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觀察】關稅戰中共現形 二常委暗中造反

人氣 2280

【大紀元2025年04月22日訊】川普關稅戰,打出了中共和黨魁習近平的虛弱原形,世界各國悄然轉向。澤連斯基落井下石,新加坡前總理夫人嘲笑:習近平像個滑稽可笑的「皇帝」。

中南海內部暗流湧動,大內總管蔡奇兩次貶損習近平,「關鍵時刻」,總理李強也公開和習中央對著幹。

習站舞台中央成小丑 普京和澤連斯基向美靠攏

川普的關稅戰,堪稱2025年的全球「黑天鵝」,打亂了全球供應鏈,歐盟和加拿大聲言報復,不少美國盟友也怨聲載道,讓習近平一度以為川普出了昏招,於是迅速回擊。

然而,中共「以牙還牙」的策略,並未贏得國際支持。相反,川普撤回了對其它國家的關稅,停下來與75個貿易夥伴討論協議。這就讓試圖登高一呼、乎者雲集的習近平黨中央,一下子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不過不是英雄,而是小丑。

而關鍵時刻,表面上還和中共保持友誼的普京,心也不在習近平一方。

普京正在忙著和美國關係正常化。4月25日,央視和新華社酸溜溜地報導,當地時間4月24日,普京在不同場合就稀土、軍費削減、俄美合作等發表看法,建議俄美可在稀土、鋁以及能源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普京還與美國總統川普隔空互動,稱兩國企業「正在接觸」,磋商經濟項目。同時,普京也對川普早先提出的大國軍費支出減半的建議,作出了正面回應。

稀土的重要性和對中共的意義,大家都知道。普京這是擺明了想要挖中共牆角。

甚至幾天前,世界首富馬斯克也罕見發聲,暗示中共制裁沒有殺傷力,稀土實際上並不稀有,而是遍布全球。

普京做的第二件事,是幫助美國擺平伊朗,要達成核協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願意在核談判中提供調解和協助。

這都顯示,普京不想當習近平的小弟,或被中共長期包養。面對川普拋出的解除俄羅斯制裁、恢復大國地位的橄欖枝,普京正在努力抓緊自救。

4月20日,川普還對俄烏雙方提出了誘人的條件:「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本週能夠達成協議。雙方隨後將開始與蓬勃發展的美國做大生意,並賺取巨額財富!」

《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提出的停火條件,兼顧了雙方需求:1. 美國承認克里米亞歸俄羅斯;2. 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兩個有利俄羅斯;3. 不承認俄羅斯事實上占有的東部四個地區的合法權利;4. 沒有提議限制烏克蘭軍隊的數量,也沒有阻止西方國家向基輔提供軍事支援或向基輔部署歐洲軍隊——後面的條件,有利於烏克蘭。

美方其它提議,包括將札波羅熱核電廠周圍領土劃為中立區,由美方控制。該廠是歐洲最大核電廠,但在2022年2月俄國侵烏不久後就落入俄軍手中。今年3月川普與澤連斯基通話時,提議美國接管,稱這是對烏克蘭電廠的「最佳保護」。

目前,我們沒有看到烏克蘭方面的正式反饋,不過,我預計烏克蘭會答應,而作為補償,烏克蘭可能在如何保障其安全和利益方面,給川普要更多條件。

從最近澤連斯基的表現來看,他很清楚川普停火是要集中精力打擊中共,所以他也主動選邊站,開始對中共猛烈抨擊。

比如,他連續接受外媒專訪,罕見揭露:中共不但援助俄羅斯的軍工複合體,還透過第三方渠道提供軍民兩用技術給俄軍。這和之前中共所謂「斡旋和平」的謊言形成對比,是其背叛世界和平的證據。

對此,中共外交部狡辯詭辯,稱澤連斯基「無端指責和政治操弄」。但是,關鍵時刻,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及時站了出來,盛讚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各種電子工業產品,力挺中俄戰略互信與合作。

有朋友嘲笑俄羅斯是豬隊友,不過,我認為,普京是在用這種低級紅高級黑的手法給中共補刀!

