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歷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歷史文物
歷史故事
古代戰爭
古代遊記
經典史籍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現代史
各類專史
其他史料
歷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華五千年
遠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戰國/東周
秦
西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現代
世界史
上古時代
中古時代
近代
現代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史海鉤沉
中國歷代名人
歷代皇帝
歷代皇帝
歷代后妃
歷代名將
歷代名相
歷代名臣
歷代文人
歷代名醫
科技人物
傳奇人物
中華千古英雄人物
歷代星座人物
歷代皇帝
【文史】漢武雄風 打通西域(1)
使華夏文明跨越沙漠西傳,能夠遠達羅馬帝國,全程主導開通河西走廊的第一人正是漢武大帝劉徹⋯⋯
劉徹
張騫
敦煌
漢武帝
衛青
西域
2016年6月20日 8:44 PM
【文史】大唐氣象恢宏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
當歷史走入大唐王朝時,唐朝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與當時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形成鮮明的對照,以致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一路遙遙領先。特別是初唐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締造的「貞觀之治」,如一輪皓月照亮人類歷史的整個夜空。她在文化、經濟、政治、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等各個方,都遠遠超越以往的所有時代。其中央集權的律令制度,從法制嚴密、機構完備到官制規範都令人歎服。唐朝還開創了官修正史的先河,由朝廷設專職史官,負責撰修前朝的歷史。
唐太宗
李世民
貞觀之治
遣唐使
2016年6月18日 4:16 AM
【文史】唐太宗一代雄主 愛護子女舐犢情深
天子為黎民之父。貞觀之時,天下萬民承太宗之福,富足安康,他們敬天信神,共享盛世。自古帝王子女鮮少能得父親直接照料。唐太宗一代雄主,亦為人父,於萬機之中,親自撫養了小女兒晉陽公主和第九子晉王李治——即後來的唐高宗。舐犢之情,於歷史吉光片羽之中,幸可窺見一斑。
唐太宗
李世民
2016年6月13日 1:03 PM
【文史】漢武帝推動冶鐵業的繁榮 (上)
學術界認為,漢武帝鹽鐵官營是英明的決定,不僅促使農民使用大型的犁用以取代耜之類落後的木器、石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最重要的是鐵兵器產量激增,並最終取代銅兵器,中國文明的歷史從此揭開新一頁。
冶鐵
漢武帝
2016年6月9日 12:23 AM
【文史】秦皇興水德 聖功被千秋
七月流火,十月隕蘀。火運將逝,水德漸生。天地運行有其定數,人事代謝亦如此。及至嬴秦代周,便如天降洪水,瞬息間席捲神州大地享國八百年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即位二十六年之際,赫赫宗周曲終人散,赳赳大秦隨即登場,開啟了中華綿延兩千年的帝國時代。
秦始皇
儒家
大秦帝國
鄭國渠
2016年5月19日 2:33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孫權 固本圖遠命世之英
唐代詩人王勃曾寫過一篇散文《三國論》,其中相當簡練地概括了孫權身為帝王「舉賢任能」的特質和其一生中取得的重要功績:他繼承父兄的事業,委周瑜、魯肅以重任。因為周泰的傷勢而哭泣,為呂蒙的病情祈禱上天,愛惜朱桓的才能而不加罪於他,聽取張昭的諫言而屢屢拜訪。(正因為他如此愛惜人才),所以吳國的邊境能南到交趾(今越南北部),趕走了五嶺的士兵;東到海隅,擁有了百越的百姓。地方擴大到五千里,士兵擁有數十萬。孫權不愧是神武雄才、命世之英。
三國
中國古船
中外交通史
你不了解的孫權
孫權
東吳
你不了解的三國英雄
2016年5月13日 12:50 P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孫權 見證神蹟弘揚佛法
清脆的駝鈴聲、滿載貨物的各色駝隊、廣袤的草原、漫天的野花、清澈的河水、漫漫的征程,古絲綢之路留給後人太多的遐想和故事,而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就是沿著這條古道,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傳入了中國。史載,東漢第二個皇帝明帝好佛,當他夢見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後,便在公元68年派遣蔡愔、秦景等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經、佛法,並於第二年在洛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佛寺「白馬寺」。明帝還聘請天竺高僧在此譯經、傳教,不少天竺僧人亦來到中國傳法。
三國
你不了解的孫權
孫權
弘揚佛法
你不了解的三國英雄
2016年5月12日 12:02 AM
【文史】秦始皇一統中國 掃六合何雄哉
公元前259年正月,距秦趙的長平之戰數月不遠,四十萬大軍慘敗的趙國之殤尚未撫平,趙都邯鄲又出現了一樁異事。《東周列國誌》載,城中某處人家, 紅光耀天,百鳥翔集,一聲嘹亮宏大的嬰兒啼聲響徹了周邊街巷。再看那嬰兒,豐準長目,方額重瞳,口中含有數齒,背項有龍鱗一 搭,真帝王之相也!
