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華文化】

元宵猜燈謎:100題漢字和成語燈謎 體驗傳統遊藝文化

作者:容乃加 整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走馬元宵燈謎會,人間好景正當前。圖為清代孫溫繪製《紅樓夢》圖畫。(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36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賞花燈,同時還有一種受到眾人喜愛的活動——猜燈謎,伴隨人約黃昏後,增添元宵的樂趣。

元宵猜燈謎的起源為何?

「猜燈謎」在古早稱為「射燈謎」,這名稱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射覆」的遊戲。「射」是猜測,「覆」是覆蓋的謎底;「射覆」即猜出被覆蓋的謎底是什麼東西。這是漢代流行的一種高段的猜測遊戲,起源於漢武帝,當時朝中「射覆」競賽冠軍是東方朔。(見《漢書‧東方朔傳》)

從「射覆」到「射燈謎」(猜燈謎)經過一段演變過程,這段過程可能讓現代人跌破眼鏡。怎麼說呢?因為它和喝酒行「酒令」有關。東漢時代有一種「酒令」的文藝遊戲,當時喝酒的人在行酒令時,出題者要使用詩文、成語或典故來隱喻一個東西或一件事物,讓另一方猜謎。猜謎者也同樣要以詩文、成語或典故作回應,揭開謎底。這種「酒令」很像後來的燈謎。

悠遊傳統文化 元宵節猜燈謎

元宵猜燈謎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遊藝活動,充滿多元文化智慧。(Shutterstock)

不管是出謎題還是猜謎底,都是以對「詩文、成語、典故」的熟識水準來比高下,充滿文化內涵,迷倒了許多有智之士,後來「射燈謎」發展成元宵節的遊藝活動。以下收集一百題燈謎,含有四字成語謎和字謎,請讀者在元宵佳節來賞玩。

一、成語燈謎——射四字成語(*答案見——————>後方)

1. 一三五七九——————>天下無雙
2. 八分之七——————>七上八下
3. 高中——————>衣錦還鄉
4. 一二五六——————>丟三落四
5. 十五——————>一五一十
6. 無底洞——————>深不可測
7. 單口相聲——————>自說自話
8. 航空業歇業——————>無機可乘
9. 書蟲——————>咬文嚼字
10. 走入桃花源——————>漸入佳境
11. 螃蟹上街——————>橫行霸道
12. 舉重比賽——————>斤斤計較
13. 選美大賽——————>以貌取人
14. 雞與鴨的對話——————>雞同鴨講
15. 齊呼口號——————>異口同聲
16. 〇一〇一 ——————>獨一無二
17. 翹翹板——————>此起彼伏
18. 啞巴吵架——————>有口難言
19. 槍彈上膛——————>一觸即發
20. 八面開荒——————>不留餘地
21. 愛好旅遊——————>喜出望外
22. 四通八達——————>頭頭是道
23. 樓下客滿——————>後來居上
24. 空襲警報——————>一鳴驚人
25. 新開食堂——————>另起爐灶
26. 鵲巢鴉占——————>化為烏有
27. 無病吃黃連——————>自討苦吃
28. 唱歌吃黃蓮——————>苦中作樂
29.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0. 一巴掌打空——————>孤掌難鳴
31. 一——————>接二連三
32. 亞——————>有口難言
33. 好讀書——————>學而不厭
34. 愚公的家——————>開門見山
35. 乖——————>乘人不備
36. 相聲——————>裝腔作勢
37. 打邊鼓——————>旁敲側擊
38. 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39. 呀——————>唇齒相依
40. 傘兵——————>從天而降
41. 逆水划船——————>力爭上游
42. 者——————>有目共睹
43. 勝境——————>不敗之地
44. 雙手贊成——————>多此一舉
45. 判——————>一刀兩斷
46. 電梯——————>能上能下
47. 望江亭——————>近水樓台
48. 清濁合流——————>涇渭不分
49. 泵——————>水落石出
50. 仙樂——————>不同凡響
51. 爬竹竿——————>節節上升
52. 零存整取——————>積少成多
53. 田——————>挖空心思
54. 美夢——————>好景不長
55. 農產品——————>土生土長
56. 蜜餞黃連——————>同甘共苦
57. 黯——————>有聲有色
58. 假眼——————>目不轉睛
59. 顯微鏡——————>一孔之見
60. 舉重比賽——————>斤斤計較
61. 十——————>縱橫交錯
62. 一一中的——————>矢無虛發
63. 飛行員——————>有機可乘
64. 五句話——————>三言兩語
65. 齊唱——————>異口同聲
66. 化妝學——————>談何容易
67. 咄——————>脫口而出
68. 極小——————>微乎其微
69. 黑板板書——————>白字連篇
70. 皇——————>白玉無瑕
71. 啞巴打手勢——————>不言而喻
72. 電鋸開木頭——————>當機立斷
73. 空對空導彈——————>見機行事
74. 暗中下圍棋——————>黑白不分
75. 給人捎個話——————>言而無信
76. 武大郎設宴——————>高朋滿座
77. 千里通電話——————>遙相呼應
78. 兔子請老虎——————>寅吃卯糧
79. 快刀斬亂麻——————>迎刃而解
80. 舍南舍北皆春水——————>左右逢源

