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突袭,造成包括妇女与儿童在内的大量平民伤亡。作为一位艺术家,我无法将这样的事件视为遥远的新闻。当历史再一次因仇恨而溅血,那些在全球各地与此命运产生连结的灵魂,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逃脱那种心灵上的共振与痛楚。
我的作品《风暴中的信仰》不是对战争的直接描绘,而是一幅深具人文关怀的画面:四位犹太裔女性,在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大雨中,步履沉重,神情震惊而悲伤。她们却仿佛正在静静承受一场精神上的地震——也许正是刚刚听闻了突袭与屠杀的消息。这幅画描写的不是地理上的以色列,而是这场悲剧在全球犹太社群中激起的集体情感——而这情感,超越政治,直指人性深处。最左侧的女子低垂着目光,神情缄默,像是在为远方的死者默祷;左二女子则眉头紧蹙,手捧腹部,仿佛一瞬间被现实击中,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真相;右二女子回望同伴,眼神中带着思索与温柔,像是试图在混乱中寻找一种心灵上的连结;而最右侧的女子目光坚定,步伐有力,在雨中提裙前行,宛如准备将悲伤转化为行动与责任。她们沉默,但每一个人都在说话——用姿态、眼神和沉重的步伐,道出人类面对苦难时那不曾熄灭的灵魂之声。
华尔街,作为世界资本与秩序的象征,在这幅画中成为一个情感的背景舞台。雨中的高楼模糊而沉默,在远处,一座教堂的尖塔若隐若现,像是一缕不被风暴击倒的信仰之光。这样的构图意在对比:一边是资本与权力的巍峨高墙,另一边则是平凡个体在历史洪流中不屈的精神姿态。那并不张扬的教堂轮廓,是信仰、记忆与文化连结的象征。
我选择用油画布作为媒介,不仅因其厚重的质感,更因它能够承载复杂的情绪与时间痕迹。画面中湿漉漉的街道反射出人物身影,模糊的笔触与冷灰调的色彩交错出一种悲凉的现实氛围。这是一种静默的哀悼,也是内在力量的隐喻。她们没有呼喊,没有崩溃,而是在雨中行走——那是信仰的具象,是一种不屈的存在。

马德良于纽约 2025年4月@#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