千古一帝
千古英雄人物
天下一統
秦始皇
大秦帝國
2016年5月10日 2:16 PM
【故國神遊】文成宋祚多嘉士 懷彼聖朝說仁宗
回顧北宋,如果說太祖朝開拓一統之基,太宗朝草創文明之業,而大宋文明全盛之世則始於仁宗一朝。
宋仁宗
故國神遊
2016年5月10日 5:38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年紀輕輕就做了三軍統帥的孫權,為了鞏固基業征戰未休,取得了赫赫功績,而當時能與其匹敵的天下英雄唯有曹操和劉備。事實也的確如此。
三分天下
三國
你不了解的孫權
孫權
東吳
你不了解的三國英雄
2016年5月9日 1:11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孫權 君臣恩義留千古
關於君臣之道,孟子曾有這樣一段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意思是君臣的相處之道是:「君主把臣下當手足相待,臣下就會把君主當腹心,以死相報;君主把臣下當牲畜,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一般不相干的人對待;君主把臣下當泥土草芥,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仇敵。」作為江東雄主,孫權相當成功地詮釋了君臣恩義,不妨以江東四傑為例。
你不了解的孫權
呂蒙
周瑜
孫權
東吳
江東四傑
陸遜
魯肅
你不了解的三國英雄
2016年5月8日 2:56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孫權 舉賢任能取長忘短
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周瑜、關羽、張飛⋯⋯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縱橫捭闔,共同演繹了一曲蕩氣迴腸的「忠義、信義、仁義、恩義、俠義」之歌,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神往和慨歎。這其中被有著統一天下雄心的曹操讚譽的「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雖然在後世不如曹操、劉備、諸葛亮那般為世人所重視,但其所取得的功績卻是不容忽視的。
三國
你不了解的孫權
呂蒙
周泰
周瑜
孫堅
孫權
孫策
東吳
魯肅
你不了解的三國英雄
2016年5月6日 6:45 AM
【文史】忽必烈號令四大汗國 中華文化造福歐亞大陸
歷史上,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前往中土,經過近三百年的傚法大唐,才一點一點地把盛唐文明涉及的方方面面,原封不動移植到東瀛。文化的傳遞,除了使者頻繁往來、互相通商等,還有一種特別的方式,即征伐。征伐始終會帶來雙面的影響,它對文化既有著巨大的毀壞力,卻又扮演著向別國植入本國文化的角色,在世界格局的重組中又起著重要作用。
忽必烈
成吉思汗
蒙古帝國
2016年4月26日 7:00 AM
【文史】傳播中華文明 締造世界貿易雛形
成吉思汗西征不僅帶去了東方的軍隊,也帶去了東方文化。西征軍中不少是漢軍,他們掌握的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中原文明也隨之西傳。
印刷術
成吉思汗
旭烈兀
火藥
絲綢之路
蒙古軍西征
2016年4月25日 5:45 AM
【文史】「千年風雲第一人」 成吉思汗
在倡導「全球化」的今天,世人用新世紀的角度和視野去回顧歷史進程,追本溯源,可以追溯到近代文明和全球化體系的真正的開拓者。
