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紐約報導)4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執政屆滿100天。隨著聯邦政府加快收緊移民政策,與紐約州及地方政府之間在移民議題上的政策立場日益鮮明不同。川普政府持續強化執法與公共安全措施,而紐約政界則延續庇護城市立場,強調保護移民權益。
就在執政百日前夕,川普於4月28日簽署三項行政命令,顯示其第二任期將延續強硬移民路線。其中首項命令直接施壓「庇護城市」,包括紐約、芝加哥與洛杉磯等,要求司法部與國土安全部在30日內公布不配合聯邦移民執法的地方政府名單,並評估可撤銷的聯邦資金。命令更規定,地方官員若妨礙移民執法,將依法追究民刑事責任,同時確保非法移民不得享有社會安全、公共住房等聯邦福利。
在聯邦政府加強移民執法之際,紐約州官員則持續維持較寬容的立場,表達對移民群體的支持。
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29日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川普重新執政以來,該辦公室已發起或加入15起訴訟與22份法庭意見書,捍衛包括出生公民權、教育、醫療與選舉權等多項基本權益;她並特別提及三度提交意見書,反對川普政府提前終止委內瑞拉與海地移民的「臨時保護身分」(TPS)。
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則在聲明中提到之前處理一宗移民家庭拘留事件時展現對人道考量的重視。先前有移民母親與其子女在紐約州Sackets Harbor被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拘留,霍楚辦公室隨即聯繫白宮與國土安全部官員協調釋放,最終在11天內促成該家庭返回家中。
不過,紐約市的庇護城市政策亦引發部分執法與治安問題關注。智利籍非法移民馬里奧(Mario Bustamante-Leiva)近日在紐約與華盛頓特區涉嫌多起竊盜案,包括竊取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的Gucci錢包。據了解,他曾在紐約市因竊盜被捕,卻僅獲發出庭通知單後即被釋放,未通報聯邦單位。紐約市現行庇護政策禁止地方警方與聯邦移民局分享嫌犯身分資訊,即使對方為非法移民。
前曼哈頓檢察官貝德羅(Mark Bederow)告訴《紐約郵報》,現行庇護政策削弱執法力道,導致重犯者重返街頭,他指出,犯罪移民若能依法移交ICE處理,許多案件本應可避免。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