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祕密:讓心臟更健康 大腦更聰明!
現代生活太吵?科學研究揭示,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時間,不僅能讓心臟更健康、壓力消退,還能幫助大腦神經元再生,提升思考力!立刻了解安靜的驚人療癒力。
健康新聞
中暑刮痧有效嗎?一文看懂原理與方法

編者按:中暑是夏季常見病,稍有疏忽,恐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刮痧作為簡單療法,操作正確的話,可以快速緩解症狀。本文詳述刮痧原理、方法與注意事項,幫助您安全有效的進行刮痧。

杭州「糞水」事件 專家解析水污染風險與應對

2025年7月,中國杭州市餘杭區爆發了一場嚴重的飲用水污染事件。居民們發現自來水散發刺鼻惡臭、顏色異常。儘管當地政府聲稱水質合格,並將異味歸咎於「藻類厭氧分解」,但大量證據和專家分析揭示,此次事件涉及水污染及政府信息隱瞞。

疲倦但不缺鐵?去檢查一下鐵蛋白吧!

薩布麗娜‧奎瓦斯(Sabrina Cuevas)起初並沒有在意自己的新習慣。她會在加油站停下來,裝幾杯冰塊,在白天一邊工作一邊咀嚼。後來變成每天四五杯,人們開始稱她為「冰塊女士」。

新研究發現五種補充劑可以自然治療抑鬱症

多年來,Stacey Stevens感到自己被困住了,她形容這種感覺就像想要「從自己的皮膚裡拉開拉鏈」——一種吞噬一切的黑暗,讓她不想存在。最終她的抑鬱症的解決方案並不是在精神科醫生辦公室或處方箋上找到的,而是以益生菌的形式出現的。

慢性疼痛源自大腦嗎?

慢性疼痛通常難以治療。諸如止痛藥、影像掃描或手術等常規手段往往效果不佳,患者陷入疼痛循環的同時卻沒得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大麻是噁心嘔吐病例增多的罪魁禍首

梅洛迪歷時數年的形象轉變——從300磅減到130磅——掩蓋了她內心的動盪,這種動盪與她看似健康的外表背道而馳。

善用8種強大情緒 重拾熱情人生

年輕時,我們的情緒往往會壓倒一切,驅動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變得更能掌控情緒,但也可能失去了年輕時那份情感驅動的活力。

黏液:揭示其在抵抗疾病中的關鍵作用

想像一下,你要穿越150個足球場那麼長的路,每個場地都被齊腰深的凝膠填滿,才能到達終點區並達陣得分。

科學證實:這五種保健品抗抑鬱最有效

科學證實,五種抗憂鬱天然方法,包括聖約翰草與Omega-3,能有效改善憂鬱情緒。深入解析功效與副作用,幫助你選對保健品。

擁抱的力量:減壓、提升免疫的天然療法

擁抱,不只是溫暖的安慰,它還可能是一種提升健康的天然處方。根據美國卡內基-梅美隆大學的一項研究,擁抱與免疫力、壓力管理甚至心臟健康都有密切關聯。這個簡單的動作,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

聯合國示警:1400萬兒童未接種任何疫苗

聯合國於7月15日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約有1430萬名兒童完全未接種任何疫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這些所謂的「零劑量」兒童的數量比2019年多出約140萬人,與2023年的1450萬人相比則差距不大。

魚油百百種吃對才有效 7大族群挑選指南

不少人聽說吃魚油對身體好,就一窩蜂跟著吃。營養師強調,不同族群需要的含量其實都不一樣。本文教你如何選對魚油,吃得有效又安心。

研究:肉桂補充劑或降低藥物的藥效

咖啡或燕麥粥裡撒點肉桂?可能無害。但新研究表明,把它作為補充劑服用時,可能會影響身體處理處方藥的方式。

游池風險:從眼睛刺激到呼吸困難

游泳雖有益健康,但用於殺死泳池中細菌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對眼睛、皮膚、肺部和其它身體部位造成傷害。淋浴等預防措施可以減少潛在的危害。

《自然》期刊公開審稿文件提升科研透明度

全球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編輯部於6月宣布,將全面公開所有科研論文投稿的同行評審過程,包括審稿人對作者的評語與修改建議,藉此提升學術透明度與科學信任。