千古英雄人物
千年風雲人物
成吉思汗
蒙古帝國
2016年4月24日 6:18 AM
【文史】秦始皇暴政和焚書坑儒被誤讀千年
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功績,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也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而民國史學家柳詒徵的評價是:「蓋嬴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後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
千古英雄人物
暴政
焚書坑儒
秦始皇
2016年4月15日 6:28 AM
【文史】秦始皇的恢宏工程締造千古奇蹟
看,那一個個表情栩栩如生,無一雷同,或跪或站的秦軍將士;看,那一匹匹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的戰馬;看,那一排排整齊、嚴謹、氣勢恢宏的隊列,漫步在兵馬俑俑坑旁的你仿佛穿越到了兩千年前的古戰場,在北風瀟瀟戰馬嘶鳴鼓聲陣陣中,親身領略秦國將士的勇猛!這是怎樣令世人歎為觀止的千古奇蹟!這個奇蹟的締造者依舊是那已做了諸多震古爍今之事的秦始皇帝。
兵馬俑
秦始皇
長城
阿房宮
2016年4月14日 6:49 AM
【文史】秦始皇定四海 恩威並用仁義兼施
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秦始皇堪稱是一位雄才大略、無比偉大的皇帝,他在其近五十年的人生中,卻做了如下震古爍今之事:統一了天下;確定「皇帝」稱號;廢封國,實行郡縣制;採取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令;使車同軌、道同距;修建長城;修建靈渠;修建阿房宮;留下了世界奇蹟驪山陵墓⋯⋯可以說,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改朝換代的皇帝如他這般具有開創性,他所建立的全新的政治、文化和經濟制度,不僅影響了當世,而且垂范後世,影響達兩千年之久,迄今中國人仍深受其影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誠可謂是千古一帝!
五千年文明
千古一帝
文史
秦始皇
統一中國
2016年4月6日 2:09 AM
【文史】秦始皇震鑠古今的兩大軍團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再沒有哪一個朝代的先民,似秦朝人那樣勤勉勞碌。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削平六國而登至尊,赫赫大秦走過十五載極盛光陰,它的帝君和子民夙夜匪懈,經營四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驚豔了萬世。
兵馬俑
大秦帝國
文史
秦始皇
秦軍
統一六國
2016年3月31日 6:30 AM
唐太宗律己納諫 濟國利民
在統一中國建立唐朝的戰爭中,立了大功的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二兒子。高祖李淵,於武德九年(626年),把帝位傳給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李世民是一個能夠嚴以律己的皇帝。還在唐朝建國前,李世民打敗了竇建德,率軍進入洛陽。他下令將軍們給各...