二、猜字燈謎——猜字兼會意:(*答案見下方)

1. 傍晚
2. 寧波路
3. 拿不出手
4. 千金之子
5. 真女假兒
6. 半放紅梅
7. 買酒賞中秋
8. 修竹彈古箏
9. 半牆斜月十分低
10. 伐木聲中遇洞賓
11. 一船斜泊一船開
12. 二十四橋明月夜
13. 是非只為多開口
14. 一心摘筍莫成竹
15. 一直兩點,一直兩點
16. 十字在口裡,無頭又無尾
17. 淺草遮牛角,疏籬露馬蹄
18. 明月半依雲腳下,殘花並落馬蹄前
19. 九十九
20. 十五日

答案如下:

1. 醬  2. 通  3. 合  4. 婗  5. 耍(*「假兒」因此用諧音「而」字)  6. 繁  7. 湖  8. 靜  9. 將  10. 哥
11. 激  12. 夢  13. 匪  14. 恂  15. 慎  16. 魚  17. 蕪  18. 熊  19. 白  20. 胖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秋祭月,不是起因於祈願中秋人團圓?
    中秋節祭拜月神是一種悠久的民俗了;祭月在中華文化中可上溯數千年,但不是由於「中秋節」的緣故。怎麼說?那中秋祭月是因何而來呢?歷朝歷代都有祭月的禮制嗎?一起來追本溯源,並追索中秋祭月的精神,對我們今天的人當有所啟示。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酬勤是中國人不變的信條。君子的勤奮來自天道的啟示,歷史文化的承傳,也是一種自身的修為。
  • 風姿倜儻的馬驥在經商旅程中遭遇颶風,漂流到了大羅剎國,在那裡鬆綁了自己一向的道標準求得一官。終於他還是厭棄了塗面自污的日子,無心插柳,反而因緣際會在海市龍宮結了「奇緣」。然而,他為何從「仙境」又返回人間呢?
  • 風姿倜儻的馬驥在經商旅程中遭遇颶風,漂流到了大羅剎國,那是個美醜愛尚迥異於華夏的「鬼域」。處處碰壁的馬驥,塗面自污,討好權貴、大王終而得到一個官職,終因一念之轉離開了「鬼域」。此後,他無心插柳,反而因緣際會在海市龍宮結了「奇緣」。
  • 蒲松齡《聊齋誌異》的《羅剎海市》中,有鬼、人、仙三個界域。風姿倜儻的馬驥在經商旅程中意外地到了大羅剎國,那是個美醜愛尚迥異於華夏的「鬼域」,在那兒處處碰壁的他把臉塗黑,迎合了權貴,終於得到一個官職,又因一念之轉離開了「鬼域」。因緣際會,他巧入龍宮「仙境」結奇緣,然而他為何又返回人間呢?
  • 邵雍每天早晨起床,焚香安坐;到了傍晚,則斟酒自飲;高興時,他還吟詩作樂。邵雍把自己的住處叫作「安樂窩」,意思是安貧樂道者的居處,他自稱「安樂先生」。
  • 清 任熊《人物山水册魯-恭馴雉》(公有領域)
    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罰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聽說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暗地裡(私下)派人到中牟縣去視察……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評論