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為何二千錠白銀會變成水

作者:泰源整理
李翁賺了不少錢,想幫兒子存下來。(Grok AI 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120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時期,宛平縣有一戶叫李榮的人家,家產積累達萬金,他把銀子二千錠放置在一個石池內,然後埋在臥房前面的花卉欄下的土中,上面蓋上石板,並植上各種花卉,只有他的妻子知道,連兒子也不知道。

後來李榮病故,兒子縱情酒色,家中的財產已經蕩然無存,就將住宅轉賣給一位姓陳的老翁。母親因為兒子太過揮霍成性,也沒有把住宅中埋藏著銀子的事告訴他。後來家中日益貧困,李榮的兒子只能出外當雇工,歷盡了艱難困苦,到了隆冬時衣食不足,便開始痛悔和自責。母親知道他有悔改自新的意思,就說出原住宅中藏有銀子的事。兒子非常高興,請人拿著鍬鋤,一同到舊居求見主人,守門人有意索取錢財,拒絕他們進門,不與他通報。

此時李榮的兒子大怒,大喊大叫,聲音傳入屋內;陳翁不得已,只好出來接待,並問他來的緣由。李榮的兒子把母親說的話告訴了他,並要帶人進去發掘。陳翁又問銀子藏在什麼地方?李榮說藏在臥房前面的花卉欄下的土中。陳翁說:「銀子是你父親的東西,我怎敢冒領呢?只是這間房是我的臥室,您暫且等一下,讓內人(自己妻子的謙稱)到別處去,就任憑你進去挖取。」於是他就命下人準備酒菜款待,又悄悄地湊近一小童孩耳邊,低聲地告訴了小童,讓他趕快聚集家人到那裡挖地取銀,事完之後前來報告。陳翁殷勤勸酒,想藉此來拖延時間。而李榮的兒子意不在酒,坐了一會兒,就三四次起身,陳翁一直勉力挽留,等待小童來報事完的消息。

好一會兒,小童進入屋內說可以了。陳翁以為銀子已經到手,便與李榮的兒子一起走到花卉欄下。李榮的兒子看見泥土好像新挖過的一樣,就很懷疑,再讓人舉鍬掘地,泥土很鬆,心裡更氣憤了。等到快掘到石板時,忽然在石板的角落見到有兩錠銀子,陳翁的家人都圍著在觀看,沒有不驚訝的。李榮的兒子更加相信銀子已經被屋主人盜竊了,而這兩錠銀子只是他們家人出錯而遺漏在那裡的。等到挖開石板時,發現裡面全都是白銀,將它們一一數完後,總共得一千九百九十八錠,加上先前所得到的兩錠,與母親所說數目完全符合。

李榮的兒子喜出望外,立即用兩錠銀子來謝過陳翁,其餘的讓手下人扛回家。陳翁開始時已經答應過他,也不能和他爭辯,只是悔恨家人不聽他的話,大罵不已。陳婦說:「我們才剛剛挖土起石,是我親自督促的,哪裡見有銀子呀?只看見一池清水而已。我還因為泥土沾污了我的手指,就掏少許水在外面洗了一下手,仍然用土掩上。剛才正和眾人私下譏笑李榮的兒子胡說八道呢,想不到現在水又變成銀子了。」陳翁這才嘆息著作罷。

(這件事是《涇林續記》作者周元暐從朋友閔小洲那裡聽來的。閔小洲在京辦事時親眼見到這件事情。閔是一個誠實人,所言不會是假的,因此周元暐把它記錄下來,收錄在《涇林續記》中。)

《涇林續記》還記載了一件極為類似的事情。有一商人叫盧廷選,在川湖之間做生意,每當經營有所獲利之時,就將銀子投入一個罈子中,時間長了,銀子就裝滿了罈子,他就把一對金釵放在罈子上面,藏在密室的土中,偶爾被小兒子看見了。小兒子等父親出門後,就私下發掘開來,用手去摸銀,原來都是水,摸遍罈子,竟然什麼都沒有得到,於是又用土將其掩蓋。

後來父親想用銀子,就挖開所藏的罈子,發現罈子上面的金釵丟失了,心中有所懷疑,而罈子內的銀子仍是滿滿的。當他將銀子取出一半時,見到一枝金釵,取到罈底時,又見到另一枝金釵。他復驗了銀子的數目,也沒有短少,但不知道那兩枝金釵為何會倒放在那裡。後來父親偶爾給兒子們說起這件事,小兒子聽了不禁臉色大變,父親懷疑是他做的事,就追問他,但他始終不肯說。後來小兒子才對朋友說了經過,這件事才得以傳開來。

父親收藏的銀子,兒子尚且不能私取,那麼前面李榮家的銀子,陳翁哪能隱瞞而據為己有呢?那銀子化為水,也是很自然的事了。這兩件事很相似,一併記錄下來以警戒貪心的人。

資料來源:《涇林續記》@*#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