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十四寒(5)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如龍諸葛 似鬼曹瞞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明 張飌《諸葛亮像》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原文】

rú lóng zhū gě ,sì guǐ cáo mán 。

如龍諸葛,似鬼曹瞞。

ㄖㄨˊ ㄌㄨㄥˊ ㄓㄨ ㄍㄜˇ , ㄙˋ ㄍㄨㄟˇ ㄘㄠˊ ㄇㄢˊ 。

如龍諸葛,似鬼曹瞞。

【注釋】

(1) 諸葛: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年琅玡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隱居未仕,人稱「臥龍」。其後為蜀漢劉備的丞相。
(2)曹瞞: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東漢末,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為丞相。建安十八年,冊封為魏公,領地多至十個郡國。建安二十五年病逝,其次子曹丕迫獻帝讓位,改國號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

【語譯】

孔明如神龍變化莫測;曹操機敏制人於無形。

【人物故事】

曹操

東漢靈帝時,宦官把持朝政,為所欲為,橫徵暴斂,百姓難以為生,無不憤怨,終至天下叛變,史稱「黃巾之亂」。暴亂方起時,曹操年方三十,被封為騎都尉受命平亂,開始受到注目。此時權臣董卓進入洛陽,把持朝廷,廢了少帝,扶立九歲的獻帝,很想拉攏曹操相助以穩定局面,就奏請一新職欲賞給曹操。不料機敏的曹操,立刻改名換姓逃回故鄉,變賣家資招募鄉勇,聲討擅權廢立、燒毀洛陽並遷都長安的董卓。

由於曹操保朝廷、護幼主的聲言,使得幾個州刺史、郡太守都同意一起出兵去護衛漢室。然而聯軍的盟主袁紹,卻懾於董卓強盛的軍力,遲遲不敢發令進擊。最後曹操領著自已的數千人馬去征討,大敗險些喪命。曹操三十八歲那年,百萬黃巾亂民由青州侵入兗州,兗州刺史戰敗身亡。曹操苦戰,終於逼降亂民,收編了黃巾三十多萬兵卒,以及一百多萬的男女。他挑選精兵,稱「青州兵」,從此開展了擁有一方的勢力。

同年,董卓為呂布所殺,後來獻帝逃出長安,輾轉三年回到洛陽。曹操採用荀彧的建議,迎天子使人心歸附。曹操高舉義旗,吸收來歸附的人,聲勢日益壯大。這時曹操不過四十歲。

金協中彩繪《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插圖,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公有領域)

諸葛亮

出身宗室、年長孔明二十歲的劉備,為邀孔明下山而「三顧茅廬」,一見到孔明,就摒去從人,虛心請教重振漢室之策。孔明於是將規劃對劉備傾囊相授,忠誠至死不渝。

赤壁戰後,天下三分。孔明平時負責蜀漢國庫稅收和軍資戰備的補充。劉備征戰在外,他就留守,以確保劉備無後顧之憂。不斷供應在外一切軍需,必要時還奔赴戰場協助。劉備病重時,召來四十三歲的孔明託付後事。劉備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能安定國內,最終也能成就大事。我的孩子假如扶得起來,你就幫他;如他不能成材,你就取代他。」

劉備逝世後,劉禪繼位,政事無論大小,都依賴諸葛亮決定。兩年後,孔明率軍南征,深入南蠻,以攻心為上,不多殺伐,自春至秋,就平定南方所有亂事,且使南方的豐富資源成為蜀漢的後援。依《三國志》所載,孔明曾對劉禪表述,說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的生活足足有餘。至於自己,在外任事,吃穿都是官府提供,此外再沒一點別的經營了。所以如果他過世,無論家中或他處,一定不會多出一點不該有的財帛,否則就愧對主子。及其身後,果如其言。

孔明平南蠻後,就準備北伐以完成劉備恢復漢室的遺志。因事多食少,孔明積勞成疾,病逝軍中,年僅五十四,而其子諸葛瞻年方七歲。三十年後,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均為蜀漢死於沙場。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