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人——王維

水心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6日訊】
王維,字摩詰,生於公元701年,卒於公元761年(另一種說法認為王維生於699年,卒於759年,據考證,前一種說法為是),山西祈縣人。

他出身於官僚家庭,高、曾、父三代做過司馬。他的弟弟王縉,官至代宗宰相。王維二十一歲中進士,歷任拾遺、監察御吏等職,以詩文書畫為公卿豪貴所禮重。安史之亂平後,謫授太子中允,累遷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隱居終南山。

王維具有多方面的才華,詩歌、書法、繪畫、音樂等,都為人所稱讚。

在繪畫方面,當時的畫壇分為南宗及北宗。以李思訓父子為首的北宗強調用色鮮豔,畫面金碧輝煌鉤勒細密。王維則是南宗之祖,有<文章冠世,畫絕千古>的美譽。王維初學吳道子,因才氣高,書法功力又深,加上修持佛教思想,便開創出清淡的水墨畫法,影響深遠。從宋朝大畫家董源、米芾,經元朝黃公望,到明朝的董其昌,畫風源源不斷。宋朝文學大師蘇東坡曾讚美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惜他的畫作已經亡失,今天所見都是後人的仿作品。

詩作方面。王維早年交往對象都是朱門權貴,生活得意非凡,寫了許多首關於邊塞、游俠的詩歌。他在《隴西行》、《從軍行》、《燕支行》、《少年行》等詩中,或寫少年豪邁,或寫大將英武,或 “徵戍之苦,或寫凱旋之樂”,表現了當時人民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熱情。但在三十歲左右喪妻,生活態度起了很大的變化,從此不再娶,可謂多情人。三十年獨居一室,淡漠世事,對仕途官場生活不再關心,身著素樸的衣服,長齌禮佛。每天彈琴賦詩,焚香禪誦。因此所作的詩歌,便表現出和他人迥然不同的境界。贏得”詩佛”的美譽。

王維在隱居時的許多作品,充滿禪機和佛老思想。同時,他的大量詩篇又充滿對山水田園美麗風光以及關中農家和平生活的歌頌。或大氣開闊,或幽靜恬雅,均富有極大的藝術魅力,千古流傳,對後世影響極大。與晉代的陶淵明同為田園隱逸大家。

王維是盛唐詩壇上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詩人。後代研究王維的學者亦稱其為”詩佛”。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化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關於王維思想及詩歌,已經成為一門學問被研究,這亦能說明王維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謝靈運﹐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世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詩人。
  • 孫武,字長卿,又被尊稱為孫子或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 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媯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多數是以爵為氏的。
  • 因為他在中國航海史上的杰出貢獻﹐謝清高被後來人譽為中國的馬可波羅﹔他的《海錄》也被人們與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行記》相提並論。
  • 宋代有多繁華富庶就有多雍容風雅,不必說「四大發明」獨占三項, 「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家,李清照的「漱玉詞」 婉轉千古,但只「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仁宗一朝就群星璀璨,范仲淹、富弼、韓琦、包拯、歐陽修、文彥博……耳熟能詳,家喻戶曉。
  •  周瑜始終力挺少主孫權,朝「南面稱霸」的目標奮勇前行,而在國家面臨曹操數十萬大軍的存亡之際,周瑜力排眾議,一力承擔對抗超級霸主曹操大軍的重責大任。
  • 眼見周瑜治軍冷靜嚴謹,拿捏兩國分寸,進退之間,絲毫不差,劉備內心大為驚嘆,深感敬佩。
  • 在朝廷眾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勝敗關鍵。話畢,隨即自薦:只需三萬精兵,就足以抵抗曹軍。 周瑜的一席話,令眾人精神大振。當下,孫權心意遂定,正式拍板連蜀抗曹。劉備與孫權順利結盟,決定共同攜手打一場以寡擊眾的世紀之戰。
  • 魯肅立即動身親赴荊州與劉備聯絡。相傳他騎上一匹白馬,沿著長江西奔。白馬馱著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鐵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孫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綬交給二弟孫權說:「率領江東將士,與天下爭戰,你不如我;但是,舉賢任能,使人才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就不如你了!」孫策逝世,十九歲的孫權繼位為吳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