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隋唐兩朝皇帝重用的李綱

清言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8日訊】李綱,字文紀,觀州蓨人。為人豪爽正直,推崇風骨節操,很重義氣。

南北朝時,李綱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事,後來宣帝準備殺宇文憲,特地將李綱等這些宇文憲身邊的人召來,讓他們編造羅織罪名誣陷宇文憲,但李綱誓死不屈從,沒有昧著良心說以求開脫自己和邀功請賞。宇文憲最終被殺,此時,他生前身邊的大小官吏都躲的遠遠的,只有李綱親自去用車子運回屍體,並且扶著棺材嚎啕痛哭,安葬後方纔離去。後來,宇文憲的女兒寡居,李綱總是盡力去接濟幫助她,宇文憲的女兒視其為親生父親一樣。

後來李綱在隋朝太子楊勇身邊任洗馬,楊勇荒淫無道,李綱多次苦心規勸,他都拒不採納。後來隋文帝廢掉了楊勇的太子之位,並且嚴厲譴責楊勇身邊的官吏,這些人沒人敢說話,只有李綱說道:“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太子才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太子資質中等,如果能讓賢良的人輔佐完全可以從善,繼承皇業了,如果讓不肖之徒引導,就會從惡,為甚麼總讓那些擅長歌舞的僕役和小人每天待候在太子身邊呢?這難道是太子一人的罪過?”隋文帝聽後,惋惜道:“是朕的過失啊!”見李綱如此正直敢諫,便授任他為尚書右丞。

當時楊素等奸臣掌權,李綱始終不肯曲意逢迎,因此受到楊素等人的仇視,多次加害侮辱他,幾乎把他置於死地,可李綱仍舊一如既往的堅守自己的原則。

曾有精通占卜預測的人對李綱說:“你會擔任卿相,但要等改朝換代後才能如願。”並告訴他:“做官不知引退,最終會因為不能勝任而身敗名裂的。”李綱於是便隱居了起來。

後來改朝換代,大唐立國,李綱進京拜見唐高祖李淵,李淵敬重他的賢良正直和氣節,所以非常重用他,先後授為禮部尚書、太子詹事。李綱起先在東宮輔佐太子建成,但建成漸漸開始疏遠賢良,親近奸臣,李綱進諫無果後請求退休,李淵生氣的罵他:“你能去給何潘仁當長史,卻羞於給朕當尚書嗎?”李綱叩頭說:“何潘仁是個賊帥,志在殘殺,然而臣每次進諫他都能停止,任他的長史,所以心中無愧。陛下現在大功告成,常常自以為是,臣的話就像拿石頭扔進水裡,我還敢久任尚書嗎?而且臣侍奉東宮,太子又不聽我的勸告,所以要上交官印。”李淵拒絕說:“朕知道你是個正直的人,希望你自始至終都能輔助我的兒子。”後來建成越來越不成器,李綱再次堅持請求退休,李淵無奈只好解除了他的尚書之職,但仍非常尊敬他。

後來唐太宗登基,把李綱任為太子少師,讓他輔佐教導太子,並且每次臨朝聽政,都會讓李綱、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

李綱一生,正直為人,以義待人,不曾因脅迫和私利而改變初衷,但求問心無愧。他雖居高位,但樂天知命,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所以在任職期間,曾多次稱病辭職歸隱。自李綱起,李家五世同居,他的兩個孫子也都因為捨生取義而聞名於世,為人們所稱道。(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舊金山報導)1月1日新年下午﹐舊金山國民黨總支部在舊金山國父紀念館﹐為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元旦暨開國紀念集體團拜。楊子超朗誦了國父孫中山遺囑並代表舊金山國民黨總支部致詞﹔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處長廖偉平﹐中華總會館總董﹑岡州總會館主席李禎祥在儀式上發言。國民黨中常委蔣方智怡到會並發言﹐她指出﹐馬英九主席實行的「行動中央常委會」﹐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直選﹐和高﹑台兩市市長初選的建議﹐著重黨內和民意基礎﹐繼續了國民黨改革的路線。
  • 【大紀元1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舊金山報導)1月1日新年中午﹐舊金山中華總會館在舊金山舉行集體團拜。台北駐舊金山辦事處處長廖偉平﹐中華總會館總董﹑岡州總會館主席李禎祥在儀式上發言﹐舊金山各僑界與會者在中華民國﹑和美國國歌後﹐整體向國父孫中山像行三鞠躬禮﹐並各自互作新年慶賀。
  • 楊家將故事在正史《宋史‧列傳第三十一》中的原文不到三千字,雖然如此,在歷代傳奇小說中的紀載卻是極為生動多元。那麼,到底楊家將傳奇是虛構還是真實存在的事蹟呢?本文筆者進一步從文獻中進行彙整梳理探索未被正史紀錄下的故事。
  • 楊家將故事在正史中的記載在《宋史‧列傳第三十一》中的不到三千字,然而,在歷代傳奇小說中的記載卻是極為生動多元。看看小說及傳奇故事中楊家將的英勇忠烈……。
  • 「楊家將」的故事敘述了著名的北宋英雄楊業家一門五代保衛國家的忠烈歷史,這故事在中國流傳長達數百年之久,可謂家喻戶曉,歷代以此故事所作的評書、戲劇、小說可謂成百上千,跟楊家將有關的史蹟及地名也數不勝數。那麼,在正史中記載的楊家將有哪些可歌可泣的事蹟呢?本篇將展開楊延昭、楊文廣父子留名青史的英烈史卷。
  • 楊業雖然不通經書,但他始終對朝廷忠心耿耿,其為人英勇無畏,不單足智多謀、謀略過人,更善於練兵攻戰,能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在極為寒冷的代州,人人都穿上毛氈御寒,而楊業卻僅僅披著一件棉衣,在營帳中處理軍務周圍也不點火取暖,侍者因天寒而無法忍受,但楊業始終面帶微笑,毫不在意。他的領導簡約有方,對下屬恩情相待,因此將士們願意為他誓死效力。
  • 北宋曹彬周歲那天,家人給他「抓周」。小小曹彬左手抓起干戈、右手拿起俎豆(古代祭祀用具),不一會兒又拿了一個官印,對其他玩具看都不看一眼。圍觀親戚們驚呼:「這娃不簡單,將來八成是個會理政、能打仗、還當大官的大人物!」結果果真如是!他為何能有這樣成功的人生呢?靠家世、靠關係,還是另有「秘訣」?
  • 二十歲束髮從軍,十九年間位至將相;一生經歷一百二十餘戰,未嘗一敗。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岳飛堪稱南宋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最著名的統帥。他和他麾下的岳家軍,也成為中國戰爭史上的一段傳奇。
  • 生於寒微,起於行伍,岳飛憑藉赫赫戰功,一躍成為宋朝最年輕有為的統帥。高官厚祿、功名權勢,往往會帶給人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岳飛在不斷打勝仗、建奇勳的同時,卻選擇了一種樸實無華的生活。
  • 宋金交戰的烽火早已成為灰燼,是非成敗的恩怨湮沒在歷史中,轉瞬成空。當年的大英雄岳飛,也已逝去八百年有餘。然而在今天,金戈鐵馬的戰事依然為人津津樂道,忠義許國的英雄依然被人追念傳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