罕病基因療法再釀死亡 Sarepta緊急喊停非行走患者使用

美國製藥公司Sarepta Therapeutics(簡稱 Sarepta)近日表示,其基因治療產品Elevidys在治療第二名非行動型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DMD)患者後,再次出現死亡病例,公司已暫停相關藥物供應與試驗。

最新研究:維生素C可激活皮膚年輕基因

想讓肌膚重現年輕光澤?一把草莓或一杯甜椒汁可能就是答案!最新研究顯示,維生素C不僅有眾所周知的免疫增強劑和抗氧化劑的作用,它不僅能保護皮膚,還可透過開啟未被激活的皮膚更新基因,在基因水平上逆轉皮膚細胞的基本衰老過程。

中年族群逆齡樂活 營養師談三大健康寶典

步入40歲的族群,開始出現生理機能和體力衰退等老化現象。本文中,營養師將教您如何從運動、飲食與營養補充三方面入手,保持活力與健康。

專家揭示糖類代謝真相與健康風險

我們常把糖想成是加在咖啡或甜點上的白色晶體,其實糖的形式多樣,而且真正有害的糖類,往往藏在你意想不到的日常食物中。

微生物組檢測—炒作多於科學?

當斯科特‧傑克遜(Scott Jackson)同他的妻子收到一份有關他們微生物組的檢測結果時,兩人都感到頗為好笑。

疾控中心:美國女性生育年齡上升至近30歲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6月份發布的一份國家生命統計報告指出,美國女性生育的平均年齡現已接近30歲,年輕女性初次生育的比例正在下降。顯示晚育已成為普遍現象。專家認為,這一變化與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職場參與增加以及避孕更容易密切相關。

重金屬如何劫持人體的營養通道

就像一個與營養相關的蹺蹺板,當我們的身體缺乏關鍵礦物質時,例如鐵、鈣和鋅,本該用於吸收這些必需營養素的系統,反而可能增加對有毒重金屬的攝取。營養素與毒素在腸道中爭奪同一有限的吸收通道,而在營養缺乏的情況下,腸道會放鬆警惕性,使更多的毒素得以通過。

菸酸可能有助於逆轉早衰

一項來自日本的開創性臨床試驗發現,菸醯胺核苷,一種維生素B3的衍生物,也稱為菸酸或菸鹼酸,可能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最新發現 食品添加劑或增加高血壓風險

最近研究發現,許多加工食品、含糖飲料中常見的、為保持食品新鮮與美味的添加劑成分——無機磷酸鹽,正逐漸成為醫學界關注的「隱形高血壓因子」。

美CDC停止推薦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6月份在國會作證時表示,儘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不再建議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但孕婦仍可依個人選擇決定是否接種。

屏幕與心理健康:兒童成癮行為背後的情緒真相

一項針對全球 30 多萬名兒童的研究發現,當兒童面對焦慮、憂鬱以及社交困難,而又很難表述這種情緒的時候,很可能選擇沉迷於手機、平板、或電腦之類的電子產品來應對這種困境。

長期服用減重與糖尿病藥物 或增眼疾風險

一項對上百萬名患者長達三年的跟蹤調查研究顯示,服用目前廣為使用的糖尿病和減肥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的病人,患上眼疾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一倍。雖然絕對風險不高,但因使用人數龐大,潛在影響仍不容忽視。

FDA試推新計劃 縮短特定新藥審核時間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啟動「國家優先審查憑證」試點計劃,針對特定藥品申請,大幅壓縮審查時間至1~2個月,優先處理與國家公共衛生需求密切相關的產品。

美CDC:疫苗防腐劑硫柳汞同自閉症無關聯性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025年6月底再次對外強調,一直備受爭議的疫苗防腐劑「硫柳汞」(Thimerosal)與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無明確關聯。

美衛生部長:四年內推動全民佩戴智慧穿戴設備

美國衛生部長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表示,政府將啟動大規模宣傳活動,鼓勵國民使用智慧穿戴裝置,作為提升國民健康計畫的一環。

共有約 670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