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8月21日訊】在前幾年的加拿大文化戰爭中,歷史街道被改名,加拿大國父的雕像被推倒。安省南部小鎮威爾莫特(Wilmot)在經歷這場風波後,重塑對國家歷史的尊重。
雕像推倒狂潮席捲全國
2014年,加拿大「總理大道」(Prime Ministers Path)落戶威爾莫特,22座加拿大總理銅像計劃沿基爾布賴德城堡公園(Castle Kilbride)公共人行道豎立。基爾布賴德城堡是一座19世紀意大利風格建築,由加拿大「亞麻及亞麻籽油王」利文斯通(James Livingstone)建造。是一座迷人的國家歷史遺址。
到2020年疫情期間,項目進展順利,共完成約翰·A. 麥克唐納爵士、羅伯特·博登爵士、威廉·萊昂·麥肯齊·金和金·坎貝爾等多位總理的雕像施工。
正是在這一年,「黑人命貴 」運動席捲全國,左派瘋狂鼓吹加拿大存在系統性的種族歧視,歪曲和誇大加拿大殖民歷史的黑暗,整個國家陷入一場歷史文化戰爭之中,小鎮也未能倖免:國父麥克唐納雕像被潑紅漆,民眾要求拆除雕像,項目先是被政府暫停,次年雕像被拆除封存起來。
鎮政府說法是,這麼做是稱此舉是為推進原住民和解、促進社區凝聚力和治癒歷史創傷。
這只是當時歷史文化戰爭的一個縮影。2020年至2021年,全國各地共11座歷史雕像和紀念碑被推倒和拆除:2020年8月蒙特利爾的約翰·A. 庫克爵士雕像被抗議者推倒和斬首;2021年加拿大國慶日詹姆斯·庫克船長的雕像被扔進維多利亞港。
撥亂反正之勢
目前初步跡象表明,這場歷史戰爭開始呈現逆轉態勢。 2022年10月,威爾莫特鎮新一屆議會產生,迅速啟動社區參與流程討論項目未來。上個月底,議會宣布社區參與結果:重立雕像,總理大道重新開放。唯一令人遺憾的是,被重點破壞針對的麥克唐納雕像會放在更隱蔽區域,不會放在顯眼位置。
此外,項目未來擴建資金 「通過私人捐款、合作或撥款」,不能用公款。也就是說,雕像施工必須由社區自行籌款解決,或尋求國家或省非營利機構贊助。
早在疫期雕像推倒潮之前,圍繞國父麥克唐納的激烈爭論就已經展開,麥克唐納雕像位置被低調處理,也在意料之中,無疑也是對抗議者們作出的讓步。儘管如此,威爾莫特仍是全國首個決定重新豎立麥克唐納雕像的小鎮,也可視為一個積極信號。
利用私人捐款資助總理大道項目的未來擴建,符合歷史先例。聯邦成立初期的許多雕像,包括被蒙特利爾抗議者推倒和斬首的麥克唐納雕像,都是由公眾募集捐款資助。目前全國各地地方政府預算捉襟見肘,這麼做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聯邦和省府能夠撥款保護加拿大歷史文化遺產,而不是砸錢資助激進組織,就最好不過了。
這種民間出資在政府土地上豎立歷史人物雕像和紀念碑的模式,許多財政緊張的地方政府都能輕易複製。最重要的是,雖說有讓步,但威爾莫特小鎮決定讓歷史人物雕像重見天日且光明正大地豎立,對於試圖想要抹殺歷史的勢力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作者簡介
萊利·多諾萬(Riley Donovan)是加拿大卑詩省的新聞工作者。
原文Putting the Statues Back Up: One Small Ontario Community Refuses to Cancel Canada’s History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