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華夏智慧與趣味
民俗探源
婚喪壽喜
文化博覽
《論語》說(57):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在魯國做過大官,對政治有透徹了解,非常智慧。孔子雖然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也想削去三桓,如墮三都,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等等,但是,反對「暴虎馮河」,而是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不贊成盲動,血氣之勇。
《論語》說
既往不咎
宰予
薛馳
2025年1月31日 8:28 AM
首席軍機大臣戰績大福祐更大 怎麼得到的呢?
清朝滿族章佳氏阿文勤公(阿克敦,西元1685—1756年)在家鄉是個名人,他曾任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國史館總裁,「文勤」是他的諡號。他的兒子阿桂(阿文成公)承受庭訓,平回部治事有功勞,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但是阿桂最大的功績福祐並不是透過殺敵的戰績而來。那又是什麼呢?
救世古鑑
福祐
寬和
清朝
文勤
阿桂
寬恕
2025年1月28日 9:20 AM
平安過新年!2025年值年卦與預言顯示的變革之道
古今的許多預言都指向2025年是一個大變化的轉折點。預言幫助我們認識未來,增長洞見能力,對避難消災、和幸福結緣來說也是一個參考值。按《皇極經世》2025年的值年卦是澤火〈革〉卦,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變革。我們從〈革〉卦結合古今的預言來參看一下2025年可能的變化與平安之道。
預言
救世主
2025年
值年卦
戰爭
瘟疫
經濟
革卦
預言今看
2025年1月27日 7:00 PM
《論語》說(56):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定《詩》,以《關雎》為第一篇,自有深意。孔子稱《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朱熹解說道:關雎之詩,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
《論語》
《詩經》
關雎
《論語》說
薛馳
2025年1月24日 8:09 AM
《論語》說(55):君臣關係的基本原則
魯定公愈加信任孔子,讓孔子「代行相事」,孔子主政三月,魯國大治。齊國害怕,就送去美女、良馬腐蝕魯國君臣。孔子辭職,開始周遊列國。一段君臣相遇、魯國中興的機遇被扼殺了。此乃千古之嘆!
《論語》
君臣
《論語》說
薛馳
2025年1月19日 9:09 AM
尾牙祭祀土地公從何時開始?傳說中土地公如何成神?
在人們的心目中,土地公是一位心腸善良,溫厚篤實,樂於助人的神明,無土不在、無處不在。在傳統民俗中,從土地公的「尾牙」祭開始,過年的序幕就展開了。那麼,祭祀土地公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土地公人身成神的傳說又有哪些呢?
尾牙
土地神
土地公
祭拜
祭祀土地公
后土
中華文化
民間故事
2025年1月15日 9:29 AM
元配寬容不倫婢女得到福報 正直知縣因一念不容下場悽慘
這是清朝時發生在蘇州吳江的真實故事,兩個故事一福一禍,對應一善果一惡報。轉身看當今社會,警世的力量可謂有增無減。
救世古鑑
北東園筆錄
因果報應
2025年1月9日 11:07 AM
《論語》說(54):事君盡禮,人以為諂
朱熹要人讀《論語》,不僅是讀經、解經,更是要讀者通過讀書而體察自我、規範自我。這時的讀者,不是單純的文字閱讀者,而像是一個求道者。
《論語》說
事君
盡禮
薛馳
2025年1月8日 8:28 AM
臘八時節吃臘八粥養生養心 品味豐富文化內涵
年末臘月裡的節日臘八最先到,此時正是小寒前後,天寒吃什麼暖身呢?許多人會聯想起臘八粥。中醫建議利用「臘八節」寒冬裡,早晨喝碗臘八粥,有補氣活血,驅寒保暖的效果。其實,臘八粥內含文化豐富,不僅能養生又能養心,此外「臘八」也和傳統過年的年俗緊密相繫,一起來看看歷史文化的傳承吧。
臘月
臘八粥
臘八
臘日
補氣活血
養生
養心
璀璨中華文化
2025年1月6日 1:09 PM
姜子牙的苦中之苦
根據《封神演義》,商朝末年,周室當興,姜子牙奉其師父元始天尊之命下崑崙山,身為將相輔助明主。在伐紂事業開始前,姜子牙首先經歷了一番磨鍊心性的痛苦過程,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本文就談談這段故事。
姜子牙
苦中之苦
封神演義
周文王
2025年1月5日 10:59 PM
《論語》說(53):子貢愛羊,孔子愛禮
禮之存在,表現出來,就是禮的形式仍能見到。告朔之禮雖不行,而每朔猶殺羊進廟,則使人尚知有此禮。如餼羊都廢止了,則此禮便痕跡都不存了,
《論語》說
告朔餼羊
禮制文化
薛馳
曆法
2025年1月1日 8:25 AM
這些小善行在上天眼中並不小 天道善報不會終止!
善有善報的價值觀是一種普世價值,在中華文化中極受到崇尚標榜。然而善報的事蹟不一定是表現在外的轟轟烈烈的舉動,可能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操守高道德標準的自我要求。一起來看發生在清朝的兩件事蹟。
救世古鑑
孝友大魁
善行
善報
2024年12月30日 7:00 PM
【救世古鑑】這樣的玩笑招來今生命運的劇變
平日裡朋友間開開玩笑、逗樂尋開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這些尋開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間引發意想不到的巨變,改變人的命運,是怎麼回事呢?來看兩則清朝的民間故事。
救世古鑑
玩笑
戲言
2024年12月26日 9:49 AM
《論語》說(52):「古之道」有多好?
