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鑑】【賢相小故事】

文武宰相曹彬一生顯宦一如抓周預告

作者:懷忍忍
寶寶抓周也在預告未來?看宋朝的文武宰相曹彬怎樣實現他的未來。(圖:寶寶抓周,高市府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8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父親曹芸是成德軍節度使幕府的「都知兵馬使」,就是節度使手下的全軍兵馬的大總管。曹彬還有個皇親姨媽,是後周太祖郭威的貴妃張氏,算起來是皇帝的親戚。曹彬在孩提時,就顯出一副專注篤定的小官將神采。他周歲那天,家人按照「抓周」習俗,鋪滿一地玩具、書卷、兵器、禮器、官印、算盤給他「抓周」。小小曹彬左手抓起干戈、右手拿起俎豆(古代祭祀用具),不一會兒又拿了一個官印,對其它玩具看都不看一眼。圍觀親戚們驚呼:「這娃不簡單,將來八成是個會理政、能打仗、還當大官的大人物!」

旁人看他 國之大器

據《宋史》形容,長大後的曹彬「氣質淳厚」。宋太祖拜曹彬為樞密使,總管全國軍政,又加官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顯示曹彬是位地位崇高的朝廷重臣,獲得宋太祖極大的肯定與信任。那麼「氣質淳厚」的曹彬是怎樣縱橫戰場,成為全國最高的軍事將領的呢?我們先從他人的眼光來看曹彬的表現。

五代時期,後漢乾祐年間,曹彬當了成德軍的牙將(副將)。當時節度使武行德看到端正恭謹的曹彬,便指著他對身邊人說:「這小子不是泛泛之流,是國之大器,做大事的人!」

蒲州將領王仁鎬(後周太祖的樞密副使、永興軍節度使)知道曹彬是皇親國戚,特別禮遇他。可曹彬絲毫沒把自己當作「特殊人物」,反倒是更加謙恭自持。在公府應酬聚會的時候,他不交頭接耳、也從不東張西望,任何時候都端莊持重。有「端謹儉約」之譽的王仁鎬私下對人說:「我自以為已經夠夙夜匪懈了,現在看到監軍(曹彬)這麼一板一眼,嚴謹自持,才覺得自己散逸!」

仁心寬厚 過一年才杖罰

曹彬當徐州知州的時候,有個小吏犯了法,案子早已經偵查清楚也立案了,但是他卻遲遲不對犯法小吏執行杖刑。大家都不明白他葫蘆裡賣什麼藥。一年過去了,許多人想曹知州是否忘了這案子了?這時,曹彬下令執行該小吏的杖刑。曹彬的作法讓許多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

曹彬解釋說:「這人去年剛娶了媳婦,要是那時杖打他,他的父母很可能會歸罪於媳婦入門帶來煞氣,把她當災星,搞不好早晚打她、罵她,她還怎麼過日子呢?也可能發生什麼不測也說不定。我只是緩了一年再執行,沒有枉法,情理也顧到了。」曹彬仁心寬厚是這般周到。

勝戰的行李袋 只有圖書和衣被

乾德二年伐後蜀,曹彬為前軍都監,他的部隊從不濫殺無辜,所到之處,百姓心悅誠服。(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

乾德二年冬天,曹彬以樞密承旨為副將(都監),將領步騎二萬出歸州道攻蜀。當峽中郡縣全被攻下時,諸將都要屠城、逞欲,主將王全斌等晝夜宴飲,部下則魚肉人民到處掠奪,唯有曹彬申令轄下士兵把兵器收起來,他們所到之處,百姓心悅誠服。戰亂中,其他諸將多掠取女子、玉帛,而曹彬的袋中除了圖書、衣服、被子別無他物。

還有一則記載說,曹彬下令把士兵抓獲的婦女通通集中安置在一座宅子裡,封門封窗,只留個小洞給她們送飯吃。曹彬對部下說:「這些女子是要留下來給送進宮的,你們要守密好好保衛!」等到戰事平定之後,他派人一一尋訪這些婦女的親人,能找到家人的就送她們回家;找不到的,就幫助她們尋覓良緣出嫁。(出《聖宋掇遺》)

從不邀功自誇 利國為他

平定後蜀的最後一役也是由曹彬與劉光毅領軍,擊敗後蜀將領全師雄的十萬軍於新繁。蜀地終於底定。曹彬的清介廉謹,使得他督導的軍隊發揮了最大的戰鬥力,也讓後蜀人民心悅誠服。

宋太祖獎賞戰功,封賜曹彬榮譽功臣特獎——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上殿晉見,推辭道:「啟稟陛下,此次征戰,全體征西將士俱得罪,唯獨臣受賞,恐怕無法達到勸告效果。」宋太祖道:「卿戰功顯赫,又從不邀功自誇。若是你真有什麼小過,其他將領早就跑來告狀了,還會這麼沉默平靜嗎?國家賞罰分明,立功得賞、犯錯受罰,這是國家常典,沒有讓步的餘地。」

