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華文化】

「絕對」難得 趣味與內涵雙絕的對聯

作者:允嘉徽
清代歷史建築望江樓有一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下聯要怎麼對?幾度春秋,攪動才人文思。(示意圖)(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104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一些中華古代建築物門廳及柱子上,多有鐫刻或張貼懸掛對聯,形成中華文化的一特色風景。對聯也稱為聯語、對子,是字數相等、結構相似、音韻相諧、意義相關的一對句子組成上下聯,普遍應用在華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門聯、楹聯、壽聯、輓聯、春聯等等;古代士子、文人也常在不同情境中「作對」遊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清高宗乾隆皇帝南巡時,有一次御駕經過順天府通州。「通州」觸動了乾隆帝的對聯雅興,就出了一聯令侍臣來作對。
乾隆帝的上聯有十三個字,以南、北和通、州四個字串連,云:「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當時文豪紀昀(紀文達)也是侍臣之一,立馬就對了下聯,云:「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上下聯合一: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瞧,這東西、南北,當鋪通州,對得的確工整極了。然而,如果細細品味,是否覺得缺了點什麼趣味兒?

詼諧對聯 開印大吉封印大吉

清朝時,某年元旦,開封文武百官進見巡撫賀歲,中丞將百官引入,說道:「開封府有一副對聯,由來已久,出句為上聯。」中丞當時說出了下聯:

開封府開印大吉,封印大吉
黃泌廳黃水安瀾,泌水安瀾

黃指黃河,泌指泌水,水能載舟能覆舟,尤其黃河決堤的大患成為歷代防治的大事,河水能安靖,百姓安居樂業。河南位於黃河的下游的流域,故而黃河安瀾就是地方的大吉事也。而「官印」就是權威的表徵,也是安定邦國的象徵。大家都說是難得的巧對,巧合又吉祥!這對子除了陳述事實之外,就多了人文的情味。

千古名聯待絕對:望江樓上望江流

望江樓今景。(Shutterstock)

清朝時建造的崇麗閣位於成都望江樓公園,題有半對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它看似平淡,傳名於世幾百年,但難得佳對,依然挑動文人墨客對出「絕對」的雅興。此「望江樓,望江流」上聯,動靜交織,情景相融。上乘的對聯不但要格律工整,而且詞性也得相合,更要聯意相合,相得益彰。

聯中的「望」與「流」為動詞,「千」則是數量詞,要能工整對上,增加了難度。從清末以來所對的下聯也不少,都不是絕對,人們覺得境界和上聯無法媲美。現存一對聯如下: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望江樓和印月井都存在成都望江樓公園。這對聯對得很工整,但不是「絕對」,因為在形式上有三大不足:第一是「月影」乃為名詞,和兼具動詞和名詞的「江流」之詞性不對稱;第二是「千古」和「萬年」詞義相同,是典型的合掌對,為詞家大忌;第三是下聯的境界侷限於一井,和上聯的江流千古開展的氣勢與悠久的歷史跨度無法相稱。此外,「印月影」只描繪了月影入井的靜態景象,純屬寫景,而沒有情景交融的人文風采。

月井九州月影九州 佛閣十方 佛樂十方

莫期生先生將下聯「萬年」兩字改為「九州」,克服「合掌」的毛病。上古時代大禹治天下為「九州」,一詞帶入了悠久的歷史內涵: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九州,月影九州

「月井九州」聯繫著神州大地上古人的樸素的、崇尚自然的生活,「月影九州」連結了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曠邈思緒,激發人追索生命真諦的人文情懷。

為了打破月井聯從地面俯觀井月的狹小視野,他又出一對,對聯如下: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崇佛閣,崇佛樂,崇佛閣中崇佛樂,佛閣十方,佛樂十方

崇也是動詞,指崇敬、信仰的內心活動。樂既是動詞的歡喜(在本聯中衍生出形容詞、副詞的意義),樂又是名詞的快樂自在之意。佛家說普天下為十方,天下之人都信佛修佛,修煉覺悟的人在十方世界任何處都喜樂大自在。

雨閣九霄 雨落九霄

近年有雲松先生對了一聯,以「聽雨閣中聽雨落」的無邊高度、不凡氣勢,打破「印月井中印月影」侷限,擴展想像空間,添一佳話: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聽雨閣,聽雨落,聽雨閣中聽雨落。雨閣九霄,雨落九霄。

聽雨閣源自於成都望江樓公園中的建築「崇麗閣」。下聯的「聽」和「聽雨落」之聲沒有「望」的開展遼闊,不過也具有「雨落九霄」的不凡氣勢和玄奇的想像空間。

後語

幾度春秋,對聯這一顆中國文學中的明珠,依然晶瑩。一些前人留下的半片聯,挑動許多才人的文思波動如長江之翻湧。例如「江樓千古,江流千古」的對句從「月井萬年,月影萬年」到「雨閣九霄,雨落九霄」或「佛閣十方,佛樂十方」的跨度超凡,不僅在具體形象上有大差距,在思想境界上更有無限的跨越,彩繪出中華文學無邊的奇麗,讓人難忘。

有前人以蜀漢諸葛亮的生平,展延上聯奇句:「守二川,排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點四十九盞明燈,祇為一身受三顧。」這上聯中含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字,敘述諸葛武侯平生事,等待後人展才情「作對」。

在我們的生活中、環境中,無論具體或無形的存在,都有種種「絕對」的聯結,中華文化賦予它璀璨,也啟悟後人精神層次的昇華。

資料來源:民國 徐珂《清稗類鈔》《大紀元時報》@*#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張居正說:此可見取人者,固不可以無過而苛求,亦不可以有過而輕棄也。是道也,在人君尤所當知,蓋人材識有短長,氣質有純駁。自非上聖大賢,孰能無過,顧其立心何如耳。
  • 笑話人人愛,古人和今人說的笑話可有合拍之處,或是笑點異曲同工?一起來看一則出自東漢邯鄲淳《笑林》的古代笑話:誰殺了陳佗?
  • 此章孔子深嘆世人不知所以為仁之方。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惡。己心真能好仁惡不仁,則當其好惡之一頃,而此心已達於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雖知重仁道,而多自諉為力不足,此乃誤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惡。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