所以,面對川普關稅戰,習近平或許夢想成為「抗美英雄」,但現實是,當各國看清了中共的經濟困境和外交虛偽,落井下石就成了新趨勢。從澤連斯基的公開指控,到盟友俄羅斯的暗中背離,中共的「朋友圈」正在急速縮水。

東南亞黑老大變和平鴿?總理夫人嘲諷國王新衣

為應對關稅戰的衝擊,習近平開啟了東南亞「魅力外交」,試圖拉攏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國家,組建「反美小集團」。 但精心策劃的外交秀,卻因東南亞國家的外熱內冷的回應和中南海內部的豬隊友,而黯然失色。

表面上看,習近平訪問的成果斐然。在越南,他簽署45項合作協議,包括80億美元的鐵路項目;在馬來西亞,簽訂31項協議,涵蓋人工智能、農業出口和安全合作;在柬埔寨,他強調「歷史友誼」,承諾加大投資。習近平還在越南《人民報》上發表文章,宣稱「貿易戰無贏家,保護主義是死胡同」,試圖將中共塑造成「自由貿易捍衛者」。

然而,仔細觀察,這些協議,主要是中共對三國主動讓步,以換取它們對中共政治支持。而大部分協議止於空泛的承諾,沒有具體的措施,這也暴露了中共面對和自己在中低端產業競爭的鄰國,左右為難的尷尬。

即使這樣,東南亞三國對中共的慷慨,也不完全買帳。以越南為例,中共官媒大肆宣傳「友好勝利」,但越南總理在記者會上強調「尊重國際法和航行自由」,明顯劃清與中共的南海擴張界線。同時,習近平在譴責貿易保護主義的言論,也沒得到越南呼應,雙方的聯合聲明,最終只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樣的名詞,是許多越南人在南海問題上用來指責中共的詞語。

其它兩個國家也類似,在川普的高關稅壓力下,它們也很難在中美間「腳踏兩條船」。也就是說,三國收下了習近平的「糖衣」,卻吐出了「炮彈」。他們笑臉相迎,背地裡卻暗懷心思。習近平的「周邊命運共同體」夢想,不過是一場自欺欺人的表演。

越南學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指出,東南亞更關心自身經濟生存,而非成為中共國的「小弟」。

4月21日,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夫人何晶在Facebook轉發一篇《Critical Spectator》文章,引發全球關注。它把國際社會對習近平所謂「魅力外交」的嘲諷,推向了高潮。

該文章,由波蘭籍創辦人裴卓斯(Michael Petraeus)撰寫,稱「如果習近平過去12年沒有像個黑幫老大一樣行事,中國今天在世界上會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文章開篇就諷刺習近平的東南亞外交「滑稽可笑」,稱「國王本人竟要懇求與十多年來被他無恥掠奪的鄰國合作」。文章進一步指出,習近平執政12年「像黑幫老大」,如同《教父》中的柯里昂,總是提出別人「無法拒絕的提議」,如今卻期望受害者將其視為朋友。

他還批評中共的「一帶一路」債務陷阱、低價傾銷損害他國產業,以及支持俄羅斯侵略,稱「即使世界厭惡川普,他們也寧願和華盛頓打交道,而不是和北京」。

何晶轉發此文,雖未直接評論,但一切盡在不言中。網友紛紛表示:「連中立的新加坡都看不下去了,中共外交徹底崩盤。」

習近平的挫敗,源於多重因素。首先,145%的美國關稅,不僅暴露了中共才是美國要打擊的頭號敵人,而且也暴露了中國經濟的脆弱性,所以牆倒眾人推;其次,中國在南海的霸道行為,讓越南和馬來西亞心存芥蒂。最後,習近平試圖以經濟援助換取地緣政治支持,但是東南亞國家更不願意得罪美國。

「習近平並不一定需要這些國家選擇北京」,研究中國政治的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曾供職於中央情報局的席恩(Jonathan Czin)說,「他只需要阻止他們選擇華盛頓。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魅力攻勢』,到目前為止如此缺乏魅力的原因之一。」

其實,早在4月7日,何晶自己寫的一篇長文中,已經公開批判中共加入WTO後得到巨大經濟利益,卻沒有履行責任與義務。同時,她讚揚美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方,引領世界朝著更加自由和公平的方向前進,儘管他們也會犯錯,偶爾表現笨拙……在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所設定的基調和節奏下,我們各國實現了增長與繁榮。」