射在中國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時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別標誌,貴族家的男子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射箭訓練。射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技能,而且成為身體和品德教育的課程,所謂「講德習射」。
《論語》
《論語》說
古之道
薛馳
2024年12月25日 8:27 AM
清代高評價的啟蒙教材《小學詩》(四):敬身 白話註譯
《小學詩》是清朝謝泰階根據宋代大學者朱熹所著《小學》而改編的兒童啟蒙教材,教導兒童立身處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為一段,所用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這是給兒童立教、明倫、敬身的啟蒙教材、詩教。作者謝泰階曾用這本教材教導自己的學生,並因此影響到社會,在社會上得到很高的評價。
小學詩
啟蒙教材
2024年12月24日 4:10 PM
《論語》說(51):是禮也?
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論語》說
太廟
祭祀
孔子
禮樂
薛馳
2024年12月18日 8:28 AM
沒有手機的古代小孩都玩些什麼?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困擾著現在的家長,那麼手機遊戲成癮一定排在首位。許多家長想幫孩子戒網癮,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那麼,在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都玩些什麼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適合我們現代的小朋友呢
七巧板
踢毽子
魯班鎖
孔明鎖
燕几圖
傳統運動
2024年12月12日 10:02 AM
清代高評價的啟蒙教材《小學詩》(三)明倫:長幼朋友 白話註譯
《小學詩》是清朝謝泰階根據宋代大學者朱熹所著《小學》而改編的兒童啟蒙教材,教導兒童立身處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為一段,所用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這是給兒童立教、明倫、敬身的啟蒙教材、詩教。作者謝泰階曾用這本教材教導自己的學生,並因此影響到社會,在社會上得到很高的評價。
小學詩
啟蒙教材
明倫
2024年12月12日 9:54 AM
《論語》說(50):吾從周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論語》
《論語》說
夏商周
傳統文化
薛馳
2024年12月11日 8:28 AM
【救世古鑑】「敬字」得福報解災難 不「敬字」招厄運
古來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紀錄,驗證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來風。本文續上篇:【救世古鑑】倉頡作書「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後有神力嗎?繼續提供正反兩面的實例來互證。
救世古鑑
敬字
金甲神
善報
倉頡
文字
惜字
敬字亭
字爐
聖蹟亭
2024年12月10日 7:36 PM
清代高評價的啟蒙教材《小學詩》(二)明倫:父子君臣夫婦 白話註譯
《小學詩》是清朝謝泰階根據宋代大學者朱熹所著《小學》而改編的兒童啟蒙教材,教導兒童立身處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為一段,所用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這是給兒童立教、明倫、敬身的啟蒙教材、詩教。作者謝泰階曾用這本教材教導自己的學生,並因此影響到社會,在社會上得到很高的評價。
啟蒙教材
小學詩
明倫
2024年12月5日 11:16 AM
《論語》說(49):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論語》
《論語》說
祭祀
八佾
薛馳
2024年12月4日 8:27 AM
古代的冠禮怎樣進行?成年禮的重要精神是什麼?
在成年禮的「加冠」這場生命禮儀中,德、禮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關係是以「德」為本,是「以德制禮」,以「禮」為末。因此,「德」是為成年禮的核心樞紐,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同時能夠承擔家庭國家責任的男子是成年禮的重要依歸。
中華文化300問
成年禮
冠禮
弱冠
2024年11月29日 8:52 AM
清代高評價的啟蒙教材《小學詩》(一)立教 白話註譯
《小學詩》是清朝謝泰階受到朱熹《小學》啟發而改編的兒童啟蒙教材,教導兒童進退灑掃、立身處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為一段,所用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這是給兒童立教、明倫、敬身的啟蒙教材、詩教。作者謝泰階曾用這本教材教導自己的學生,並因此影響到社會,在社會上得到很好的評價。
啟蒙教材
小學詩
2024年11月28日 9:33 AM
《論語》說(48):祭如在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論語》
《論語》說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祭禮
薛馳
2024年11月27日 8:28 AM
【重溫好話】 修身處世三奇書(三) 《小窗幽記》的處世格言
世人醉於名、醉於利、醉於聲色車馬,無論朝野一樣的昏昏逐逐,無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記》的輯者見狀想提供一服清涼散,讓人人解醉!
小窗幽記
處世格言
修身處世三奇書
格言
清言
2024年11月26日 9:23 AM
《論語》說(47):知禘者之於天下,了如指掌?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論語》說
祭禮
了如指掌
薛馳
2024年11月20日 8:24 AM
古人見面的揖禮 傳承數千年的精神是什麼?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中華文化300問
作揖
禮樂
拱手
2024年11月19日 8:09 PM
《論語》說(46):杞宋無徵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論語》說
禮樂文明
八佾
薛馳
2024年11月13日 8:24 AM
【未解之謎】巧合還是命中注定?改變歷史的大風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命中注定
大風
朱元璋
劉邦
印度人
赤壁之戰
東南風
未解之謎
印度文化
2024年11月12日 9:54 AM
上一頁
1
2
3
4
...
下一頁
共有約 4894 條記錄
【品讀唐詩】孟浩然的峴山第一詩
半仙之戲——鞦韆
【岳飛傳】以寡擊眾 岳元帥親自上陣
從壓抑到覺醒:一個家庭走向光明的心路歷程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看商朝兩都城遺跡 揭開三千年前中國園林主題樣貌
七碗茶一碗一層境 盧仝《七碗茶歌》仙境真在茶水中?
三癸亭收錄千年前一段光彩文史 不負為天下第一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