唐太宗
夜不閉戶
律己納諫
愛護子民
貞觀之治
2016年3月25日 2:09 PM
【文史】康熙帝天性純孝 至誠侍奉祖母嫡母
孝,乃百行之本,眾善之初也。中國古代講孝道的歷史很早,並且在漢代就產生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和主張。而中國古書中有關孝的論述也不少,孟子曰:「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呂氏春秋•孝行》中說:「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綱紀也。」可見,「孝」是何等的重要。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更是總結、講述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成為後世遵循「孝道」的範本。
孝莊文皇后
康熙皇帝
清孝惠皇后
2016年3月21日 10:44 PM
【帝國遺產】「祭司王約翰」的傳說
在歐洲中世紀羅馬宮廷中流傳著一個傳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是「祭司王約翰」。他不斷地與伊斯蘭教作戰,還占領了他們的首都。人們翹首期盼這位東方英雄的出現,以拯救和回教軍隊苦戰的基督徒。「祭司王約翰」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12世紀的一本著作《後期大記》中。
成吉思汗
祭司王約翰
蒙古帝國
鐵木真
2016年3月16日 12:39 AM
【文史】西漢海昏侯劉賀廢立秘聞
漢元平元年,他以藩王之子被擁立為帝,卻在二十七日後風雲突變,降位王侯,做了煌煌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廢帝。他夾在兩位明君之間,又成為「孝宣中興」時期最尷尬的存在。史書說他淫亂,後人道他荒唐,兩千年前那個壯美的時代、那個大一統的帝國,誰曾對這位無用帝王投以剎那的關注?他不如煙火絢爛,更不似曇花靜美,武帝之孫、一代海昏侯只是如流星一般劃過史冊的某一行,從此寂靜無聲。
劉賀
海昏侯
漢武帝
西漢
2016年3月14日 11:09 PM
【文史】成吉思汗寬仁重信義 忠勇之士歸心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於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下令編修《元史》,要求史官「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隱惡,庶合公論,以垂鑒戒」。並由明朝翰林學士、「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領銜主修。
元朝
成吉思汗
2016年3月11日 12:58 AM
勇於進諫的王珪和善於納諫的唐太宗
在中華古代,大臣向皇帝提意見,是很正常的事。皇帝虛心接受意見,歡迎大臣提意見。而在中共社會,向政府提意見的人卻遭到打擊報復,甚至被關入牢獄,言論自由沒有保障,離古代的道德標準何其遠啊。
歷代皇帝
歷史故事
王珪
唐太宗
納諫
2016年3月9日 10:02 PM
康熙皇帝和歷代帝王廟的故事
清代的清聖祖,名叫「愛新覺羅.玄燁」,又稱「康熙皇帝」,是一位賢德之君,被譽為千古一帝。他功超千古、德被萬世,卻十分謙虛,對歷朝歷代的帝王、文臣、武將能看其優點,以史為鑒,與中共黨文化的歷史唯物主義批判的看歷史人物截然不同。
歷代皇帝
歷史故事
2016年3月8日 11:28 PM
【文史】飽學的「聖祖」康熙帝
歷史走入清朝,中華古國被鐵騎女真統領,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堪與前世明君比肩的君王:康熙帝。他尊孔子,研漢學,以仁德治天下,為一百三十餘年的康乾盛世奠下堅實的社會基礎。他的飽學和好學也為後世讚歎和敬仰。
康熙帝
聖祖
2016年2月28日 9:47 AM
歷史故事:朱元璋尊重活人兼及死者
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後,在鳳陽建皇陵。丈量地界時,主管的官員上奏,認為在旁邊的民家墳墓,都應該遷走。
歷史故事
2016年1月25日 9:17 AM
【文史】「連百萬之眾橫行天下」的石勒
正史讚他:「遠嗤魏武,則風情慷慨;近答劉琨,則音詞倜儻。」司馬光評價他,「舉鞭一麾,遂兼劉曜之國。」「若無過人之處,豈能連百萬之眾,橫行天下?」明朝史者認為他為人恢廓倜儻,外能屈身於祖生,內能降心於右侯。其言侃侃有烈丈夫之風。五胡之中,有此風度之人,正是後趙國主——石勒。
2016年1月13日 1:30 AM
貞觀軼事:胸懷寬廣的唐太宗
李世民從西元627年登基為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他以史為鑒,深諳「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之理。他體恤民情,勵精圖治,制定了一系列富民強國政策,使國力大強、人口劇增,民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呈現太平盛世。
歷史故事
2015年12月10日 11:41 AM
上一頁
1
...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共有約 593 條記錄
行香子‧懷野老(三首)
雕像變真人的故事 比馬龍神話的啟示
四連血月不尋常?(1)史上最吸睛的例子
無畏艱辛 不負英靈
浮生行吟:想想「長跑」這件事
怎樣當個惹人愛的人?教你一個祕訣
七月十五中元節 怎麼看待「鬼月」?
茶禪一味蘇軾名句:人生所遇無不可 我生百事常隨緣
茶禪一味蘇軾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 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