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中國園林】

看商朝兩都城遺跡 揭開三千年前中國園林主題樣貌

作者:允嘉徽
泛著波光的水池,邀人遙想三千多年前的早期商人的城池風景。(示意圖)(農本木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2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當我們提起中國古代園林,你的腦中是否浮現出曲水流觴、柳暗花明的詩意畫面?如果將時光倒轉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那時是否有中國式園林?園林的主景觀將是什麼呢?三千年前的古代園林的實態已經不復尋覓,然而,從考古發現中我們還是可以尋找到蛛絲馬跡,經過考古工作者的智慧拼圖,得以解開一些謎底,讓我們先來揭開早商的中國古代都城園林的原貌。

從考古探尋古中國園林的蛛絲馬跡

歷經三千年的風雨,在河南偃師和鄭州這兩地的商代早期都城——「偃師商城」遺址和「鄭州商城」遺址中都發現了作為宮城園林核心景觀設施——水池遺址。這些發現清楚地展示:中國的園林,最早已經可追溯至距今三千多年前!

早商都城中的人工水景

甲、偃師商城

偃師商城遺址西距洛陽市約30公里,位於河南省偃師市城關鎮,測定始建的年代約當公元前1636年—前1556年,屬於早商時期的都城,存在200多年。偃師商城由小城和大城組成,小城始建於夏商之際,宮城則位於小城南部,邊長180~200米。在宮城南部已發現十幾座宮殿建築基址,在宮城北部有水池遺址,東距宮城東牆約25米,北距宮城北牆25~27米,西距最早的宮城西牆約27米,南距祭祀區北圍牆和第四號宮殿北部院落北圍牆5~6米。水池可以說是為宮城北部的池苑主景。

這個大型水池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所造的園林池苑設施。怎麼知道的呢?水池形狀規整,為長方斗形,其西北—東南的走向與其南側的第四號宮殿的建築方向基本一致。遺址部分坍塌,現存池槽東西長約128米,南北寬19~20米,槽底中部一帶深約1~1.4米,復原最深約2米,池底部四周略高於中心部,而且池壁是用石塊精心壘砌的。

更令人驚歎的是,大規模發掘後,找到了水池兩端的人工水道,西邊一條是進水道,從外城(大城西一城門外側)的護城河引水進都城後,南折再右折入大水池;東邊對應的一條則是出水道,穿過宮城東牆、穿越小城東牆,經大城東一城門門道下出城,流入東南部的自然湖泊——古湖泊鴻池,整個河道走向呈現「倒几」形。後來,又發現一組走向呈「一」字形的人工石構水道連接宮城池苑,測定始建年代早至小城建造時期,且在大城修建時進行了局部改建。

整組精心設計、建造而成的人工活水設施——水池不僅為宮城內提供持續的活水,而且大型水池兼具了園林水景之美,被考古者視為是與宮城內的宮殿建築群相配套的園林設施。這個從夏朝入商朝之際的早期都城——偃師商城已經將園林池苑正式納入宮城建築的布局中,開展了中國古代宮城園林景觀的先河。

引水造池苑是古代宮殿園林造景的核心元素(概念示意圖)。(Shutterstock)

乙、鄭州商城

在河南省鄭州市區東部發掘出的鄭州商城遺址也是一座早商時期的都城。鄭州商城有內城和外城,宮殿區位於內城的東北部,這裡曾發現大面積的宮殿夯土台基。鄭州商城同樣出土了一個大型人造水池,位於宮殿區北側,水池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20米,長寬比和偃師商城類似而面積略小。池壁和池底也是砌石且先用一道料礓石鋪墊(料礓石是潮濕環境下防潮加固的理想材料),池壁用卵石壘砌,池底則用石板平鋪。

宮殿區北部的這個水池的設施面積很大,當是鄭州商城宮殿區的一重要組成部分。在水池南側還發現了一段用石板砌成的地下水道遺跡,方向與水池一致,可能是水池的進水道。這個鄭州商城中的水池設施和偃師商城的池苑如出一轍,是都城園林景觀的中心,且具有生活用水功能,且水池很接近宮殿建築群,應當便於商王、貴族們的生活與遊憩。

