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獨處時光,都是千金難買的非凡歲月

作者:黃駿基
獨處時光,看似無為,其實是生命潛藏的驅動力——正如春日深山裡無人欣賞的桃花,依然靜靜綻放。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夜深了。一日的忙碌,終於有空暇時間坐在書桌前審視自己。牆上的老鐘鏗鏘敲打著十二聲的脆響,夏日夜風自紗窗外徐徐吹拂在臉頰,霎時心中湧入一股沁涼。家人都睡了,此時唯剩自己獨坐桌前,些許的孤獨感,些許的安頓感,心中還有淺淺的釋然。

在喧囂的世界裡,獨處並非孤單,而是一種返璞歸真的靜謐,是與自己深度對話的非凡時光。生活中的獨處時光,其實都是生命中千金難買的非凡歲月。人們在獨處中所獲得的心靈自由與創造性火花,應是繁華難求、眾聲之外的珍寶。

獨處時寂寞嗎?其實獨處的價值,在於它是千金難買的心靈奢侈品。

獨處是清洗心靈雜質的泉源。當我們遠離外界的噪音,內心得以聆聽最純粹的聲音。如莊子所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獨處使人與宇宙連結,進入超越自我的境地。

許多文學、哲學與藝術作品都是誕生於獨處的靜夜。比如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於瓦爾登湖畔自我放逐,卻寫出了對自然與人生深刻的洞見。他說:「我從未孤獨,除非在人群之中。」宋代蘇軾也在貶謫黃州後,在那段孤寂歲月裡創作了《赤壁賦》,展現其不凡的宇宙哲思。

所以,獨處不是逃避人群,而是自我整合的儀式。它讓人正視內心、傾聽真實情感,進而蛻變與昇華。古今文人眼中的獨處,都有一種靜謐之美。一如杜甫《江村》:「久客得佳境,獨行無伴遊。」則說明久居人間,最美風景來自獨行之中。再如李清照 :「人比黃花瘦。」這句話中含意,說明她在獨處中化孤寂為詩意,成就了其千古詞章。

這些獨處的時光,看似無為,其實是生命潛藏的驅動力——正如春日深山裡無人欣賞的桃花,依然靜靜綻放。在這樣的塵囂歲月裡,您會想以什麼方式捕捉自己心中最深的獨處瞬間?會是抒情的、哲理的、還是幽默帶點俏皮的?

不論何種方式,我相信生活中的獨處時光,都是生命中千金難買的非凡歲月。我們不會只想「寂寞存在」著,應是更想做一位「精彩活著」的最佳代言者吧!

 

獨處是清洗心靈雜質的泉源。當我們遠離外界的噪音,內心得以聆聽最純粹的聲音。(周明 提供)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滿園的楓紅是序 整座山的風聲是引言 字裡行間澎湃的暗喻似風嘯
  • 青帶鳳蝶
    妳適巧駐足於夏天的位置而我的心 仍在春日逗留!是誰准妳停歇?
  • 入山,看見石階啜飲了過量晨露 日日橫臥林間醉看著古今生命的榮枯 拾級而上的崎嶇
  • 天地裱成一幅圖騰 恍惚中 一道暮光擁紅霞為翦 初墜的紅楓婉拒與夏天對話
  • 兒時就經常老人們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時光已到了三九,北方的冬天也到了最冷的季節。兒時的記憶裡這季節是滴水成冰,是我和小夥伴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到冰湖上快樂的去滑冰的季節。而現在的天氣卻出奇的暖和,反常的令人驚奇、咋舌。
  • 「在郊區有一塊地,那真的很美好!」來春說。我似乎能聽出這話裡的得意。或許,在這片她小時候瘋跑瘋鬧、捉魚爬樹、恣意成長的土地上,她能迎來中年的蛻變,重覓兒時無憂光陰。
  • 杜甫詩中的「歸年」,是一種鄉愁,也是一種象徵——對真正「家園」的渴望。或許,創世主正是有意在造人之時,將「思鄉」的因子埋在人心深處。它不僅是一種人性的溫柔,更是喚醒世人的一種密碼——提醒我們:不要忘了自己真正的家
  • 衝出牢籠,天高地闊,自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美好。就像一隻鳥,天空才是它的世界。是誰在我的腦海裡對我說:「你也是美麗的荷,到你的天地中去吧。」
  • 入夜之後,電線 暫時安頓了南飛的群燕 但仍未止住對一首情詩的喧嘩 苦楝樹與苦楝樹之間有張粉紅的網 那是誰作繭自縛的囚籠?
  • 那個時代的年輕父母大多是雙職工,在無盡的政治運動和繁忙的工作間隙如何養育小孩子?特別是上幼兒園之前的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從老家接來的姥姥或奶奶,那麼你肯定也有一位自己的「大媽」。這位大媽通常是上了歲數的家庭婦女,家中子女多已被自己帶大,因此在白天的閒暇裡可以幫忙照管小孩,補貼家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