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捨子取義

真珮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5日訊】齊國攻打魯國時,齊國將軍高奚正在馬上,他很遠的就看見一個婦女抱著一個孩子,另一隻手還拉著一個孩子,一路走著。這個婦女看見後邊有大兵來到,趕緊把手中抱的孩子丟下,抱起手裏拉著的孩子,匆匆忙忙往前奔走。高奚看到這情景,就追上前抓了那個被遺棄的孩子,問說:「前面的那個婦人是誰呢? 為什麼丟下你?」孩子哭著說:「那是我的母親」。

高奚不禁地歎息道:「魯國現在這麼亂了,就連母親都會把親生孩子丟下不要了,不趁這個時候討伐魯國更待何時?」。

高奚又上前追到那婦人,問她說:「那兩個孩子都是你的,為什麼要丟下小的;抱走大的呢?」那婦人說:「我帶走的是我哥哥的孩子並不是我的孩子,丟下的那才是我自己的孩子」。高奚又問說:「既然這樣,那你為何要拋棄自己的小孩,帶的卻是他人的小孩?」婦人說:「將軍帶兵攻打,我無法同時救兩個孩子。自己的孩子是私恩;姪子,是公義!如果棄姪存子,是捨義而成全私恩。魯國是個禮義之邦,我若忘義而棄姪,不只是魯國將不容於我,我自己也沒有顏面再活下去了」。

齊將軍聽了後喃喃說道:「我以為魯國很亂可以伐,實則不然,今天一個路上的普通婦女都能保持節操行義,何況朝廷中百官?!」。齊將軍按兵不動,後來就調兵回國了。

魯國因此躲過了一劫難,當魯國皇上聽了婦人的事,就立刻封了一百段絲織品給那婦人,並封她為「義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陳蕃是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他小時候,卻很懶散,經常不掃屋子,東西亂放。有一天,父親的一位朋友前來拜訪,看到他家的屋子十分凌亂而陳蕃卻不管不顧,就說:「孩子,為甚麼不把屋子收拾乾淨來招待賓客?」陳蕃反而說:「我的手主要是用來掃天下的。」父親的朋友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一聽,臉紅了,馬上打掃房屋,招待客人。
  • 不要以為做了壞事沒人知道,就能夠欺瞞上天。要知道天理昭彰,善惡必報,傷害了別人,做了違背宇宙特性“真善忍”的事,就一定會受到惡報,小到失德招禍,甚者福祿壽命被削減殆盡。
  • 祁天宗醒來後,將夢中所見告訴了家人,自己大喊道:“後悔已經晚了!”隨後吐血而死。他遺留下的兩個兒子都長的像鬼似的,一個嘴歪斜眼,一個瘸腿斷臂,沒過幾年,祁家就衰敗無存了。
  • 何點撫摸皇上的鬍鬚,不願做隨侍的親信大臣;謝安掩鼻回答妻子,不屑當達官顯貴。
  • 玉龍子,是唐太宗在晉陽宮中無意得到的。文德皇后將其放置在衣箱之中,在唐高宗李治出生後三日......
  • 張釋之不畏權貴,執法如山。(清玉 繪圖/大紀元)
    張釋之跪著幫老人綁鞋帶,從此更受敬重;杜子夏改戴小帽,讓人不再稱呼他不雅的稱號。
  • 郭詡 葛玄
    葛洪出外求學,博覽群書,兼通儒家、道家及醫術等學問;高鳳拿竿趕雞,因專心讀書,渾然不知麥子隨雨水流走了。
  • 公沙穆為人搗米,僱主竟與他結為好友;卜商結交優於己者,於是變得越來越好。
  • 《梁父吟》的古調迴響在山間草舍,自號「臥龍」的諸葛先生吟唱著慷慨的古曲,躬耕於南陽,相時而動。當皇叔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問對時,這位布衣智者終遇明主,從此一飛沖天,以恢復漢室為己任,創下一番可歌可泣的功業。而在南陽以北的遼東,尚有一位「潛龍」,終生在野不仕,屢次拒絕魏主的徵召,立志於教化一方,修善立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