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細說歷史
中華五千年
宋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連載:三峽工程36計
中國城市發展史
宋
蒙宋釣魚城之戰與疫疾
蒙哥汗令大將紐璘部於涪州造橋將軍隊駐於橋南北,以切斷由荊湖西上的南宋援軍。不久,紐璘的部隊開始流行疫病。待到宋軍來攻涪州浮橋時,紐璘部隊的疫病已是十分嚴重,“士馬不耐其水土,多病死,紐璘憂之。”
瘟疫
2004年6月21日 9:01 PM
歷史故事:蘇東坡智退遼使
東坡在歷史上,有一樁「智退遼使」的美事,至今還常被人津津樂道。
歷史故事
2004年6月15日 4:43 AM
瘟疫與人類:宋太祖出征北漢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虫、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著人類的命運?
瘟疫
2004年6月10日 9:15 PM
古裝欣賞:蓮花裙
蓮花裙(仿宋襦裙)
2004年6月9日 10:15 PM
瘟疫與人類:南宋時期的瘟疫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著人類的命運?
瘟疫與人類
2004年6月9日 10:10 PM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
蘇軾
2004年6月5日 2:02 AM
古代名醫 李東垣傳
李東垣小時候就和一般孩子不同。長大後,言語忠誠有信用,行為敦厚令人敬重。他在人際交往上很謹慎,與人接觸時沒有開玩笑的話。市面上眾人以為可資娛樂的場所,他從未去過,似乎天性生來就是這個樣子。
名醫
2004年5月28日 9:19 PM
中國繪畫藝術:五代及宋遼金時期繪畫藝術(下)
五代及宋遼金時期是名家輩出的時代,這個時期還有一些比較有影響的畫家為:王齊翰、衛賢、周文矩、郭忠恕、顧閎中,李迪、李嵩、馬和之、王詵、蕭照、燕文貴、張擇端、趙伯駒、郭熙、陳居中、范寬、龔開、惠崇等。
繪畫
2004年5月28日 9:13 AM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
畢昇(?-約1051),北宋發明家,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人物
人物
2004年5月25日 7:44 AM
進退皆憂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 人物
人物
2004年5月23日 11:09 AM
中國繪畫藝術:五代及宋遼金時期繪畫藝術(上)
五代及宋遼金時期,中國繪畫藝術進一步成熟和完備,特別是宋朝,成為中國古代繪畫的鼎盛時期。文人學士把書畫視為高雅的精神活動和文化素養,並對繪畫提出鮮明的審美標準,在創作和理論上都開始形成獨特體系。社會、宮廷、文人士大夫之間的繪畫創作各具特色而又互相影響,使宋代繪畫在內容、形式、技巧諸方面都出現群彩紛呈、多方發展的局面。
繪畫
2004年5月23日 11:02 AM
精忠照世人──岳飛
多少年前,中原幾度板蕩,生靈塗炭。多少年後,中原依舊板蕩,只是少了精忠報國的岳飛。
岳飛
2004年5月20日 8:21 AM
蘇東坡做環餅詩
宋朝紹聖年間,蘇東坡被貶在海南島詹縣。當地有一位賣環餅的老嫗, 她的手藝好,環餅質量高, 可是,因為店舖僻,不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
蘇東坡
2004年4月25日 10:17 AM
蘇軾的前世今生
蘇軾學識淵博,才情卓絕,在二十二歲時中進士,他的文章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達明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也許正是一段前世今生的因緣。
蘇軾
2004年3月21日 7:27 AM
成語故事 萬里長城
宋武帝北伐時,道濟當先鋒,仗打得很艱苦,佔領洛陽時,抓了四千名俘虜。眾將想殺了他們示威,道濟說:“我們是來弔民伐罪的,怎麼能濫殺無辜呢?” 全都放了,為南宋軍贏得了民心。
成語故事
2004年2月21日 1:25 PM
周顛的故事
周顛是建昌人,沒有名字。他在十四歲時得了巔狂病,跑到南昌市的市區去乞討食物,而且說起話來言語不正常,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顛」。 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
2004年2月13日 10:01 PM
大陸考證 感冒一詞源自古代官場開小差藉口
許多人可能以為「感冒」一詞是現代用語,其實類似語詞最早見於宋代。中國大陸媒體稱,感冒所指的病名直接源頭不在患者,而是古代官場開小差的藉口,衍生及後因該名詞簡明易懂,成為犯感風寒病症的通俗用語。
感冒
2004年2月11日 7:52 PM
成語故事 直搗黃龍
宣和四年,岳飛應招入伍,由於驍勇善戰,從一個普通士卒漸漸躍升為領袖。岳飛對待部下很寬厚:士卒生病了,他親自給熬藥,戰死了負責養活家小,把朝廷給自己的犒賞一律分給士卒。
成語故事
2004年2月6日 8:58 PM
唐宋元陶瓷碗類
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台,平底寬大。南朝時足台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陶瓷
2004年2月3日 7:58 AM
詩詞欣賞 秋日偶成
能靜得下來就是功夫。一般的人隨便能夠靜得下來嗎?一個與世無爭,心思清靜的人就能看出:所有的萬物體現出的,都是他先天的本性,都是那麼逸然自得而自足。
2004年1月30日 9:29 PM
成語故事 水落石出
聽著長江靜靜的流水聲,看著岸邊千尺絕壁,懸在山峰間的月亮也變小了,長江落潮,江水之下的石頭也露了出來。想起不久前剛剛看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長江,蘇軾很吃驚:才過去幾日,江山怎麼就變得如此難以識別!
