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陳希發文挺習 北京高層還在暗鬥

人氣 770

【大紀元2025年05月02日訊】據中共官媒報導,4月30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了2025年春季學期第一批進修班畢業典禮。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陳希出席畢業典禮,並為學員頒發畢業證書。在講話中,陳希像以往一樣提及「二四四二」以及要求學員「講政治,要忠誠」來表達對黨魁的忠誠之心。作為習的親信,陳希如此表現並不奇怪。

從以往幾年的慣例看,習和其親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不出席中央黨校進修班畢業典禮屬於正常,但在過去五年,即便在疫情期間,習都會出席春季學期的開班式或至少作個指示,畢竟培養忠誠於自己的中青年幹部也是至關重要的。

2024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指示,強調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習雖然沒有親自到場,但蔡奇出席開班式,傳達了習的指示並講話。

2023年3月1日,習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強調黨校的「洗腦」和培養忠誠官員的巨大作用,兩個常委蔡奇、丁薛祥出席。

2022年3月1日,習出席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並發表講話,說的還是忠誠的問題。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陪同出席。

2021年3月1日,習在出席同樣的開班式上依舊強調忠誠問題,王滬寧陪同出席。

2019年3月1日,習和王滬寧同樣現身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強調的還是忠誠問題。

從過去五年看,習對中共體制內中青年幹部的培訓是相當重視的,四年親自參加,一年作指示並由蔡奇代為出席。按照慣例,今年的春季開班式習也應該參加,或者至少委派蔡奇拿著自己的指示,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青年官員訓導一番。

然而,慣例被打破了。在今年的開班式上,不僅不見習的身影和指示,就連蔡奇也沒有出現,更沒有其他常委現身,只有陳希獨自支撐,這顯然與自去年7月三中全會以來,習權力被弱化、蔡奇也被警告的傳聞有關。

可以佐證習權力被弱化的最新一個信號是今年5月1日的中共官媒、軍報頭版關於習近平慰問、關心勞動者的新聞。在過去四年報導習祝賀和慰問的新聞時,大標題都是突出習近平的,如「習近平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習近平關心關懷勞動者的故事」,但今年新聞主標題是「唱響新時代勞動者奮鬥之歌」,副標題的小字才有了習的名字,但寫的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突出的是「黨中央」。

從過去十個月中共官媒、軍報釋放的越來越多信息,黨魁喪失軍權是不爭的事實,其黨內權力也在弱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共黨內還有部分習的親信在為其「吶喊」,曾任中組部部長的陳希就是其中一個。

5月1日,中共黨刊《求是》第九期刊登了署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務委員會的文章《著力提高政治能力》,中共中央黨校公眾號亦同步刊發。文章沒有署名陳希,但必定是陳希的手筆。

文章通篇都在為黨魁背書,開篇就強調「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善於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必須煉就政治慧眼,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觀察分析形勢要把握政治因素,籌劃推動工作要落實政治要求,處理解決問題要防範政治風險」。這段話顯然在告訴官員們,該如何把握政治大局,也就是在當前的亂象中如何站隊。

文章隨即稱「關鍵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堅守『兩個維護』這一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無疑,陳希不會不知道早在今年1月2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就提到「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個最高政治原則,確保思想統一、方向一致、令行禁止」。中共的最高政治原則業已再度發生了改變。

陳希強調以前的最高政治原則,其實就是在否定政治局通過的新的原則,或者也是在表達對弱化習權力的不滿。而在這段表述中,陳希的意圖表達的更加明顯,文章稱中共的任何組織和成員,「無論處在哪個領域、哪個層級、哪個單位,都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說,中共各級官員還是要聽習中央的話,忠誠於黨魁,首先要落實的是習的重要指示。

陳希此時發聲挺習,或許也與其提拔的中組部部長李干傑與統戰部部長石泰峰調換有關。畢竟習若真的倒了,或者無法體面下台,他們這些親信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而在中共官媒一再釋放習權力弱化的信號的同時,黨刊又刊發陳希這樣向黨魁表忠的文章,只能說明中南海高層內部的確很亂。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習近平人事總管露面 港媒披露習用人圈子
【中國觀察】習親信陳希握各派官員財產祕密
岳山:北戴河外的「摜蛋」之爭 對應高層內鬥
分析:習承認反腐失敗 罕見暗示下屬不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