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富翁兼特工 變身深層政府吹哨人

文/甄宇
《內部敵人》影評:億萬富翁兼特工,變身深層政府吹哨人。(乾淨世界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34
【字號】    

選舉舞弊和深層政府都是被絕大部分主流媒體妖魔化的話題,影片《潛伏》(或《內部敵人》,The Enemy Within)卻以富豪兼特工派屈克‧伯恩(Patrick Byrne)的獨特視角,大膽揭露出市場的不當行為與操縱、情報機構的腐敗與黑暗,成為這個時代最具爭議的吹哨人之一。

關於這個男人的真相遠比小說更離奇。《潛伏》的主角伯恩原本是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曾一度被譽為華爾街先知。然而,揭露金融市場操縱行為使他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伯恩與俄羅斯女生瑪麗亞‧布蒂娜的偶然會面,更讓他深度捲入通俄門調查。隨著深入政治間諜領域,伯恩接觸到越來越多的高層陰謀和醜聞背後的暗箱操作,這些黑暗牽涉到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最有權勢的政治人物。

揭露真相會結下盟友,同時也意味著樹敵。伯恩發現,對真相的追求是以個人付出為代價的,包括工作與生活、財富、資源、時間和精力等方方面面,甚至死亡威脅。在當今的社會,正義與良知讓位於利益,正確與錯誤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禁讓人思考,作為一個個體生命,什麼是最優先的、永遠不能讓位給其它的、必須守住的價值觀?哪裡應該是道德底線?

影片如實記錄了伯恩的陳述,其中一些陳述在影片後來得到了人和/或物的佐證,但有些又根本無從查證,再聯想到伯恩的特工身分,於是留下無限思辨空間。尤其是導演在片首直接提示:影片既有基於主角未必正確的回憶,又有戲劇化的成分,所以不應被當作事實來看,所以《內部敵人》應該算用紀錄片方式拍攝的劇情片。正如影片中引述的伊索名言:每個真相都有兩面,在採信任何一面之前,我們應該兩面都查看。

伯恩博士從小就擁有攝影式記憶,一副撲克牌看過一遍之後,就可以依序說出每張牌的點數和花色。《內部敵人》的敘事也結合了伯恩的這一天賦,將一張張具有寓意的紙牌作為一段內容的小標題,既有提示作用,又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是對華爾街與深層政府的各種暗箱操縱的嘲諷,同時使對沉重黑暗話題的敘事有了輕鬆戲謔感,甚至讓人回想起伯恩小時候說出紙牌上面的字時,那雙清澈的眼睛、肯定的語氣。

導演馬修‧塞耶在講故事方面具有超凡能力,他的劇本和紀錄片作品曾經贏得14項泰利獎,並在全美各地的電影節上獲得多項導演獎。

影片《內部敵人》雖然只有三集的體量,但情節跌宕起伏,敘事方式獨特生動,扣人心弦而又耐人尋味,是這個時代不容錯過的影片。

目前電影已在乾淨世界影視GJW+,訂閱可觀看:https://www.ganjingworld.com/s/MRjqreqe6K

責任編輯:李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身在體制中的人,你想憑良心做一點事,但終歸很難。也許你有專業水平,有領導能力,是這個領域裡的頂尖人才。可是你也過的很艱難,體制絞肉機的傾軋,就是如此這般。
  • 一個律師。優秀的律師,他是明白真相的,他是想捍衛法律尊嚴的,他也是法學界的一代高材生啊。可空有一份抱負,卻也無力改變現狀,想突破律師行業的局限,想為法治事業做點貢獻,可終究無法實現青年時代的理想。直到那天,他接下了那個為大法學員申冤的案子。
  • 影片《千年一遇》所呈現出的,按照「真、善、忍」做好人、從而歸正人心、提升道德的神奇力量,正是人們千百年來一直期待的,可以引導人類走出現實危機、走向美好未來的洪大慈悲與善意!
  •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改編自熊頓的真實故事,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子在面對癌症這個巨大的困難時,如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部電影不僅讓觀眾在笑聲中流淚,也讓人重新思考面對生活挑戰的方式。我們通過3個關鍵步驟,解析《滾蛋吧!腫瘤君》中的樂觀力量,並探討如何在困境中找到生命的希望。
  • 世間的痛苦和快樂都是相對的,在他進來之前,你覺得自己是境遇最差、最倒楣的人。然而命不好的他,中大獎才有機會出國旅遊,因為打了新冠疫苗導致免疫系統崩潰的他卻依然樂觀快樂。他說,人早晚有天命到的時候,他說他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東西。
  • 《我家的事》是由新銳導演潘客印執導、改編自其金馬獎入圍短片《姊姊》的劇情片,描繪一個台灣鄉間家庭的四位成員:尋找身世之謎的姊姊小春(黃珮琪 飾)、半路認父的弟弟夏仔(曾敬驊 飾)、想逆轉人生卻陷入困局的老爸阿冬(藍葦華 飾)、挑戰人工受孕的媽媽阿秋(高伊玲 飾)。他們在生活的縫隙中掙扎,努力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家人。
  • 無論是誰,只要入了黨、團、少先隊員,就是共產邪靈的一分子,就是受到共產邪靈控制的。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勇士敢於與中共決裂,選擇「三退」,越來越多的正義人士站到法輪功一邊,努力傳播真相,與法輪功一起反中共的迫害。
  • 《健忘村》中對人性貪婪有著生動刻畫與辛辣諷刺,老村長的財富欲、石員外的帝王欲、春花與劉大夫的情愛慾等,林林總總,即使被忘憂洗腦,忘了自己是誰,都沒有忘記慾望。但這裡更想聊的是影片中的隱喻,比刻畫人性貪婪更耐人尋味。
  • 電影開篇呈現的是徐昌大如何出主意幫鄰居解決雞蛋被偷的難題,類似手段也常見於徐昌大的競選權謀中,其後果甚至對當今韓國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觀影過程中,甚至電影結束後仍會讓人思考:為了實現正義的目的,是否可以不擇手段?
  • 大時代下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值得被後人稱頌。各種文獻、照片與祖父輩的回憶,都可以成為電影或電視劇的故事藍本,用更多元的形式留給下一代人,也算是一種傳承。希望自己也能持續書寫這些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迷人的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