成語故事
2004年1月29日 9:07 PM
成語故事 孤注一擲
王欽若對寇準又嫉妒又恨。一次陪皇上賭博,王欽若趁機對真宗說:“賭博最危險的是一次將所有的賭本都壓上,這樣可能會輸得精光。上次澶淵之戰,寇準分明是將皇上作為賭本壓上了,絲毫不顧及皇上的安危啊!”
成語故事
2004年1月27日 9:22 PM
成語故事 心曠神怡
“在春風和暖、陽光明媚的時候登上岳陽樓,這時,你就會覺得心胸豁然開朗,精神十分愉快;這時,所有的一切個人的榮辱得失都會忘記得一乾二淨。你再端起洒杯,在陽光的沐浴下,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
成語故事
2004年1月23日 10:11 PM
杏林漫步 許希
皇帝在京城的西角上為扁鵲建了一座廟,並把他封為靈應侯。後來廟宇又經過擴建,更加完善。當時學醫的人都紛紛去那裡朝拜,並在那裡聚集,於是朝廷乾脆把太醫局建立在廟宇的旁邊。
杏林漫步
2004年1月20日 9:18 PM
開捲有益:賣油翁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廬陵人。歐陽修博學多才,是傑出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個性剛正剛正不阿,憂國憂民,他歷經宦海浮沉備極艱辛,不過他越是身處逆境,他的文學創作功力就更上層樓,他的許多作品,像《醉翁亭記》、《秋聲賦》等等,都是千古傳頌之作。下面要講的是《賣油翁》。
2004年1月7日 2:35 AM
古風悠悠 張菜羹
皇上聽後就選了一個日子,在他吃飯的時候,派人突然撞了進來,取走飲食,一看,果然是粗飯菜羹。皇上非常讚賞他這種行為,因此為他取名:張菜羹。
古風
2003年12月30日 6:47 PM
宋代著名瓷窯——磁州窯
磁州窯是中國著名的民間陶瓷窯系,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彭城和磁縣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 這些地區宋代屬河南漳德府磁州,故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
2003年12月30日 8:27 AM
南宋山水畫家夏圭
夏圭,字禹玉,浙江杭州人﹐南宋畫家﹐宋寧宗時夏圭任畫院待詔﹐並與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稱為「南宋四大家」。
2003年12月25日 1:47 AM
宋元時期的瓷器和瓷窯
宋代瓷器的特點是以釉裝飾取勝,同時人們更為注重瓷器的產地和窯口,名窯生產的瓷器在當時已是人們爭相購買和收藏的對象,宋名燥一時的名窯有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大名窯,此外還有浙江龍泉窯,陝西耀州窯、福建建陽窯等等,柴窯也是人們時常提及的名窯,但傳世器物和文字資料均少見,因此直到現在對柴窯的認識依然不多。宋代是瓷器生產的第二個高潮,此時的瓷器不同的窯口有各自不同的獨特風格,百花齊放、爭妍鬥艷。
瓷器
2003年12月18日 2:40 AM
「南宋四大家」之李唐
李唐(1066—1150年)﹐宇欷古﹐南宋畫家﹐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宋徽宗時畫院招考﹐其畫法受到宋徽宗的讚賞﹐進入畫院成為專職畫家。後金國入侵﹐北宋滅亡,畫院藏畫被金人搶走﹐李唐則被押到北國。後來﹐宋高宗在南方建立南宋﹐李唐聞訊﹐冒死逃離北方投奔臨安﹐在臨安街頭賣畫為生﹐「云里煙村雨里灘,看之如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就是李唐當時的心境。後來﹐李唐被高宗發現﹐重新進入畫院﹐時年已八十高齡。
2003年12月2日 11:41 PM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共有約 233 條記錄
行香子‧懷野老(三首)
雕像變真人的故事 比馬龍神話的啟示
四連血月不尋常?(1)史上最吸睛的例子
無畏艱辛 不負英靈
浮生行吟:想想「長跑」這件事
怎樣當個惹人愛的人?教你一個祕訣
七月十五中元節 怎麼看待「鬼月」?
茶禪一味蘇軾名句:人生所遇無不可 我生百事常隨緣
茶禪一味蘇軾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 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