也就是說,中美雙方的所作所為,世界各國都看在眼裡,以前只是一直不說,現在看著中共和美國鬧掰,聰明的人當然知道如何選擇。

蔡奇和李強給習上眼藥水 中南海暗流湧動

就在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四處碰壁時,中共總理李強和政治局常委蔡奇的動向引發外界猜測。

據新華社報導,4月17日,中共總理李強組織專題學習會,稱政府官員需要在「關鍵時刻」透過即時、積極的政策舉措提振市場信心。李強表示,「要講究政策時機,在一些關鍵的時間窗口,推動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對預期形成積極影響」。他還說,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時敢於打破常規,打好「組合拳」,「讓市場真正有獲得感」。

這種低頭向下面官員們尋求解決方法的姿態,和習近平近些年一味強調要地方政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指示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普遍被認為,這是和習近平對著幹,暗示習近平已經把中國經濟推向崩潰邊緣,「關鍵時刻」,中央沒有辦法了,只好讓官員們自己努力。

李強說「讓市場真正有獲得感」,也變相承認,以前中共的很多政策都是假的、騙人的,企業和民眾沒有真正的獲得感。

4月16日,《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也揭露中共打貿易戰不是為了國家和人民,而只是為了黨的統治以及習近平心心念念的要和美國爭霸。文章說,習近平依然堅信「東升西降」,他的信心源於中國在某些工業和技術領域取得的進展,例如電動汽車(比亞迪)和人工智能(DeepSeek)。因此,只要中國在最高領袖認為對大國競爭至關重要的領域超越美國,整體經濟疲軟就是可以容忍和控制的。也就是說,為了有限的遙遙領先,它們寧願讓普通百姓成為代價。

習近平的東南亞之行變成笑話,還和中共政治局常委、大內總管蔡奇有關。

當地時間4月16日,習近平在馬來西亞訪問,中共央視居然播放了習近平會見國王時「念小本本」的視頻。網絡譁然,很多人質疑央視有意「羞辱」習近平。

不過,仔細琢磨似乎另有玄機,因為蔡奇主管宣傳,敏感性極高的央視怎麼會不知道這樣的視頻播放出去,會讓習近平的光輝形象近乎崩塌?連普通的相互問好,都要照著小本本念,這樣的領導人是傀儡,還是無能?

無獨有偶,4月19日,新華社也玩起了這種低級紅高級黑的把戲,以「把握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為題發表評論,稱對於「美國濫施關稅」,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早有預判」,應對預案的「提前量」、「富餘量」也較為充足,今年第一季,隨著各項宏觀政策效力顯現,「中國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文章並稱,越是風高浪急,越彰顯領航掌舵者的堅定果敢。「關鍵時刻,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但是,這些說法經不起推敲,第一,對美國不報復別的國家早有預判?那不是證明,登高一呼、自己變成小丑也提前知道?第二,文章鼓吹第一季度,但誰都知道那時候關稅還沒來,現在人們看到的是企業倒閉、工廠裁員、出口數據斷崖式下滑……這些也是習近平的預判和功勞嗎?第三,文章鼓吹「關鍵時刻,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那麼後面日子更艱難,是不是也是習近平的英明領導?冤有頭債有主,是不是要找他去?

台灣媒體新頭殼Newtalk撰文嘲諷:真的、真的!一切都在習近平的掌握中!

這種危急關頭,把習近平推到輿論前台的做法,似乎展現了中南海內部的暗流湧動。我們知道,現在中共元老因為習近平把外交搞砸了,已在大力消減習近平的權力。隨著國內外危機加劇,他們會不會把習近平推出來作替罪羊呢?

而似乎只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一向高度政治敏感的黨媒和蔡奇犯的低級錯誤,以及李強為什麼再次充當揭露經濟真相(指出國王新衣)的小男孩。

不管怎樣,川普的關稅戰,如同一面照妖鏡,讓中共的經濟脆弱和外交虛偽無所遁形。中南海的暗流湧動,則預示著內部危機的醞釀。

關稅戰不是終點,只是世界新秩序的開始。未來,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中共將如何應對?中南海的明爭暗鬥,又將如何收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秦鵬觀察》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秦鵬觀察】美中貿易戰 內幕:川普早想脫鉤
【秦鵬觀察】華裔青年從最年輕富豪到抗共英雄
【秦鵬觀察】川普政府凍結哈佛撥款的來龍去脈
【秦鵬觀察】民間籲北京救外貿 老黃訪華引猜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