說,這是阿里從電商平台走向大消費平台的戰略升級。

京東要用外賣的戰役,找回「失落的五年」,而淘寶需要一場新的勝利,覆蓋電商基本盤之外的業務版圖,美團則要和京東、天貓爭搶電商生意。

即時零售通過整合實體門店、電商平台和物流配送資源,讓消費者能夠在短時間內(通常為30分鐘至2小時內)獲得所需商品,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即達」的購物體驗。

高盛曾預計有三種結局。結局一是美團成功守擂。外賣的市場份額為美團55%,餓了麼35%,京東10%。結局二是阿里美團雙寡頭。市場份額為美團45%,餓了麼45%,京東10%。結局三則是三足鼎立,京東突圍成功。市場份額上美團占比50%,餓了麼占比30%,京東占比20%。◇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外賣掉到地上撿起來照常送給客戶?眾說紛紜
外賣業內卷加劇 京東美團爆口水戰 股價大跌
經濟下行引發失業潮 杭州中產改行送外賣
擁北大清華牛津學位 中國學霸博士失業送外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