商代都城園林遺跡的特色

從這兩處商代早期都城宮城內的園林遺址來看,商代的宮廷園林呈現出幾個共同特色:
1. 以水為主元素,建構景觀,以水池作為中心焦點,開創了中國古代池苑園林的原型。水池寬廣,設計精巧,施工講究,兼顧美觀與實用。
2. 大水池形狀規整,位於宮城北部,符合五行的水方位,走向與緊鄰的宮殿平行,呈現出初期園林的秩序美。
3. 人造大水池毗臨宮殿建築群,便利商王與貴族的生活與休閒利用。

這些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展現了中國園林濫觴的樣貌,讓我們看到:早在三千多年前,水景就已是都城中的一道風景,池苑更是兼具景觀藝術與實用功能。皇家園林的宏偉與幽深,其根脈在商代的土壤中就已萌芽了。而且皇都的城構–護城河圍繞城垣,其中大城包小城、小城包皇城,以及城中的池苑造景,與今天的紫禁城對比來看,令人驚歎古今的皇城構造大體上並無二致,這又是一個中華文化傳統淵源流長的例證!

資料來源:
劉振東:《古代都城園林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隊:《河南偃師商城宮城池苑遺址》,《考古》2006年6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92年度鄭州商城宮殿區發掘收獲》。陳國梁 曹慧奇 谷飛(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偃師商城遺址2004—2023年考古工作收穫——紀念偃師商城發現與發掘40周年》,原文刊於《華夏考古》 2024年 第2期。

@*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佩;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佩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 登上岳陽樓遠眺,江湖上煙波無垠,山水間波光雲影,或晴或雨氣象萬千。歷代有哪些好詩文好圖畫,描繪雄渾雋永的岳陽樓?
  • 好山水、好樓臺、好文收!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閣的勝宴上一氣寫就長序《滕王閣序》,視野宏大、博古繫今,序後短歌詩情富麗流暢、氣概蕩氣迴腸,讓滕王閣的盛名遠播,成了江南最早成名的觀景名樓,久久吸引後代之心。
  • 晚王勃一世紀的韓愈從小就心慕滕王閣盛名,他讚滕王閣臨水觀景之美「瑰偉絕特」,在江南「獨為第一」。滕王閣是江南歌臺舞榭,規模富麗桂殿蘭宮,規模有多大呢?
  • 鸛雀樓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四大名樓之一?沈括薦賞登鸛雀樓三大名詩,氣象各是不同,各有何所長?想像黃河中矗立著壯觀奇巧的鸛雀樓,奔騰的黃河水、高遠的鸛雀,烘托鸛雀樓的高遠氣象。知道鸛雀樓和黃鶴樓有何相似之妙處嗎?
  • 幾千年歲月的滌蕩,黃鶴樓「天下第一樓」的地位屹立不搖!黃鶴樓矗立在浩湯長江之上的雄渾俊姿,如黃鶴展翅的律動之美,是視覺上一絕。此外還有什麼絕妙之處?
  • 回顧中華建築中的亭臺樓閣,典麗瑰偉數不勝數。觀光賞景的樓閣、啟示人生的教化亭臺、傳承文化的藏書樓閣、巧技偉構皇宮亭臺樓閣、萬夫莫開的關塞城樓、鐘鼓樓和佛道寺院樓閣。多少朝代的輝煌、多少文明的精神,都典映其中。亭臺飛簷幾度勾留風雲;樓閣軒窗來再連繫古今!
  • 天壇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據說,一位法國建築專家到此遊覽後,感嘆道,摩天大廈沒有祈年殿那種高大與深邃的意境,達不到祈年殿的藝術高度。
  • 避暑山莊位於河北承德市,佔地面積約500多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著名的帝王宮苑。這座佔據半個承德市的皇家園林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100多處建築,集古代建築藝術、園林藝術之大成,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瑰麗的藝術風采。 華夏名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