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8月19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Naziya Alvi Rahman報導/夏楚君編譯)根據澳洲家庭研究所(AIFS)最新研究顯示,過去一年中,將近三分之一、年齡介於14至19歲的澳洲青少年曾有自殺念頭或行為。
這份研究來自「澳洲兒童長期追蹤調查」(Longitudinal Study of Australian Children)的數據,該調查自2004年以來持續追蹤一萬名青少年。報告稱,過去12個月內,有34%的青少年曾出現某種形式的自殺困擾。
研究同時發現,女性的自殺率(38%)高於男性(31%)。對女孩來說,自殺念頭、計劃和自殺未遂的比例在16至17歲時達到頂峰,為18%,之後有所下降;而男孩的比例在16至17歲時達到13%,並在18至19歲時保持穩定。
然而,自殺企圖並不總是伴隨明顯徵兆。調查顯示,約八分之一的14至15歲男孩曾在沒有任何計劃跡象的情況下嘗試自殺,相比之下,16至17歲女孩則有9%出現過類似情況。
AIFS資深調查經理福克納(Agatha Faulkner)表示,數據凸顯出早期且靈活支持的重要性。
「研究顯示,青少年的自殺想法與行為相當複雜、不可預測,且往往並非循序漸進地發展。」
生活壓力加劇輕生風險
研究同時發現,出現自殺困擾的青少年往往也面臨其它壓力,包括父母分居、經濟困難、殘疾,以及抑鬱與焦慮症狀。此外,藥物濫用和霸凌(無論是受害者或加害者)亦是常見相關因素。
AIFS所長內維爾(Liz Neville)表示,這些情況應成為加強支持青少年的警示信號。
「正經歷重大生活挑戰的青少年——例如經濟壓力、父母分居或霸凌——可能更容易產生自殺念頭與行為,因此需要父母、學校以及專業人員更緊密地監測與支持。」
澳洲自殺預防協會(Suicide Prevention Australia)首席執行官莫瑞(Nieves Murray)則強調,社會的回應不能僅限於危機處理。
「這份研究強烈提醒我們,青少年的自殺困擾可能突然出現,且毫無預警。我們必須超越僅在危機發生時才介入的模式,確保支持能夠及早展開、持續存在,並且涉及整個社區。」她說。
令人憂心的趨勢
AIFS的發現與全國數據一致,顯示澳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在惡化。
最新的《全國心理健康與福祉研究》(National Study of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報告指出,2020至2022年間,16至85歲的澳洲人中有21.5%經歷過心理疾病,較2007年的19.5%有所上升。
其中,16至24歲年齡層的比例從2007年的25.8%增至2020至2022年的38.8%。年輕女性的增幅尤其明顯,從28.5%上升至45.5%;年輕男性則從23.2%升至32.4%。
根據全國健康調查,心理困擾程度「高」或「非常高」的成年人比例,也從2011年的10.8%上升至2022年的14.4%。
同時,澳洲統計局及其他機構的數據顯示,社會因素亦持續惡化,包括孤獨感增加、更多兒童在發展上被視為脆弱、以及儘管就業率高企,家庭財務壓力卻逐漸加重。
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更可能面臨歧視、不穩定住房,以及生活滿意度下降。
若您或身邊的人需要協助,請撥打:
• 生命熱綫Lifeline:13 11 14
• 兒童求助熱線Kids Helpline:1800 551 800
• 心理健康支持服務機構Beyond Blue:1300 22 4636
• 家庭暴力救助熱綫1800 RESPEC:1800 737 732
原文:One-Third of Australian Teens Report Suicidal Thoughts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