稱病為了打「好仗」

宋太祖開寶八年攻打金陵(也就是今天南京),眼看城池就要拿下了,曹彬突然說他生病了,不處理軍務。諸位將軍一聽,急忙來探病,問他怎麼了。他躺在榻上,幽幽地說:「我的病,藥吃不好的,得靠你們幫個忙。只要你們大家發個誓,說攻下了城不濫殺一人,我的病就會好。」

諸將領隨即許諾了,當下焚香發誓,不濫殺一人。隔天,曹彬精神抖擻,神清氣爽,說:「病好了!」攻下金陵之後,城裡百姓百姓安居樂業,一如往昔。

反觀另一位偏將軍曹翰,攻打江州時久攻不下,氣急敗壞,下令屠城。部下殺紅了眼,殺得一個不剩。

這兩位曹將軍作戰都攻下了城池,但後代的命運迥然不同。曹彬的後代高官厚祿,昌盛不衰;曹翰的府第光榮不到三十年,已經有後代落魄乞討了。(據清朝戒顯法師《現果隨錄》記載,後來曹翰轉生,世世為豬任人宰割。)

宋太祖在底定南唐後,召拜曹彬樞密使(位同宰相,專掌軍政),太宗即位,加封同平章事(主責行政),太平天國八年,進封魯國公,待之更加豐厚。宋朝時,樞密院與中書門下並稱「二府」,樞密使位高權重,統帥全國軍隊,與中書門下之同平章事合稱「宰執」。曹彬這位北宋的開國元老,一人擔任文武宰相,又有魯國公封地,小時候抓周時,他左手抓起干戈、右手拿起俎豆(古代祭祀用具)外加一個官印的預告全都應驗了,而這一切榮耀的根基,並不因為他的善戰,而是由於他的宅心仁厚而來!@*#

資料出處:《宋史‧列傳第十七》;宋 李元綱《厚德錄‧卷一》

——看更多【救世古鑑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楊家將故事在正史《宋史‧列傳第三十一》中的原文不到三千字,雖然如此,在歷代傳奇小說中的紀載卻是極為生動多元。那麼,到底楊家將傳奇是虛構還是真實存在的事蹟呢?本文筆者進一步從文獻中進行彙整梳理探索未被正史紀錄下的故事。
  • 楊家將故事在正史中的記載在《宋史‧列傳第三十一》中的不到三千字,然而,在歷代傳奇小說中的記載卻是極為生動多元。看看小說及傳奇故事中楊家將的英勇忠烈……。
  • 「楊家將」的故事敘述了著名的北宋英雄楊業家一門五代保衛國家的忠烈歷史,這故事在中國流傳長達數百年之久,可謂家喻戶曉,歷代以此故事所作的評書、戲劇、小說可謂成百上千,跟楊家將有關的史蹟及地名也數不勝數。那麼,在正史中記載的楊家將有哪些可歌可泣的事蹟呢?本篇將展開楊延昭、楊文廣父子留名青史的英烈史卷。
  • 楊業雖然不通經書,但他始終對朝廷忠心耿耿,其為人英勇無畏,不單足智多謀、謀略過人,更善於練兵攻戰,能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在極為寒冷的代州,人人都穿上毛氈御寒,而楊業卻僅僅披著一件棉衣,在營帳中處理軍務周圍也不點火取暖,侍者因天寒而無法忍受,但楊業始終面帶微笑,毫不在意。他的領導簡約有方,對下屬恩情相待,因此將士們願意為他誓死效力。
  • 二十歲束髮從軍,十九年間位至將相;一生經歷一百二十餘戰,未嘗一敗。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岳飛堪稱南宋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最著名的統帥。他和他麾下的岳家軍,也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的一段傳奇。
  • 生於寒微,起於行伍,岳飛憑藉赫赫戰功,一躍成為宋朝最年輕有為的統帥。高官厚祿、功名權勢,往往會帶給人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岳飛在不斷打勝仗、建奇勳的同時,卻選擇了一種樸實無華的生活。
  • 宋金交戰的烽火早已成為灰燼,是非成敗的恩怨湮沒在歷史中,轉瞬成空。當年的大英雄岳飛,也已逝去八百年有餘。然而在今天,金戈鐵馬的戰事依然為人津津樂道,忠義許國的英雄依然被人追念傳頌。
  • 綜觀岳飛平生,他事親至孝、報國至忠,在軍中紀律嚴明、大公無私,堪稱傳統道德的典範;武藝高強,長於謀略,領兵打仗所向披靡,屢建奇功,是南宋抗金戰事中的第一人;詩詞奏疏,浩氣縱橫,寄託重整山河的弘大抱負,千百年來傳唱不休,更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備的國士。
  • 北伐失敗,不僅讓岳飛一生的夢想破滅,也讓他過早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在戰場,岳飛是讓金兵聞風喪膽的蓋世英雄;回到官場,他卻因戰功赫赫而飽受猜忌。在三十九歲的盛年,一心為國的岳飛被權臣謀害,留下永遠的遺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