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葛洪負笈 高鳳持竿
葛洪出外求學,博覽群書,兼通儒家、道家及醫術等學問;高鳳拿竿趕雞,因專心讀書,渾然不知麥子隨雨水流走了。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穆親杵臼 商化芝蘭
公沙穆為人搗米,僱主竟與他結為好友;卜商結交優於己者,於是變得越來越好。
潛龍隱跡遼東郡 名士風流厲冰雪
《梁父吟》的古調迴響在山間草舍,自號「臥龍」的諸葛先生吟唱著慷慨的古曲,躬耕於南陽,相時而動。當皇叔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問對時,這位布衣智者終遇明主,從此一飛沖天,以恢復漢室為己任,創下一番可歌可泣的功業。而在南陽以北的遼東,尚有一位「潛龍」,終生在野不仕,屢次拒絕魏主的徵召,立志於教化一方,修善立德。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曾參務益 龐德遺安
曾參教子努力補益不足;龐公不仕以留給子孫平安。
囓雪吞氈十九年 清操不改立漢節
一位鬚髮斑白的老者,一桿旄飾盡落的八尺漢節,一群溫順無言的白羊。北海邊,衰草上,夕陽的輝光將他的背影拉得很長,纖細得仿佛不勝塞外風沙的苦寒。但他的背脊挺得很直,就像他手中迎風屹立、百摧不折的符節。在滿目蕭瑟的寒冷和遙遙無期的等待中,這個畫面定格了十九年,口耳相傳、翰墨相續,化為「蘇武牧羊」的歌謠和詩篇。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長歌甯戚 鼾睡陳摶
夜半餵牛的甯戚放聲高歌,希望得到齊桓公的任用;長睡不醒的陳摶不赴帝王徵召,只願修道成仙。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黔婁布被 優孟衣冠
黔婁死時,窮得只用一條短布被蓋著;孫叔敖死後,優孟學其穿戴舉止,為其子解困。
秉筆直書 為後世法
春秋戰國,無疑是歷史上一個靈性飛揚的黃金時代。《詩經》《楚辭》各領風騷,以溫柔敦厚、辭彩秀逸之歌,開啟詩樂華章;諸子百家周遊列國,挾縱橫捭闔、睥睨天下之勢,迸發哲思妙理。而它也是一個血雨腥風的黑暗時代,周天子式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各國諸侯相繼爭霸,卿大夫各自為政,弒主、背信、混戰之事屢見不鮮,致使人心道德淪喪,綱常禮義大壞,天下更是征伐不休、生靈塗炭的動盪局面。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爽欣御李 白願識韓
荀爽很高興為李膺駕車,李白很希望認識韓會。
至剛至大唯正氣 百邪不侵道長存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當屈原放逐,行吟遊蕩於水澤山地時,他仰天長嘆,俯首揮就一首《天問》,懷著悲憫的心情向上蒼發出一百多個疑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即遠古之時,天地從哪裡產生,是誰將天地間的萬物形態流傳至今?浩蕩蒼穹,茫茫宙宇,這天地萬物,早在人類留下第一個文明足跡時,便已恆久般地存在。這個謎題,或許只有造物者才能解答。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如龍諸葛 似鬼曹瞞
高行智慧的孔明好比神龍變化莫測;虛假賊奸的曹操猶如鬼魅制人於無形。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休那題碣 叔邵憑棺
姚康生前,已為自己的墓碑先題字;方叔邵穿戴整齊坐在棺中,倚著棺木寫詩句。
女婿奪產 乞丐母子攔車告官 青天大人巧計破案
只見邵知事微笑道:「既然兒子是真的,為什麼不把家產還給人家?」原來大盜稱富翁是強盜窩主,其實是邵知事的下巧計,好逼那女婿承認富翁兒子的身分。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顗容王導 浚殺曲端
因為周顗的申辯,使得元帝寬容王導;由於見解的不同,張浚冤殺無辜的曲端。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謝安折屐 貢宇彈冠
謝安聽聞淝水之戰獲勝,欣喜得折斷了木屐;王吉被徵召為官,好友貢禹也準備一同出仕。
「活城隍」祈雨除瘟疫 施計除貪官
一天,徐楚太守也感到頭暈腦脹,恍恍惚惚間,他看見自己身穿金色緋衣,坐在大殿上,殿堂前兩個房柱間,旗幟招展,上面寫有「威靈」二字。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莊生蝴蝶 呂祖邯鄲
莊周在夢中是蝴蝶,全然不知人身的存在;呂洞賓在邯鄲點化盧生。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晦堂無隱 溈山不言
晦堂禪師用「無隱」之理讓黃庭堅頓悟,溈山禪師不說破讓香嚴和尚自己悟得。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陳遵投轄 魏勃掃門
陳遵把客人的車轄投入井中以留住賓客,魏勃打掃舍人門外為求見齊相曹參。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長公思過 定國平冤
境內兄弟相爭,韓延壽閉門思過;于定國擔任廷尉,為百姓平反冤情。
辛勞十餘年 老僕扶養辭世主子三女長大 未曾一睹芳容
徂徠先生石守道為義僕趙延嗣寫傳,以激勵世人忠義之氣,而他本人在死後,其家人也得到回報,他的正直氣節也得以回報在他兒子身上。可見人間無私的義氣得到上天的肯定。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敏修未娶 陳嶠初婚
陳敏修七十三歲仍未娶妻,陳嶠年近八十歲才結婚。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疏脫士簡 博奧文元
張率個性粗心大意,蕭穎士學識淵博深奧。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張瞻炊臼 莊周鼓盆
張瞻夢見在臼中煮飯而妻死,莊子在妻子死後而敲盆唱歌。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八龍荀氏 五豸唐門
荀淑的八個兒子都很賢良,人稱八龍;唐氏家族五人相繼為御史,世稱五豸。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力稱烏獲 勇尚孟賁
烏獲因力大而被稱揚,孟賁因勇猛而受推崇。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徐幹中論 揚雄法言
徐幹為延續儒家正道而作《中論》,揚雄尊崇聖賢大道而作《法言》 。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何奇韓信 香化陳元
蕭何認為韓信是難得的奇才,仇覽教導感化陳元成為孝子。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童恢捕虎 古冶持黿
童恢公平審理被捕的老虎,古冶子在砥柱中流裡捉大鱉。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金書夢珏 紗護卜藩
李珏夢見神仙洞府中以金字寫著李珏姓名,李藩讓人卜算是紗籠保護中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